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律师的职业价值,是指律师职业对社会的有用性,是由律师的职业定位、律师的性质决定的。律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职业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2.
律师职业境界是律师执业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对律师执业活动进行审美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保持和打造“律师职业境界”,既是律师管理的方向,又是律师文化建设的主要终极目标。它赋予了律师独特的职业趣味、职业思维、职业人格与其它相关的职业感觉,具有明显的职业印记。必须着眼于积极改变律师的执业现状,强化律师的职业修炼,努力打造律师的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3.
战后的日本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司法制度的变革引发了律师职业主义的变化。自新律师法通过以后,改革一直围绕着律师职业化问题进行,律师制度的变革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与其它国家不同的职业特征及相应的理念,但市场又不断给律师职业行为带来新的问题和不可避免的矛盾,为克服市场营利主义给律师服务造成的障碍,坚持与高扬职业主义精神成为变革之要义。  相似文献   

4.
律师服务业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律师文化关乎律师业的职业生命。挖掘律师职业文化的逻辑内涵、抽象律师职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建构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职业走向、职业价值和职业命运,不可等闲视之。无论中国有关律师职业制度定位的具体涵义怎麽变迁,也不论这些立法制度定位的优劣如何,基于律师职业作为国家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服务主体与法律专业技术组织的特殊地位,中国特色律师文化作为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文化认同,均突出表现着公共服务性、专业竞争性、职业驰名性、市场稀缺性和政治边缘性持质。  相似文献   

5.
虎口脱险     
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成不变的日子,我们从来不过。”律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让我兴趣盎然,就是因为,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刺激,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挑战。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个职业还充满了诱惑,充满了陷阱,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职业原来还充满着现实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法人》2008,(10):72-72
在业外人士看来,律师都是一些伶牙利齿、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的人。这种判断固然不错,但这只是律师职业的表象。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律师职业的所谓“外象”,比如说律师很有钱,比如说律师很自由,比如说律师只是靠卖嘴皮子吃饭的,比如说律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程滔 《中国司法》2005,(4):37-41
一、律师职业秘密与律师职业秘密特权所谓律师的职业秘密,是指律师因其职务活动中所知悉的与其委托人有关且为其委托人不愿透露的事项。律师的职业秘密具有以下特征:1、律师职业秘密的主体是律师。这里的律师包括律师、曾经担任过律师的人、实习律师、律师助理等知悉秘密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宋占文 《中国司法》2010,(10):51-53
律师文化建设要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执业精神为核心。律师的执业精神,是律师在执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职业心理、道德情操、行为风范等与律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精神元素。律师执业精神是律师执业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律师应该是一个手握法律宝剑的战士,随时准备着伸张正义。律师这个身份意味着一种角色和责任的担当.律师要对当事人负责.为社会对这个职业的期望负责,对自我心中的公正负责。从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到保证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到社会公益活动,不管社会对律师职业的认识如何,律师的身影应该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是这个职业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澍 《中国律师》2009,(6):50-50
律师这个职业无疑应该属于白领甚至金领行业,可是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在那耀眼光环的下面,在众人的羡慕和崇拜声之中,如果真的要摆正那一盏法律的天平,真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遵守各项职业纪律。真的要完成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真的要做老百姓心中的人民律师,那么你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劳动,恐怕要比所谓的蓝领还要艰辛。而如果这位律师还是一个上有两老、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司法部颁发了《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港澳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从此,台港澳三地的居民在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后,通过一定的程序都可以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为了加强大陆和台港澳三地律师间的交流,本刊在2009年特设“台港澳视窗”专栏。介绍台港澳三地的律师业发展,发表三地律师对法律业务的研讨文章.以增进大陆和台港澳三地律师的了解和互动。  相似文献   

12.
谢佑平 《中国司法》2008,3(1):52-55
律师职业,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职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在协助社会主体认识法律权利、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救治被侵害的法律权利,促进社会法律秩序的建构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我们用法哲学的眼光来审视与律师职业相关的若干社会条件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过去或现在,社会条件不同,律师职业的外在样式和内在机制表现便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律师职业与不同社会条件的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环境的改造,促进我国律师职业的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对律师特别是辩护律师的职业价值进行讨论和思考时,可以发现,其核心精神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忠诚原则,强调的是律师“当事人利益至上”的义务,反映的是律师的诚实观念;二是正义原则,强调的是律师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的公益义务,表明的是律师的正义观念。忠诚与正义,是律师执业的基础,也体现了律师职业的正当、合理性。“恪守诚信,维护正义”,应当成为我国律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燕 《天津律师》2005,(1):45-47
一,有必要从律师中遴选法官吗?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从资深律师中遴选法官,对此,我国法院系统也作出了相当积极的回应。2004年6月3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召开的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能干涉个人的职业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度,逐步实现法官职业与律师职业的不断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梁统 《天津律师》2003,(3):43-44
律师制度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司法正义所必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这种保障作用是通过律师的法律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对律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律师的职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着律师制度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设置它的应有效能。因而,在理论上研究律师的职业素  相似文献   

16.
人世上可能再没有什么职业比律师更充满矛盾的了,这尤其表现在律师的职业责任方面的多重冲突,律师一方面要面对委托人,承担市场意义上的法律义务,一方面要对国法,承担国家意义上的法律义务,另一方面要面对职业共同体,还要承担职业意义上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7.
“自学高考”和“半路改行”的律师,能够成为好律师吗?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年轻律师整体如何认识律师职业和律师如何顺利成长的问题。本文虽然主要针对“自学成材”律师群体的具体问题有感而发,同时对于“科班出身”的年轻律师朋友,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律师界良莠不齐,律师的好差不能简单地用"胜"或"败"来评判,本文以律师的法律地位及社会地位为基点,阐述建设律师独立的职业人格有必要性,进而如何培养律师良好的职业人格。  相似文献   

19.
律师是神圣的职业。在我的心目中,律师是高尚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多数国家将律师定义为自由职业者。我国从建国到现在,不同阶段的律师立法,对律师有不同的定义,学术界对律师职业性质多年来也一致存在不同认识。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新修改的《律师法》对律师的定义及允许个人设立律师事务所的规定,对律师职业性质的重新定位。这一定住更好地反映了律师的职业特点,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律师社会角色的认识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