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廖文 《当代广西》2006,(3):26-26
贵港市切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9.6 亿元,增长8.42%;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0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文胜  陆福兴 《求索》2007,(1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农民,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而且也造就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为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4.
王松华 《政策》2006,(8):30-31
近年来,枝江市紧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牛鼻子”,跳出农业抓农业,依靠工业带农业,将工农耦合成大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户、企业“双赢”目标,而且带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2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0元,同比增加317元,增长8.7%,居湖北省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66亿元,增长8.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95元,同比增加55元,增长2.5%。(一)抓好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农产业融合。近年来,枝江市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抓龙头企业带动融合。龙头企业是实施“以工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农业路子,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分值排列从2003年全区第85位跃升到2005年第31位。2006年,全县大约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30亿元,同比增长14.6%;农业总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1元,同比增长13.1%。  相似文献   

6.
《政策》2006,(12):27-28
近几年来,安陆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禽蛋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从种苗繁育、蛋禽饲养、饲料生产、回收产品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禽蛋产业链,禽蛋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安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蛋品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土鸡繁育基地和蛋禽养殖基地。2005年,全市禽蛋产业产加销一条龙经营额7.9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5.3%,实现外贸出口创汇340万美元,农民人均从中增收729元,占农民收入的25.3%。办好龙头企业安陆市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农民的思路,千方百计扶持现有企业,引进外地企业,联…  相似文献   

7.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解读农民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可以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就业及传承历史文化。国外农业多功能理论为提高我国农民素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从农业多功能理论出发,即能正确认识我国小农经营与农民素质的关联。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诠释了农民从事的事业的完整性,农民可以通过农业达到自身人性的完美。  相似文献   

8.
《前进》2014,(10):65-65
农业“高精专”,农民致富有新路。定襄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全县设施农业已经达到了5800亩,以甜瓜、蔬菜为主要作物的设施农业亩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最高达10万元。  相似文献   

9.
马林成 《政策》2002,(4):8-10
近几年来,荆州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收到较好效果。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投入龙头企业建设,建成年产值过千万元的重点龙头企业65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18家,带动商品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带动农户40多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3元,比上年增加118元。  相似文献   

10.
徐晓青 《群众》2006,(8):42-43
近几年来,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央连续三个1号文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6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增长11%。事实上,促进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州以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创立农技推广联盟,创办农民学院,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81元,比上年增长15.8%。  相似文献   

12.
石和平 《江西政报》2008,(11):36-37
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国土面积2669.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08万、14.8万户,占84.4l%;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937元低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098元低1054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湖区贫困县。作为一个内陆滨湖欠发达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2,(12):1
尉氏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辖9乡8镇、2个工业园区、516个行政村,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万。现有耕地131万亩,中低产田65万亩。农业总产值65亿元,农业增加值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亿元;农民纯收入总额39亿元。1988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2011年被列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县。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利益群体 ,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是国家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保护农民的利益 ,就是保护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农业、农民利益、国家宏观调控、农村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建立农民利益的保障体系 ,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证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实现农业现代化 ,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一战线》2014,(7):47-49
广东在推进光彩事业中,具有起步早、引导好、规模大等显著特点.1998年率先在全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目前,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千家,资产超千亿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上千个,有多个万亩以上农业基地,多年来带动5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仅2010年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6.
贺日丛 《当代广西》2005,(24):28-28
今年上半年,贺州农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8元,同比增长8.1%。实现增产增收的贺州农民朋友都乐呵呵地说:“是农业企业化的飞速发展壮大拓宽了我们的增收门路!”近年来,贺州把发展农业企业化作为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狠抓落实,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使农业从传统的分散经营逐步向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企业化经营转变,扩  相似文献   

17.
韩梅 《创造》2004,(9):24-25
水富是农业县,总人口9.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7.4%.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0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7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52位.如何扭转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缓慢局面,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针对水富县实际情况,对农民增收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解决武汉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面向市场,实行由政府来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体制机制。在发展武汉都市农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支持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并在这个基础上推进都市农业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化农业的体制下,广大农民是新一轮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角,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自主权.但鉴于市场机制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又必须努力发挥自身的功能,从提供信息、培育市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农民进行的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搞好结构调整同样至关重要. 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广西农业实现良好开局,据统计,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47.3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增长15.1%。广西农业为何取得如此好成绩?在2012年2月15日的全区农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一语中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科技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