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离开大山已好几年了,可大山上的事却如刚刚发生过,令我难以忘怀……大山顶端,云海深处,有一间看守铁路隧洞的小屋。几年前的一天,我顶替接班后被派往大山上当一名隧洞看守员。我的师傅是一个人称“傻子”的老头,听说这老头在大山顶端看洞子已四十多年了,虽已退休几年,却因为一直没有人来顶替他,他仍继续工作着。我当然清楚,替换下去“老傻子”,大山上自然就剩下我这个“小傻子”了。我作为一名新工人,按规定老傻头将带我熟悉一个月工作。我当班时常坐在小屋前,望着大山发呆,一天不说一句话。那老头一次次转来转去似乎想说什…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宜章县长策乡有个青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天早上,他往狮子口大山走去……山上的护林员留住了他。这青年人从山上下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从此勤劳致富,还在荒山上种下了一片杉树林。 在宜章县,很多与这个护林员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慕名前往狮子口大山防火护林嘹望所。  相似文献   

3.
梁冬  董丹 《先锋队》2013,(4):10-11
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了改变大山的面貌,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大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美丽的生态回报人类。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当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时,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57年前。因患小儿麻痹症,他不能站立行走。开始了跪行人生;37年前。为了孩子们的希望。他当上一名小学教师。跪着给学生上课。30多个春夏秋冬。他自己特制并跪烂了十几双木板加篮球皮等材料做成的“鞋”。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上了更高的学堂。而他的故事也如春风一样。感动着大山内外的人们。 他。就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小学教师陆永康。  相似文献   

5.
父亲     
他是个地道的庄稼汉。一辈子在大山里,也有大山一样伟岸雄奇的形象。石色突兀的面颊,被条条沟壑切割,织成一张密密的蛛网。前额垒起层层梯田,皱纹就是田坎弯弯。汗珠满成两眼的深潭,一口水塘边长满茸茸的惹草。暴起的青筋三渠,可是引蕴手上龟裂的田野?在一片黑褐色的土上.覆盖着厚厚的霜雪,结出一个熟透的核桃。父亲老了,胸中却有小鹿奔逐。他是一轮雄性的太阳,富有高原的阳刚之气。大山从小陶冶他粗广、纯朴,因而一生有大小般的坦荡和深沉。符猎,哈喝掀起林涛,走路挟着山风;伐木,甩臂撼得山摇,挥洋劈出问电…,··他笑时…  相似文献   

6.
草医父亲     
回乡的山路又远又难行。一山接着一山,一岭挨着一岭。在小镇下车,沿着青崖石上的蛇形小径,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见山垭口上有个隐没于暮霭里的村庄,那就是我的故乡。夕阳西沉,山鸟啁啾。山道上,我怎么也没想到跟上来的这个背着破旧药箱躬着脊梁的山民,就是为山里人解除疾患之苦,在巍峨的大山里整整奔走了二十年的民间草医———我的父亲。他说,他到十多公里外的纳英山寨出诊归来。“您都六十岁的人了,就别出诊了,在山里跑来跑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望着父亲清瘦的身子苍白的面容,我苦苦地哀求。他看了看我,黯然无语…  相似文献   

7.
在赣南客家山区上犹县平富乡的山村小寨,常年活跃着一个电影放映人。山野村落哪里有袅袅炊烟,哪里就有农民放映员、共产党员王仁秀的身影。从1981年从事电影放映工作以来,21年风风雨雨,21载春去秋来,5800余场电影,爬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他已说不清了。他平均每年放电影280场。放映费低廉,很多时候,差不多是在尽义务。钟爱电影,情满大山,他将一腔心血献给了山村农民。平富乡,11个村11000多人,居住在88平方公里的大山内,村村组组大都是羊肠小道。王仁秀一副担子,挑着放映机,一个挎包,装着三件宝:…  相似文献   

8.
党的关爱使我完成了学业、走出了大山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跟着村里的庞大爷去山坡上放羊,听他讲“古经”。有一天。他说:“娃娃,过去我们一天连杂面馍馍都吃不到,现在你们赶上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了,你应该去上学,只要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后就能走出这个大山”。幼年的我当时傻想:家里既没钱,父母又那么辛苦,我放羊既不浪费钱,又能给父母帮忙,我干吗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采》2014,(1):F0004-F0004
他是个山里人,有着大山的坚毅和隐忍。17岁时带着大山的思泽走出了太行山。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他默默无闻一心做善事。他就是邯郸市磁县陶泉乡齐家岭村的杨金海。  相似文献   

