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1,(8):58-58
为积极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提高灾害信息员专业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和灾害防范处置能力,规范灾害信息上报制度,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泰州市气象局携手举办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将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临澧县灾害发生频繁,灾害史料详尽,有3000年的灾种统计、300年的灾害纪实、60年的灾害损失等灾害数据库,奠定了其灾害理论研究的基础。临澧县灾害管理机构健全,实践探索居先,有17年保险试点、6名中高级人员、国内外项目合作等资源优势,在社区减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1-21
海洋灾害包括许多种类,其引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人类活动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海洋灾害。有些具有原生灾害的性质,如台风、海雾、厄尔尼诺现象等;有的则为次生灾害,如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等,大都是由大风、冷冻、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海洋灾害,主要有赤潮、海水污染等。归纳起来,引发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吉林省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具体部署,不断深化认识,狠抓关键环节,切实把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职业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吉林省已建立一支拥有1.9万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相似文献   

5.
冰雪灾害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但如果保障措施到位,影响可以大大减小:基于政府、企业、社区三级力量,可以构建一个应对冰雪灾害的三级保障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他们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抗灾减灾,降低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4,(10):14-23
如同往年,2014年夏汛依然不平静,灾害的侵袭多次发生,影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挑选今年入汛以来8个灾害过程,涵盖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灾害,分析其灾情和特点,为读者全面展示2014年夏汛灾害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综合减灾也已纳入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公民减灾教育,增强公民减灾意识,是一种上游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公民的灾害防范、灾害规避和灾害危机处置能力,从而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8.
马玉玲 《中国减灾》2013,(10):48-49
近20年来,伴随着灾害的多发、频发、重发和灾害风险形势的加剧,灾害评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灾害管理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出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减灾规划或规章制度中。尽管有些表达还不够明确,但从这些政策法规条款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灾害评估对于防灾、备灾、减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支撑作用正逐步显现且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灾害统计是对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的量化统计,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灾害救助的经常性工作。灾害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既是救灾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决策和指导救灾的主要依据。扎实有效地抓好灾害统计,能够有效地促进灾情报送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灾害统计对救灾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中关于“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的精神,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政府应对灾害保障民生、拓展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11.
各国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大致包括综合性的灾害防治、单项灾害的防治及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规三部分。综合性的灾害防治法规,较具代表性的有土耳其的《自然灾害法》(1959年)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防灾基本计划》(1963年)、《灾害救助法》(1947年),美国的《灾害救济法》(1969年)、牙买加的 《灾害法》(1991年)等。澳大利亚、秘鲁、菲律宾、尼 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也都制定了综合性的灾害管理基本 法,主要内容包括:灾害管理体制,政府灾害管理职权、 责任,社会组织、公民…  相似文献   

12.
灾害文学是新世纪文学的疼痛与反思。文学地理学为灾害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地理批评能够有效地透视藏地文学的空间建构。但藏地灾害书写还属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薄弱地带,当前,学界对藏地灾害书写的民族性、地域性研究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对藏地灾害书写中文学与地理的深层关系揭示不够。开展藏地灾害文学地理研究是藏地文学研究、灾害文学研究在思维、方法、范式等方面的学术生长点,不仅可以给予灾害文学创作和研究更多有价值的审美揭示和学术发现,还对形塑抗灾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磊 《中国减灾》2006,(1):46-47
2005年汛期,安徽省利用手机短信全面开展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防汛重点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据统计,2005年手机短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41次,发送用户162万人(次),在防范突发性自然危害、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灾害危害性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灾害所带来和造成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农村灾害经济问题,揭示农村灾害经济关系,能够为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农村灾害的减防救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一、研究农村灾害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世界每年由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国,每年灾害直接损失大体相当于国家财政收人的1/6,而农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整个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7,(15):14-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08,(10):3-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  相似文献   

18.
王喜年 《中国减灾》1997,7(1):32-36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它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所引发的人为海洋灾害或人为海洋自然灾害。本文从台风灾害谈起,重点论及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1台风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依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与台风四个等级。在外海,热带气旋灾害主要表现为由它引起的风与浪所造成的灾害;在近岸则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19.
周燕 《中国减灾》2007,(9):59-59
为了切实增强浙江省台州市各级、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快捷、高效的灾害信息报送、会商程序,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浙江省台州市于7月31日上午举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灾情报送演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2,(4):3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