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今日广西》2007,(2):48-51
今年年初,铁道部曾透露,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出台,予页测2007年春运客流高峰将超往年,但火车票价如何浮动将在1月中旬揭晓,因此有人预言:“方案出台了,涨价不会远了”1月10日中午,来自铁道部的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2009年铁路春运启动 1月11日,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元月26日农历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2009年铁路春运预计发送旅客达到1188亿人,铁路部门将安排历年最大运力方便旅客出行。今年春运的临客将全部实行硬卧改硬座,预计日均新增客座能力约30万。王勇平表示,今年铁路春运客流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刘雅 《民主与法制》2007,(1X):36-36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悄然走近,春运火车票价又将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自2002年就铁路春运调价首次召开价格听证会以来,尽管公众质疑涨价、吁请听证的声音逐年高涨,但“铁老大”春运票价年年照涨不误,而听证会却再无动静。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单方涨价、拒绝听证的“惯例”,仍将在2007年春运期间重演。因为就在不久前,就2006年春运涨价未听证而起诉铁道部的公益诉讼人士郝劲松,已经一审被判败诉。而铁道部胜诉的说辞是,在2002年经过听证的春运涨价方案,已将调价决定权授予铁路局和铁道部,该方案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应长期有效。换言之,听证一次足矣,多听证,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相似文献   

4.
一刀 《人民公安》2006,(19):5-5
曾经状告铁道部乱涨价的郝劲松,再次以在春运涨价程序上存在违法行为为由起诉铁道部,并索赔0.5元。(据《京华时报》)郝劲松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他曾经告过铁路涨价,还告过北京地铁公司并索要5毛钱的如厕费,确实像个“刁民”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他“刁”得不无道理。就拿此次来  相似文献   

5.
年关岁末,多少游子又要踏上回家的路程。于是,一个年年让人揪心的话题又摆在了面前:春运,路咋走?多少年来,"铁老大"几乎一统长途陆路交通,习惯了这种思维的人们总感到:春运就是铁路部门的事。其实,眼下的事实也是如此,长于大兵团、长距离作战的铁路每年都是春运的霸主。据预测,今年春运铁路旅客量将达到1.34亿人次,比去年增长5%,铁老大仍然可以牛气冲天地说:春远,舍我其谁!火车票要涨价,先前听媒体吹过风,不想还尚未听说过召开听证会,也不曾听  相似文献   

6.
数字     
2.3亿人次铁道部预计,为期40天的2011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将达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日均发送旅客575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宣布:从2007年起,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上浮。这一好消息,令亿万受益民众为之欢呼。舆论普遍认为: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停下脚步,与民意长期的反对有关。而不久前状告“春运涨价”违法一审败诉的知名公  相似文献   

8.
有票贩子十分得意地算了一笔账:近几年春运高潮时,全国铁路每天发送旅客总量约为350万-400万人,每天“跑”到票贩子手里的火车票不少于100万张。如果按照一张火车票加价100元到200元不等计算, 每天票贩子们就从倒卖火车票中获利不下1个亿。若按照每年春运40天计算,流进了票贩子腰包的钱达到三四十亿元之多。而其中头等票贩子平均可以净赚300万元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节前后的二个多月里,在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等交通部门都要超负荷运载(仅铁路客运量便突破1.7亿人次),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社会大热点——“春运”.广东“春运”,除要集中运送民工、工作人员、寒假师生节日探亲往返之外,还要集中承运大量台、港、澳同胞返乡探亲、观光旅游等,压力格外沉重.然而,今年广东“春运”  相似文献   

10.
福鼎市硖门至霞浦县牙城中巴客运票价,物委定价是2.5元,今年春运涨价最高限额是3元。而经营该路段的车队春运票价擅自提高至4 元,涨幅达60%,大大超过物委允许上涨20%的规定;而令人更加气愤的是,春运已结束3个多月后,车票价格仍迟迟不降,群众意见很大。家住硖门乡的福鼎市政协委员喻足衡,关注民生民情,知情后,心急如焚,向市政协报送了一条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11.
春运中的临客列车(多为运载民工而开)在春运前就曾引起争论,因为铁路部门声称,为体现对民工的关怀,在春运其他列车票价上浮的情况下,“临客不涨价”。这种“关怀”当时曾引来不少质疑。我想,不管怎么说,“临客不涨价”对民工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惠政,何必吹毛求疵?然而,读了《中国青年报》上《民工专列上的尴尬与幸福》的报道之后,我终于释然了。  相似文献   

12.
回家     
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从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持续40天。今年春运为46年以来最早。据预测,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今年1月1日起,铁道部开始在全国铁路系统全面实行实名制购买火车票。旅客可以通过电话订票、网上订票和火车站代售点的售票3种渠道购买火车票。根据铁路部门的规定,从1月1日起,电话订票、网络购票预收期全国统一为12天。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是中国消费者争取民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月10日,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短短一句话的新闻,瞬间激起了网络欢腾一片,人们为了迟到的正义而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4.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自2001年起持续六年的“春运涨价”之所以叫停,直接缘于民意的长期抗议,而知名公益人士郝劲松发出的呼吁春运停止涨价的公开信,则成为推倒“春运涨价”的最后一击。公民上书、发表公开信等,并非新生事物,但这类特别的公民表达由  相似文献   

15.
作2004年元旦和春节相隔较近,学生流、民工流、旅客流、探亲流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客运高峰使今年的春运较之往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春节前后15天的时间里,记者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广安、重庆、阜阳、南昌等全国春运重点城市,亲身体会到了旅客们“一票难求”,乘车难的困境,也更加感受到了铁道部各下属路局在实现铁道部“确保安全、满足重点、平稳有序、良好服务”的春运目标中,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为夺取2004年的春运工作的全面胜利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全力落实春运各项要求铁道部对2004年的春运…  相似文献   

16.
受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大量旅客涌向铁路.全国铁路客流迅速攀升到400万以上.铁道部意识到今年的春运将遭遇往年不曾有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把那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目前他的解释理由是这样,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后,7月24日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信不信,我  相似文献   

18.
阿计 《人大建设》2007,(5):30-32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六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步入2007年后最牵动人心的公共事件,莫过于“铁老大”停下了春运涨价的步伐。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背后,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使坚挺6年的春运涨价一朝崩塌&在民意与公共部门的“较量”中,春运涨价的变迁又留下了怎样的收益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国内关于铁路"春运"价格调整问题的争议持续不断,近期,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春运不再涨价"的决策再度引发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和吴敬琏先生等经济学家建议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价格之间的争论.本文通过对国内铁路产品的性质分析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观察,主张"春运价格"按照"供求关系"进行调整的观点值得商榷.目前国内铁路"春运"所提供产品在性质上应该属于公共品,解决"春运价格"问题,应从公共经济学立场出发,坚持公共选择而非市场选择的原则,认真听取民众意见--特别是受实际决策影响较大的社会群体的意见,以低成本补偿和资源效率提高为导向,实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