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范春阳 《刑警与科技》2007,(11B):102-107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多种多样的生物识别方式层出不穷,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手动签名以及声音识别等各种技术不断衍生和发展。其中的虹膜识别技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有开发,但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市场不容乐观。 那么作为一项最精确的、最最伪造的,处理速度最快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面部识别、静脉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都有所发展的今天,虹膜识别产品的应用为什么没有进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指纹、手形、眼睛结构、语言模式或者其他生理特征作为识别身份标志的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识别的核心在于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  相似文献   

3.
温从兴 《刑警与科技》2014,(17):117-119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万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它认定的是人本身,不需要身外的其他标识物。生物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之所以被安防行业所推崇,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表达“我是谁”的需求,生物识圳技术可以依据人类自身所同有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而进行识别,目前安防市场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几种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根据人体自身的特征,如声音、眼虹膜、视网膜、指纹、面貌以及人的签字等来识别个人身份的一种新的技术。因为人体生物特征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即具有唯一性,所以只要用高科技手段将各个特征识别出来,即可鉴别每一个人身份的真伪。显然,这种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政府、军事、公安政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动通关系统、指纹系统等被广泛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功能正在从“罪犯控制”过渡成为“便民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在以政府为主牵头的各种服务措施上,  相似文献   

6.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11B):48-59
生物识别是当今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识别系统。生物认证的重要性已经勿需多言。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对人类安全如此重要的生物认证技术怎样才能从科研机构的实验室走进工厂,实现产业化,广泛的加以推广应用,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带来更有力的经济拉动。但事实上除了指纹识别技术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应用,并且开始向民用产品推进外,其他的生物认证诸如人脸识别在生物认证市场所占份额微乎其微。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静脉识别等的份额则可以忽略不计。与生物识别认证在社会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的是生物识别科研成果漫长的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5,(2):30-32
生物识别技术近年在便于范围内发展十分迅速。在国内生物识别产业在未来几年中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各行各业的重视,这将为中国生物识别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道肯奇作为国内生物识别领域的领先者,成为中国生物识别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之一,参与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这表明,道肯奇公司将不再仅仅是生物识别产品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8.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它是指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及行为特征,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和验证身份。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可靠的身份识别方式,在许多身份识别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原理及应用领域,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邓晔 《刑警与科技》2014,(10):128-130
市场背景 人脸识别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技术与理论的快速进步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人的面部图像特征进行身份识别,该技术通过人像照片比对即可判别人员真实身份,是继指纹识别之后最受关注及满足公安警务应用的一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刑警与科技》2004,(10):159-161
指纹识别技术是最早通过计算机实现的身份识别手段,在今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1.
技术正使许多事情成为可能,无论是信息学层面还是生物识别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安全给予生物识别技术的不仅仅是市场空间,更是跨越式的成长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应用DNA检测技术进行个体同一认定的基础上,有必要充分挖掘生物检测技术的科学内涵,强化DNA检测个体间的遗传学分析,实现从“特征识别”列“个体识别”再到“特征识别”的思维转变。刑事侦查人员亦应强化同类案件的分析研判,借用生物检测技术分析结果,以推进刑事侦查思路的延伸,强化“从人到案”、“从案到人”侦查模式的主动突破,真正实现主动侦查破案、主动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安防论坛上,道肯奇公司和美国英格索兰公司联合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出入口控制及生物识别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技术论坛,通过有关专家、学者的精彩讲演和交流,与会各界纷纷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产业中的应用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生物识别技术离广泛使用只有18个月了,但问题是,没人知道是从哪年开始的18个月。”现在,看起来生物识别技术人行其道的时代快要到来了,指纹扫描和手形分辨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使用。尽管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它给出了一个信号,生物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技术。本文综述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工作模式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过程,指出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全国安防标委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生物识别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生物识别大会10月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生物识别新机遇",目的是打造世界顶尖生物识别技术合作交流平台,推动生物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虹膜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刑警与科技》2005,(1):111-114
一、虹膜识别技术1.生物识别概述 研究表明:人体特征如指纹、掌纹、语音、虹膜等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特点,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身不变。由于身体特征不可复制,基于这些特征应运而生多种生物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并广泛用于诸多领域。与传统身份标识物(如钥匙、证件)或身份标识号(如用户名、  相似文献   

18.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20):104-107
<正>据某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将达到13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估计18.7%。回顾2012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手掌识别、静脉识别、签名识别、DNA识别等等,行业细分不断清晰。本文特针对2013年上半年生物识别产品市场概况,以及产品及技术概况进行市场调查,希望能给读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捷的一个分支,被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识别信息因其所具备的专属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在大量身份核验的场景被采集,在审慎借鉴欧美先进立法经验和对我国实践困境的反思基础上,我国应当构建完善生物识别信息刑法保护制度,优化生物识别技术的刑事规制界限,完善生物识别信息层次特殊保护体系,将滥用生物识别信息行为入罪,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合理开发利用与公民个人有序生活不受侵扰的基本价值诉求之平衡。  相似文献   

20.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