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9月2日,希腊总理、执政的新民主党主席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突然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举行大选。10月4日,希腊举行议会选举,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获得约43.8%的选票,并获得议会300个席位中的约160个,自2004年3月以来一直执政的新民主党惨遭失败。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性体制下,各个政党通过赢得多数选票(选民票或选举人票)来赢得执政权;而哪个政党能执政(直接反映在选民投票中)也会受制于多种因素。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国内情势对大选的影响,本文则将重点置于外部因素,力求去探索外部因素对于政党执政(或不执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论文以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的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为例,因这五国受欧债危机影响最为严重(被戏称为“欧猪五国”),并导致执政党下台和提前大选。论文具体描述这五个国家受危机的影响程度、提前大选的结果和选后政府组建情况,并探讨外部经济危机之于政党执政的影响。基本结论是:外部危机对于政党执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于外部危机是如何引起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和博弈,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20):17-17
缅甸大选现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从政府到政党,从各级选委会到各位候选人,都正在准备迎接定于11月7日举行的多党制全国大选。本轮大选是按照《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进行的首次大选,也是按照新宪法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过渡的一次大选。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28日举行的以色列大选终于尘埃落定。据2月5日公布的正式结果,利库德集团获得38票,以色列另一历史悠久的大党工党则仅获得了19票世俗党派革新党在这次选举中表现不俗,以15票的成绩超过原来的第三大党派沙斯党,位居第三。沙斯党在这次大选中只获得11票。 本次大选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一次选举。从近几个月来举行的多次民意测验可以看出,利库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南非的大选年,虽说大选只是南非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南非实行过长期的种族隔离政策,曾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而此次大选是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第四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决定南非未来的走向,因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世人瞩目的伊拉克大选落下了帷幕。尽管这是一场硬着头皮举行的大选,尽管这被称为是反美武装分子和美军“枪口下的民主”,许多伊拉克选民还是克服了恐惧与反感,选择了参与这个进程以影响自己的未来。这次选举是伊拉克历史上首次采取单一选区比例代表制方式进行的直选,选举的结果标志着伊拉克迈出了走向政治  相似文献   

7.
2017年是欧洲大选之年。作为欧洲大选的序幕,荷兰大选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自由主义与民粹主义之争、"留欧"与"脱欧"之争,时刻牵动着欧洲各国的"敏感神经"。随着民粹主义的兴起,荷兰的政治生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荷兰社会和民意高度分裂,传统政党面对新型政党逐渐式微;二是荷兰疑欧情绪不断升温,极右翼势力抬头并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三是荷兰政党政治十分注重选举的技术细节,旨在保障选举结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用“形散神聚”来形容对人民行动党的印象也许不够全面,但这种感悟却是真实的。其政党的思想、政府的行为、基层(人民协会)的性质;政党的显型(正值大选之年,人民行动党强势推出自己的理念、宗旨和价值以及候选人)和大选间隙期的“冬眠态”的隐型,这种“有为”与“无为”、“形散神聚”的辩证统一状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4,(12):46-47
王义桅在2004年11月5日的《新民周刊》上发文指出,紧张刺激的美国大选终以一种分裂而合法的方式再次将布什推向了白宫宝座,延续了布什王朝。其程序及实质体现了美国大选的三重功效。第一层功效,对统治阶级而言,大选是美国社会进行周期性的政治力量整合、利益分配、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批评。2004年大选表现刺激、紧张,但其实是悬念不大的选举——无论以什么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举世关注的柬埔寨大选已成功举行。据柬埔寨全国选举委员会8月5日公布的经该委员会核实的柬大选初步结果,柬人民党所得选票最多,成为新一届国民议会第一大党并负责组建联合政府。国际社会普遍肯定这次柬大选。它们称,此次选举“以自由与公正的方式举行”,反映了柬埔寨人民的意愿。因此,这次大选顺利、成功举行对今后柬埔寨政治、经济和外交将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意测验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的选拔任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的程序。民意测验结果能否真实地反映民意,是能否正确确定考察对象、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关键一环。然而,干部民意测验中的“拉票现象”,严重干扰了民意的真实反映,造成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用人失察失误,贻误党的事业。这里,拟从分析拉票者和被拉票者的心态入手,分析这种民意测验不能真实反映民意的原因和危害,提出如何使民意测验真实反映民意,从而公正实施干部考  相似文献   

