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本位文化派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中,张东荪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面对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张东荪以独立的反思精神、独特的视角及独到的见解不断地探索如何重建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从“破”到“立”再到于“破”与“立”中寻求理性之道路,他的文化思想渐趋成熟,同时他的思想发展也为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胡适作为近代以来在文化领域最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他表现最为活跃,也正是他的积极才给后人留下了批判的口实,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胡适有全盘西化之名,却没有全盘西化之实。  相似文献   

3.
1923年,我国哲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又称"科玄论战"。它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一场论战,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丁文江、胡适为代表的"科学派",反对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家派,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反对另一种唯心主义的斗争。在这场论战中,陈独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论战双方的唯心主义观点都进行了批判,从而促进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陈独秀对这场论战的评论,对于正确认识论战的实质、特点和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盘西化",是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纲领.方励之说:"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的全部东西","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刘晓波说:"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要过人的生活就要选择全盘西化".其实,方励之、刘晓波的论调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而是在重复半个多世纪以前胡适的老调.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夸大狂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则是"谋人类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文明".他说:"我们深深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的学术价值及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定位,过去学术界曾把这一文化主张视作保守主义的反动文化理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的提出符合20世纪30年代思潮转向的历史趋势,"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及其所引发的思想论战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根源于传统的文化中国观,建立在相对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其实质不过是一种种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决定论.“全盘西化“的理论层次则表现为进化论、单一模式的历史发展观和文化整体观.这两种口号都受到文化观念观的影响,割裂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但作为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两者又都含有调和与综合的积极倾向.  相似文献   

7.
黄建太 《党史博采》2009,(11):18-19
胡适作为近代以来在文化领域最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他表现最为活跃,也正是他的积极才给后人留下了批判的口实,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胡适有全盘西化之名,却没有全盘西化之实。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的形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密切联系实际,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当时西化派进行文化批判的产物。这种文化批判主要体现在:在文化特征的认识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强调文化时代性、世界性而轻视文化民族性的观点,注重三者的统一;在文化演进依据的分析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决定论的进化史观,主张承认文化反作用的唯物史观;在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比较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注重发展差异性的比较,坚持发展差异性和性质差异性相统一的衡量标准;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整体观下的全盘西化论,强调可析分下的中国化"扬弃";在中国文化现代化方向的构想上,批判西化派的西方文化现代化论,倡导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发展中介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方向。从思想史的维度梳理和考察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对西化派开展文化批判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纷争,引起了以杨献珍为批判对象的三大哲学论战,即"综合经济基础论"与"单一经济基础论"的论战、思维和存在同一性论战、合二为一论战。杨献珍的求实精神和勇气在20世纪50年代的哲学论战中显得尤其醒目,可以说,他是这场哲学论战中的主角和斗士,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成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值得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胡适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哲学基础等方面分析他提出"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二战前后一些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移居美国,看到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地位显赫,很受震撼,这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现代西方变化着的文化模式加以评估.这前后,他们开始在与"肯定文化"比较中注意研究"大众文化"问题,后来演变成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可以说,从"肯定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关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社会批判著作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2.
周之江 《当代贵州》2012,(25):62-63
"九二派"被作者称为这一时代的"新士商","和传统士大夫相同之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气质,不同的是实现目的的路径和手法。"最近读到一本好书,即《九二派:"新士大夫"企业家的商道与理想》。作者是陈海,1992年进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这个年头,碰巧是《九二派》里那些当代"士商"们自觉跳离体制,投奔市场的风云际会之时。窃以为,此书绝非一般的财富故事,其要点在于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也即是所谓的"士商"精神,这是中国自古缺乏的东西。时至今日,从耻于言利到纷纷下海,其转变不可谓不剧烈,我想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官本位"到"商本位"而已。这些年来,探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因何而来  相似文献   

13.
陈阁  李春华  李文颖 《唯实》2011,(3):72-75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为我们追溯中西法治文化差异的渊源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和重要的研究方法。物质资料生产在西方形成了法治文化,在中国则通过部族战争这一中介,形成了人治文化;人类自身的生产在西方成就了个人本位和意思自治的理念,在中国则由于礼治文化的影响,个人被置于团体之中,个人本位没有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社会正在急速无可挽回地世俗化。这个世俗化浪潮发自两端:一端,社会普通民众早就从狂热的政治热忱转向了对自身及其家庭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他们从昔日无休止的"政治论战"转向了"穿衣吃饭",从集体本位转向了家庭本位,从精神食粮的向往转向了  相似文献   

15.
“问题与主义”之争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间的最初冲突。虽然李大钊与胡适在论战中各自表达了不同的哲学与社会政治思想,但是这种冲突具有“原初”性质;在李大钊的“根本解决”与胡适的“点滴改良”之间存在着可以沟通的环节;李大钊与胡适的关系表明,中国革命可以在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对此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流布影响深远。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译介与运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解读受到当时流行的"左"派思潮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偏颇:其一,"把西欧历史模式放大为普世规则,陷入历史单线进化论";其二,"忽视反映社会形态的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导致中国历史宏大叙事的紊乱"。李大钊、瞿秋白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将唯物史观视作"经济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刘根生 《唯实》2012,(5):94-94
《2011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中说到,城市规划"过度化"、城市品牌"低俗化"、都市主体"离心化",正日益演化为影响和制约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三大问题。其中,文化产业已成为"折腾城市"新游戏。不少城市试图改变"物质发达而文化简陋"现状,在文化建设上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但因缺少深层文化精神积淀,或说缺少"里子"支撑,总给人感觉是"暴发户附庸风雅"。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  相似文献   

19.
"国学热"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现象,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正一反",即经济发展和道德滑坡,和国际的"一正一反",即近些年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苏东剧变。辩证看待"国学热",既要看到"国学热"的兴起是大势所趋,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对少数人"以儒治国、以儒治党"的极端主张要头脑清醒。"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最大启示是认真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当代中国,是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只有用积极热诚的态度,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才能完成。我们既不能走"全盘西化"之路,也不能蹈"复古守旧"之途,既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遗产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有用成果,又要勇于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