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卫生间及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鉴定,尤其是针对卫生间以及屋面防水层渗漏水的原因,在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经常涉及,与其他类型鉴定相比,此类鉴定具有不易鉴定、耗时长等特点。而红外热成像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使用安全、检测快速、结果直观可视等优点,不仅在建筑工程的多种领域,而且已经在防水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通过蓄水试验前后红外热像仪所记录的同一区域的温度差,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对卫生间及屋面的渗漏水原因进行了鉴定,并对鉴定过程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红外热像技术是渗漏水原因司法鉴定中的一种实用和科学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刑警与科技》2013,(8):24-24
<正>【本刊讯】前不久,FLIR宣布推出应用于自动化/过程控制的红外热像仪A65/A35系列,并成为采用PC软件解决问题的用户的首选。其中,FLIRA65可生成像素为640×512的清晰红外图像。若不需要这样高的图像质量,用户可以选购FLIRA35,该型号生成的红外图像为320×256像素。FLIRA35能显示40℃~+550℃的温度。使用FLIRA65/A35系列,从热成像图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全新FC-S系列热像仪的出现,价格不再成为障碍,谁都可以将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其安防网络中。FC-S系列产品成本便宜,但包装紧凑且具备上乘的工业质量。据悉,FC-S系列热像仪具有320×240像素以及640×480像素的高分辨率格式。FLIR Systems提供多种可选镜头,能够确保每个安防应用场合均有一款合适的FC-S系列红外热像仪。长镜头拥有较窄的视场角,可以远距离侦测入侵者。  相似文献   

4.
张波 《刑警与科技》2014,(22):70-72
红外热像仪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制冷型的,一种是非智能型的,对于致冷型的,它对热量变化的感知能力比较的强.但是它的结构也很复杂.在军事方面他用的比较的多,但是非制冷型的在生活中用的用的比较的多,虽然它对热量的变化的感知能力没有制冷型的好,但是它的结构相对而言也要简单很多.并且它的功能现在也能够满足军事方面的大部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一、隐性超期羁押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隐性超期羁押是指采用违反法律的手段,规避刑事诉讼法律的办案期限,以形式上的不超期掩盖实质上的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6.
船舶虽然在修理厂进行修理,但并非全船属于修理厂的修理范围,船员始终保持全编在岗状态。在此情况下发生火灾,船方主张修理厂对火灾损失承担违约责任的.应当对起火点位于船舶修理合同范围之内、修理厂存在不履行合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合同的违约行为、火灾损失的存在以及修理厂的违约行为与火灾损失的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承担举证责任。船方不能就上述问题举证的,人民法院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13,(24):130-131
<正>"由加创安防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红外中心自行研制、生产的TC2000N系列智能网络型红外热成像仪,是一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安防监控产品。它采用320×240非制冷焦平面阵列,工作在8-14μm的长波红外波段,具有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功耗低、寿命长和热图像画质好等特点,能够在全黑、微光和恶劣天气如烟、雾、雨、雪条件下提供清晰、稳定的红外热像。"  相似文献   

8.
《刑警与科技》2008,(19):84-85
9月20日23时许,位于深圳龙岗区的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伤,惨痛的后果让人揪心。据悉,该俱乐部是一家非法娱乐场所,没有营业执照,消防验收也不合格。试想一下,如果俱乐部里具备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也许很多无辜的生命可以幸免于难。火灾报警系统(FAS)由火灾监控管理中心、探测器、模块和手动报警器组成。  相似文献   

