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3,19(4):70-7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意义重大。文章着重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 ,阐述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树立的正确指导思想 ,进而提出创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厘清全球金融危机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态势,研究湖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难题,探寻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现路径,2009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3.
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要深入分析各县域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要深刻把握县域工业发展的内涵;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殊要求,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政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县域经济政策创新的重要性;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创新的内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政策创新的保障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0,(15)
正县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最终的国富与民安。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县域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以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  相似文献   

6.
试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小平 《桂海论丛》2002,18(1):82-84
县域经济是自然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融合成的整体 ,县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培育创新意识 ,塑造新型的人文和体制环境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海南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全省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县领导班子的经济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取决于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法。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努力创新县域经济工作方式方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正深化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要靠深化改革;推动协调发展,构筑县域均衡发展新架构,要靠深化改革;加快绿色转型,推进县域生产方式绿色化,要靠深化改革;强化开放带动,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要靠深化改革;促进互惠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靠深化改革。总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理论月刊》2007,(5):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贯彻湖北省委关于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007年4月12日,湖北省社科联、省县域经济研究会、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在武昌联合召开了“湖北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思维上创新,思路上创新,方法上创新,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经,那就是:要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民营个私经济,突破行政区划,做到优势互补,建立集群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块状经济,精心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并把人才培养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刘漪 《湖湘论坛》2003,16(2):76-77
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本文从分析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出发 ,认为规范政府行为 ,加大制度创新是营造县域经济发展法律环境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创新为主题。研究探讨创新在近20年来对县域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剖析目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在创新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与缺陷,以此为基础,指出今后县域工业经济要再上台阶,只有在客观现实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智敏 《今日浙江》2014,(19):39-39
正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科创体系的"最弱一环",其要素资源、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与高新区、集聚区、城市群存在天然的差距。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关键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上下联动、梯级推进,部署落实创新驱动这个"大战略"在一个个"小县域"的贯彻实施,形成具有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模式"。以特色驱动。即突出创新的区域特性。以县域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为立足点,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提升这一主线,通过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构建全新的技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吉林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要对过去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进行总结,摒弃不切实际的口号和做法,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积极开放心态,加快吉林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县域城市是推进成渝两地建设国家级城市群的关键所在。创业是就业之源,创新是发展之本。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城市要取得地区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势在必行。而平台载体是创新创业能够扎根生长的土壤和依托,是有效促进地区创新创业良好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探索县域城市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速推进成渝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均有着重要意义。一、创新创业平台的内涵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县委书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中主要抓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笔者认为,提高县委书记的辩证思维能力,靠思路领先、观念导航,用科学的思维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能入题。在工作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一、用辩证法理清发展思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明晰的思路,县域经济的成熟首先是发展思路的成熟,因此,思路创新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正确的发展思路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和把  相似文献   

17.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於  葛天平 《政策》2004,(6):24-25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已连续4年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动。去年,省里接连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权限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这些举措,必将对县域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年初以来,光泽县政协着力把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委员履职实效,进一步加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今年县政协常委会工作重点和主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衬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项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落实,与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关联的政策导向和创新部署引起强烈关注。政策的聚集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由城市经济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县城经济承上启下、联接城乡、沟通条块,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是城镇发展与农村繁荣的结合部,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我们要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统筹推进创业创新与招商引资、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开放与区域合作,努力使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全省追赶超越的主引擎。一、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创业创新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就越有活力。县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作支撑,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打基础。中央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推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