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各位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宪法,在我国国家生活中,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我国的宪法。现在提交大会的宪法草案,是经过了郑重的起草工作而完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成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一九五四年三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宪法草案初稿,随即在北京和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一面的代表人物共八千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公布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支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中,规定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进行宪法起草工作。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经过宪法起草委员会周密的研究和讨论,并组织各方面人士八千多人参加讨论,至六月十一日顺利地完成了宪法起草的工作。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把这个宪法草案公布并在全民中讨论,以便收集更广泛的意见,再作修改,准备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宪法草案反映了我们人民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出现的伟大社会变革的实际情况,用立法的形式总结了我国人民的主要的斗争经验和组织经验,把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人民已经得到的利益肯定下来,并且把我国人民要在我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个共同的愿  相似文献   

3.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带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来到杭州,住在西湖第一名园刘庄。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拿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讨论稿,毛泽东为这部根本大法不知倾注了多少心力。 比较研究各种宪法 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总  相似文献   

4.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中华人员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所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予以公布。(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厅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  相似文献   

5.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另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起草工作,从三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历时八十一天,除开过收集和交换意见的非正式会议多次外,共开正式会七次,经过详细的周密的研究和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起草工作进行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以及各大行政区、各省市的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和武装部队的领导机关,组织了各方面人士八千余人参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共计五千九百余条,这些意见中有许多是合用的,对于起草工作给了重大的帮助。起草委员会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相似文献   

6.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一致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宪法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工作班子在杭州起草的,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留下了一段意义隽永的佳话。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国民党的全部法律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7.
日历     
《中国人大》2014,(12):4-5
1954年6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宪法草案。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决议要求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组织对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向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对于宪法草案内容的说明,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自己对于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珀石 《中国人大》2009,(1):45-45
沈钧懦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的宪法,真正人民的宪法,真正民主的宪法。沈钧儒在参加这部宪法的起草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1954年9月全国人大建立后,经历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时期。这个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也经历了一个建立、充实和健康发展时期。当时机关的工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许多重要成就。我当时在法律室从事刑法起草工作。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通过了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委员会组织法5个重要法律,从而使我国既有了作为根本法的宪法,而且有了有关国家机构的5个基本法。但是,仍有一些基本法迫切需要制定。因此,具体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的彭真同志,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后,立即提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主席与“五四宪法”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 4年 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议一致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称“五四宪法”。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实施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宪法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工作班子在杭州起草的 ,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留下了一段意义隽永的佳话。194 9年 2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 :“国民党的全部法律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 ,违反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必须全部废除。”194 …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4,(10):57-59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最后,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他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紧接着又说:“经过讨论,证实了宪法草案初稿的基本条文、基本原则,是大家赞成的.草案初稿一切正确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12.
曹伟 《小康》2013,(2):52-57
宪法的起草、讨论、通过、颁布以及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反映出这个宪法在确定制度路线、功能制定、理念进步等方面的转变,也同样折射出中国在这三十年以来所经历的发展路径1982年12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庄严、肃穆。一张粉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发到了参加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每一位代表手中。随即,一张张表决票投向了设在会场内的30个票箱。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此间,国家大法不断修正,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由此推动国家建设一步一步走向辉煌。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尽管经过了1979年和1980年两次修正,但因"文革"的影响和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着我国六万万人民的意志,于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庄严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革命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中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产物。这个宪法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2013,(10):46-50
设立宪法临督机构,起草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设立直属全国人大的宪法委员会;第二种是设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的宪法委员会;第三种是设立与全国人大平行的宪法委员会,由富有威望的人组成,类似于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根据彭真的意见,秘书处这次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不设宪法监督机构的方案;一是设立宪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宪法制定以来的第5次修宪,包括12个方面内容,其中涉及到重大制度的有: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赋予设区的市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此次修宪意义重大而深远。一、宪法实施的理念(一)法律至上理念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标志,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有哪些重要修改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我国1982年的宪法作了些重要修改。第一,在宪法的序言中写进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在杭州起草完成的,即五四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千秋基业,从法律上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人民在这些方面所拥有的权利。五四宪法既具有民族特色也带有国际性。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在纪念“八二宪法”颁布十周年之际,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对于提高我们的宪法理论水平,指导制宪工作,正确实施宪法,推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学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他亲自领导中国人民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制宪思想。择其要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