12.
举世瞩目的德国大选揭晓了,计票结果显示: 由反对派领袖梅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获得了35.2%的选票,而现任总理施罗德领导的执政党——社会民主党获得34.3%的选票。虽然两党选票只有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对社会民主党而言,其执政地位与大选前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199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在沉寂了16年之后赢得选举上台执政的,2002年再次赢得选举,继续执政,只是好景不长,近年来德国社会民主党可谓内外交困,以至于不得不把原本明年举行的大选, 提前一年举行,其在大选中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然而,深入分析德国社民党在大选中受挫的原因,总结执政党在改革进程中的得与失,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选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牵动人心的一场选举了,不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因为美国大选充满戏剧性和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有比报纸上的相互揭短和电视上的唇枪舌剑更容易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美国大选的一大看点就是许多国家领导人在选前都站错了队,等结果出炉后赶紧向当选总统特朗普示好。许多国家领导人之所以如此关注美国大选,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谁当美国总统对他们国家来说关系重大。如果是一般国家,总统换人虽然是个事,但绝对不是什么大事,不会让其他国家领导人神经如此紧张。而美国则不同,历次美国大选都是当年最重要的世界大事之一。这种现象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现实,就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到28日是南非历史上第一次不分种族肤色全民参加的大选投票日。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南非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较量已达白热化。3月28日,数万名支持因卡塔自由党的祖鲁人在约翰内斯堡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大选并要求建  相似文献   

16.
田文林 《学习月刊》2009,(13):46-47
近两年来.伊朗一直处在国际政治的风口浪尖.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而今年伊朗最牵动人心的大事.恐怕就是伊朗大选了。6月13日.如火如茶的伊朗大选最终揭晓.艾哈迈德.内贾德以绝对优势战胜其他3名竞争对手.再次当选总统。因反对派对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存在异议.加上外国势力干预.伊朗大选后出现激烈冲突.伊朗局势仍在动荡.这位特立独行的伊朗领导人,  相似文献   

17.
这一届韩国大选有点异乎寻常。如果历史有记忆的话,韩国总统选举历来不是国际新闻媒体追踪的热门话题,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卸任或在任总统的“青瓦台宿命”。从韩国经历的6个共和国来看,如果不是预料中的军事政变上台,那么就是选前60天花落谁手已经明确,再无悬念,一家民调机构就可以终结关于大选的猜想。  相似文献   

18.
汪婧 《世纪桥》2014,(6):69-72
冷战爆发后,确立和维持意大利的亲美反共,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参与或控制意大利政府,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意大利政策的长期目标。1948年意大利大选是意共重返政府的重要契机,为此,美国大肆干涉,对1948年意大利大选发动了一场名为"书信运动"的大规模心理战,成功阻止了意共的上台。这是冷战时期美国心理冷战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一场重要实践,鼓舞了美国制定一项全面心理冷战战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信访是反映社会矛盾的重要窗口,上访人在信访中的心态既反映了民众面对官民矛盾的特殊心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上访人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博弈心态、妖魔化心态、功利心态、寻求公平的心态有其现实性的原因,也是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长期互动的结果,要关注上访人心态对上访人行为的导向性作用,加强信访规则、程序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自1959年以来的历次大选中连续获胜,赢取政权,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在执政过程中以服务人民为归宿,以党内基层组织(党支部)为载体,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较为真实地实现了对人民的誓言,兑现了向人民的承诺,从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