9.
雷玉堂 《刑警与科技》2007,(8B):114-120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已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台。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的目标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等军事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消防.考古、交通、地质、公安侦查等民用领域。如果将这种技术大量地应用到安防监控领域中,将会引起安防监控领域的变革。本文介绍这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优缺点,新一代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它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外年度火灾典型案例中,监狱火灾事故的发生占据了较大比例,关押场所内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暴露出了诸多隐患。我国监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在监狱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措施,使建筑物不发生或少发生火灾,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通过保障监狱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而维护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徐力 《法制与社会》2010,(2):265-265
社会需要隐性采访,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的一种必要机制。受众喜欢用隐性采访手段采制的新闻,是因为他们通过记者的采访,看到了阳光不能照到的黑暗角落。尽管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限定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法律,都是隐性采访不能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西南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系李向彬引言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一种新闻采访方法,通常情况下是指记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采用隐藏式技术手段获取新闻材料的新闻采访方法。隐性采性作为一种不公开的采访方法,也有人称之为秘密采访。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3.
火灾、车祸、矿难、空难、油轮相撞……一宗接一宗的重大安全事故,把人们从平静的生活中惊醒。恶性事故从天上、陆地、海上延伸到地下,让人们为之付出越来越多生命的代价和经济的巨大损失。怎样减少和预防事故?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切。  相似文献   

14.
罪犯隐性教育理论述评与实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正教育内容能否为罪犯接受、内化,教育方法的配合适用与之关系密切。以罪犯道德培养、认知改善为主导的教育内容,更宜于运用隐性教育法。潜隐性是罪犯隐性教育的本质特征。罪犯隐性教育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矫正教育理论体系,促进罪犯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健全,改观目前隐性教育实践常见的经验化、零散化、边缘化局面。隐性教育资源(因素)开发利用,可采用诸如人格感染、榜样示范、制度巩固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深化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全面消防除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确保火灾形势稳定,自2011年9月26日“清剿火患”战役以来,山西省古县“清剿火患”战役指挥部指挥全县各有关部门深入排查整治社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社区、农村的火灾隐患。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全面消除一般火灾隐患,强力剿除重大火灾隐患,杜绝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使火灾起数、伤亡人数、财产损失均明显减少,使全县消防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郑展棒 《刑警与科技》2014,(10):106-108
时下,红外技术在我国安防行业的应用占据非常重要地位,无论是主动红外还是被动红外,其在各领域之间的应用均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红外技术的种类中,传统红外LED技术和激光红外技术较为人们所熟知.但相比红外热成像技术而言,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还是停留于电影画面所呈现的红外热成像图像中,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热成像仪这种高端红外设备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7.
徐敏 《江淮法治》2008,(12):63-63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女性的变迁史。在我看来,女性可分为淑性和母性,淑性是小女子的情怀.拥有敏锐的直觉和细柔的感性;母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象征.就像人性中的一面镜子映照着世间。母性中不仪蕴含着高山伟岸的爱.大海辽阔的爱,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对社会持着一种纯真、清澈、朴实和动人的生活智慧。这种生活智慧有时也许会缺乏理性.但本真的意义却可以照亮任何一个人内心被黑暗覆盖的角落。  相似文献   

18.
高锦田 《刑警与科技》2007,(6A):137-140
近些年来,群死群伤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成员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仍重视不够,对于存在的火灾隐患治理不积极,冒险作业、侥幸心理仍大量存在。其原因之一是消防安全与社会成员的利益没有挂起钩,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借鉴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概念,提出了消防安全成本内部化的概念,从而使市场机制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以解决社会成员不重视自身消防安全的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监狱正处在转轨变型的特殊时期。我国监狱虽然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严峻形势。一些单位存在“四不像、四不高、四大难”问题,即监狱不像监狱,企业不像企业,学校不像学校,社会不像社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执法管理水平不高,监管设施标准不高,干警待遇普遍不高。工人难办、生产难搞、包袱难丢、社会难办。当前监狱工作改革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争取国家对监狱经费保障的到位,实现监狱职能的纯化,让监狱企业逐步退出市场竞争,做好监狱布局的调整工作.改革落后的监狱工作评价标准,使之理性和科学。  相似文献   

20.
当代武警     
《法治纵横》2011,(20):76-76
火灾科学实验基地落成 本刊乌鲁木齐讯(记者王前喜通讯员赵静思)火灾发生后,有时因为现场焚毁严重,火灾成因调查速度往往较慢且难精准,现在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观。9月21日,新疆火灾科学实验基地在乌鲁木齐市北站公路169号落成,这个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规模全国最大的基地可通过金相法、气象相谱和液相谱等方法对火灾成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