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进一步弘扬岭南粤台文化、加强粤台文化交流,做好对台文化艺术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广东中华文化学院“两岸同心书画同源”书画艺术交流团于9月下旬赴台湾开展文化交流。这次书画艺术交流由省台办组织并组团,由广东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林伟健教授为团长,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2008年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论坛"在台北举行.论坛以"追求卓越·永续经营"为主题,就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和考察.通过交流研讨和考察,大陆民办高校代表了解了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和改革趋势等问题,同时也从台湾私立大学的办学和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可以从政党交流这一渠道、文化项目这一抓手、台湾青年这一对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未来,探究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对于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独特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岛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台湾青年形成了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政治心理:政治效能感低,不愿参与政治,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台湾认同"又是其主流意识,此外也渴望政治昌明,淡漠"政府权威"。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对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有着重大影响,但岛内现实政治状况是台湾青年政治心理形成的根本因素。两岸同文同种,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培植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携起手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琼台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今年8月,我省利用保亭县举办2011年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机会,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同时举办一系列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特邀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参访团来琼参加。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参访团分两批于8月3日和4日抵琼参加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桂花、符兴分别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加强闽南文化研究、密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加快载体建设、注重发挥民间力量,进一步弘扬闽南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进共识,争取台湾民心,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两地同胞同根同祖的感情意识,切实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核是追求国家统一。两岸文化交流打造了一批交流品牌、平台、基地,好戏连台,成果丰硕。湖南和台湾情缘深厚,文化交流别具特色。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系列建议,重点是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巩固平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面向全球,共同前进,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振兴中华的宏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收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试图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解决台湾问题所做的努力做初步探讨,希望以此对实践工作有所启发.本文从五个方面予以论述:首先,提出先经济后政治的主张来把握两岸协商进程;其次,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反独;第三,积极务实推进两岸直接"三通"进程;第四,提高两岸交流层次,推动党际交流;最后,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来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两岸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台湾制定了采认大陆学历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从长远来看,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台湾应积极提升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而不是消极应对;大陆则应正视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政策的变化,力求打造强势品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留学,进而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隍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福州和台湾地区的城隍信仰一脉相承,应该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陆应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并加强与台湾地区在这一方面的交流,为促进两岸统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必须通过智慧、耐心和诚意寻求两岸之间的缓冲带,而两岸文化的深入交流就能发挥这个缓冲带的作用。在强调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中,不能忽视或歧视应包括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中的台湾本土文化。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问题也日益被关注。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真正的大国不光取决于她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取决于她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台湾大选后。国民党重新执政,这是台湾局势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马英九当局有意修复两岸关系,但是政策尚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台湾地区的“台湾主体性”意识魔咒依然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两岸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契机和良好的国际环境,两岸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促进交流和合作。大陆对台工作应该围绕中央的政策方针,未雨绸缪,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两岸认同的基本要素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目前,台湾民众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国家认同"上则呈现出更趋"台湾主体意识"的倾向。基于台湾民众现阶段的认同问题,应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元素,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2014年6月20日至26日在台湾高雄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和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等有关社团协办。来自两岸有关  相似文献   

16.
莆田文峰宫是我国妈祖信仰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庙宇。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对文峰宫妈祖信仰的由来、变迁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爬梳,并重点考察了文峰宫与海内外,特别是与台湾之间交流的情况,展现了文峰宫在弘扬妈祖文化和促进两岸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28日-29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中华文化学院)迎来了了由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山大学公事汪铭生率领的"南台湾社会菁英北京研访团"一行,来我省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期间,研访团一行在省社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虹陪同下,观看了我省自然旅游文化风光片,参观了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文学馆、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科学博物馆、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等,并与我省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就燕赵文化与冀台文化交流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在座谈会中,无论是省政协原常委、民盟河北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于自己所属文化体系的倾向、理解、认可及实践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学术界就文化认同问题大体有原生论和建构论两大观点,而建构论主张想象和群体记忆是由社会或政权所人为建构的。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基础。台湾当局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给台湾青年建构了错误的认同取向,其经年累月的影响和无法自圆其说的解释,导致了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迷茫。近年来,随着惠及台胞"31条措施"深入落实,两岸经济社会不断融合发展,由祖国大陆主导台湾青年文化认同重建工作变得可能、可行。在探索实践路径上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大陆高校教育阵地、借助大陆各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和青年台胞朋友圈等方式,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中国历史记忆和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是大陆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宏伟国家战略,对当前台湾摆脱"边缘化"危机、深化两岸合作、促进两岸战略互信和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重大。从历史地缘、经济文化等多种层面看,台湾融入"一带一路"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面临诸多障碍。本文试在分析台湾融入"一带一路"优势和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纪念实现两岸"大三通"五周年的文化系列活动于2013年12月15日在广州启动。由广东中华文化学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华(国际)名人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纪念系列首个活动:"中华诵神州吟"朗诵会,于15日下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举行。广东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林伟健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出席致辞并朗诵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家喻户晓的名作《乡愁》,同时献上他本人创作的、艺术表现"中华诵,神州吟"朗诵会主题的、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乐以和其声"。朗诵现场,主持人运用音像多媒体的手法,播放了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生前关于两岸文化交流的珍贵录音片段,以及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关于中华文化的讲话录像片段;展示了海峡两岸社会各界许许多多热心人士、专家学者、先贤达人、善长仁翁孜孜不倦,用诗词、书画、摄影、歌声传递情感,表达渴望交流、沟通、团圆、合作心愿、可歌可泣的感人情景和动人的故事;以及"大三通"启动五年来,同根、同源、同心的海峡两岸民众沟通、交流、合作日趋频密的珍贵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