10.
大山的呼唤     
贫困将他逼进大山,大山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位不速之客,并满足了他的求富欲望。从此,他把大山当做一尊神,虔诚地拜倒在它的脚下,不断地吮吸着它的乳汁。  相似文献   

11.
57年前,因患小儿麻痹症,他不能站立行走,开始了跪行人生;37年前,为了孩子们的希望,他当上一名小学教师,跪着给学生上课。30多个春夏秋冬,他自己特制并跪烂了十几双木板加篮球皮等材料做成的“鞋”,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上了更高的学堂,而他的故事也如春风一样,感动着大山内外的人们。他,就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小学教师陆永康。  相似文献   

12.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组委会授予郭明义的颁奖词。如今,郭明义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人们特别关心出名后的郭明义。本刊记者在他工作、生活的地方采访。从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和他身边同事亲朋的描述中,得出的结论是:郭明义永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依然在不停地播撒爱心。依然奉献在一名普通钢铁工人的岗位上……以下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党委工作室副主任时宪东给本刊写来的专稿。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延庆县用了整整10年时间,将山区6万人中的3万多人搬出大山,在让搬迁出来的和留在山区里的人走向富裕之路的同时,也使一度贫瘠的大山恢复了勃勃生机。延庆山区搬迁,实现了人口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崭新道路。搬山还是搬人延庆多山。这无边的大山,曾为延庆人的繁衍生息作出过重要贡献。然而,过度的索取却使大山越来越贫瘠,最终招来大山的无情报复。据延庆县志记录,从1949年到1986年38年间,延庆山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3次。在这些灾害中,良田被淹,房屋被毁,大树被冲…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将军都有自己的看家绝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首任军长刘金轩有两个看家绝活:一是,会出“饿不死”的主意,从而在陕南组建了一支“饿不死”的奇军,让国民党军头痛不已。二是,爱“侃大山”,用他自己的话讲,“侃大山”是知兵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他的网名叫“山生”,意喻“大山的儿子”。熟识他的人都说,无论做事、做人还是做官,都光明磊落,堪为楷模,无愧于“太行之子”的称誉;他走完了年仅49岁的人生旅程,在身患重病的其间,与病痛抗争、与时间赛跑,践行了“为党选好人、为人民服好务”的铿锵誓言,谱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熔铸着共产党员、组工干部的大山之魂。他,就是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原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  相似文献   

16.
1935年春的一天,从福建永春山的一座破庙里传出了低沉而悲壮的《国际歌》声,樟平游击队正在为他们的政委钟国楚同志举行追悼大会。此时,有一个人正在大山中穿行。他身着一件破烂的衣衫,腰上系一条褪了色的蓝腰带,一顶烂雨笠遮住了大半个脸,手中握一把大砍刀,肩上扛着缠着藤索的禾杠,看打扮,活像一个樵夫。他在大山密林中已经走了两个昼夜,没有找到游击队的踪迹。第3天,他在一座不知名的大山行走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坟包,上面还摆了一个由翠绿的松枝和野花编织的花圈。他走上前一看,只见一块旧案板上写着:钟国楚同志之墓。这个人暗自一惊,这…  相似文献   

17.
9月7日,“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颁奖典礼在贵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讲话。省领导黄瑶、王富玉、龙超云、李军、顾久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00余所学校逾3万多教师学生参与了书面推荐。进入复评阶段后,  相似文献   

18.
朱明俊  罗彦林 《党建》2010,(1):16-18
师延林,男,汉族,1961年4月生,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阿克陶县政协副主席、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自1990年以来,师延林一直在阿克陶县最偏远的三个乡工作,他的足迹镌刻在陡峭的山路上,他的故事流传在静静的山谷里,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农牧民的心里。他已经和大山融为一体,因为他就是大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 歌剧《白毛女》故事的第一位记录整理者李满天,时任中国作协河北分会主席,在正定县体验生活,是大山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陪同习近平去拜访贾大山。 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他像没听见似的。就这样边走边说,竞一直把我送到机关门口。”  相似文献   

20.
地处乌蒙山余脉的筠连县联合苗族乡光明村,有一位不畏艰难的“硬汉”,他把自己的精神、信念和人格融入生他、养他的大山中,熔铸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就是联合苗族乡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宗大勇。在他的带领下,光明村从一个深山沟里的贫困村发展成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