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桂林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桂林"的基本路径与行动指南。本文追溯历史、求证现实,论述"国际旅游胜地"与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定位之间规律性必然联系,以"双子星"区域文化发展模式提升桂林的城市地位,复兴以桂林学术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桂学,使桂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文化的领航者与区域性文化中心以及国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结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分析和研讨。提出了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若干思考意见,为桂林市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路径分析,提速桂林"胜地建设",以建成和谐、生态、持续发展的美丽桂林。  相似文献   

3.
以"西南会府"桂林为中心的广西古官道体系,连通着岭南走廊与苗疆走廊,是中央王朝管控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的产物,作为国际通道维系着"西洋"诸国与中国的"朝贡关系"。桂林省城古官道体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其内涵可以为桂林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厚重的历史脚印可为桂林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中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对桂林本土文化的影响两大方面,对桂林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况进行粗略的梳理。中原文化渗透晕染,桂林文化植入"中原化"文化基因;开放包容、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形成桂林独特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5.
会展经济属于无污染、高效益的服务型经济,非常符合桂林"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战略。桂林会展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历程,当前已成为桂林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推动桂林会展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好基础设施优化、政策机制完善、品牌塑造等方面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桂林的靓丽名片,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优良生态,是关系桂林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兴战略,更是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的核心要义。桂林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较好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绿色产业发展的不同经验,我们发现只有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产业、生态经济等绿色发展的途径,助推桂林绿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平稳过渡到绿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7.
桂林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是正确决策,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必然选择,它既能使桂林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展现,更是桂林突破经济围城困局的破解良策。只要坚定方向,科学规划,立足自身优势,扶持好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突破发展中的障碍,巧借外力实现区域合作,桂林一定会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8.
桂林王城是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是桂林的文脉与武脉之所在。桂林是除了南京之外又一个有着"石头城"美誉的军事重镇,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元顺帝妥欢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王城独秀峰下居住;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1921年底,孙中山大总统以桂林王城为大本营,拟定北伐事宜,并在此举行了中华民国新国旗(青天白日旗)的升旗典礼。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是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深刻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彰显其社会价值,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桂林廉政建设,打造桂林"廉甲天下"城市形象的重要思想来源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桂林从2012年开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到2016年再提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口号,奋力加快工业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返哺漓江,改善民生,以工业大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大发展,努力实现桂林"两个基本建成"目标,这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在哪里发展工业,如何发展工业等问题已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旅游爱好者评选出15条最值得一去的全球最美河流,桂林漓江入选其中,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河流。漓江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漓江美景是桂林向世界展示的一张漂亮名片。为了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更美,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三示"保护漓江,深情而鲜明地指出:"漓江不仅属于桂林人民,属于广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也是属于世界的,我们都要很好地去呵护它。"由此而论,保护漓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注下,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桂林经历了从"粗放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变。桂林以调整产业结构,开拓生态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等路径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有重要作用;桂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政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多重优势;从产业融合、品牌战略、经营主体、运营模式等方面对现代特色农业进行改革提升有助于桂林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化,从而加快"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15-16日,由桂林市纪委监委、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委党校主办,广西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桂林廉政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清廉桂林"论坛暨"新时代廉政建设与地方实践"理论研讨会,在桂林市委党校举行。全国廉政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等180余名区内外廉政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及纪检监察实务工作者应邀出席。会议由桂林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唐庆林主  相似文献   

15.
镇域经济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功能。经过多年高速运行,桂林多数镇域经济发展趋缓,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桂林要实现"两个建成"的宏伟目标,镇域经济"升级版"的打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低碳城市建设对于推进桂林生态文明,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桂林需探索一条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市民崇尚低碳化生活方式、政府以建设低碳社会为目标、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城市建设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桂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迄今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桂林师范学校以独特的办学方式和办学成就成为当时全国对中国革命贡献较大的四所著名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目前正在建设占地890亩的新校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单位,是一所集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生化与药品、电子信息、财  相似文献   

18.
到2020年桂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两个建成"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桂林市的首要任务,旅游是桂林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把旅游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业,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实现"两个建成"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扶贫攻坚的现状和目标任务,论述了旅游开发对扶贫的意义和作用、桂林旅游开发扶贫的条件和优势,进而提出了桂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旅游业的风向标。近年来,桂林以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旅游升级版,旅游综合实力、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桂林旅游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桂林市政协成立了由委员、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围绕桂林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展开调研,期盼能为市委、市政府提  相似文献   

20.
踏进伊力特印务公司彩色输出中心,青一色的女性、青一色的电脑、青一色的专注神情、青一色的年轻漂亮、青一色的身怀"绝"技,只要从她们手中出来的"活",样样都很专业,样样都很美观。这其中有两位民族同志,堪称彩色中心姊妹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