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在侦查办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对案件事实的叙述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正确地叙述案件事实 ,首先要明确叙述方法应遵守的原则和叙述笔法的特点 ;其次 ,要掌握多种叙述方法 ,即顺叙法 ,突出主罪法 ,突出主犯法 ;再次 ,在叙述案件时 ,要注意写清关键情节 ,写清因果关系 ,写清主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刑事证据体系的结构模式是证据学研究中的难点。研究证据体系结构的意义:是构建科学、实用的证据体系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提高办案的质量。构建刑事证据体系的理论根据:系统论,证据学,刑法学和形式逻辑。刑事证据体系的结构模式由横向和纵向两大结构组成。横向结构包括案件事实情节、犯罪构成事实和量刑情节事实等三个必备证据子系统以及选择性证据子系统即证明排除违法性或可罚性事实的证据子系统;纵向结构由证据子系统的层次结构和个体证据的层次结构两部分组成。证据子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案件事实情节证据予系统、犯罪构成事实证据子系统、量刑情节事实证据子系统以及违法性事实或可罚性事实证据子系统的层次结构;个体证据的层次结构包括主证据和辅助证据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侦查突破口,是指侦查中容易查明案件事实、查明犯罪嫌疑人的环节或对象。侦查突破口往往选择刑事案件的特定之处、变化之处、细节之处、可疑之处、假象之处、反常之处和多余之处。  相似文献   

5.
犯罪案件因其性质的不同 ,对侦查主体心理状态的影响亦不相同 :对一般案件 ,侦查主体基本都能保持常规的心理状态 ,这时应注意克服司空见惯、无所触动的心理状态。对重特大案件 ,侦查主体一般在智力方面处于激奋状态 ;在情绪和情感方面 ,明显具有两极性 ;在意志方面 ,具有显著的顽强性 ,这时应注意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疑难案件 ,主要应克服缺乏坚定性、韧性、毅力等消极心理状态。对暴力性案件 ,侦查主体很容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激情 ,分别对侦破案件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贿赂案件的诱惑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侦查赂贿案件行之有效的手段。在适用诱惑侦查时,其范围应严格限定于有证据证明的严重受贿行为,其对象应是很可能因同一事件或其他事件继续受贿的犯罪嫌疑人,其证据条件则是缺少相关物证书证或"第三方证据"。可以从人、物和环境三方面来设置侦查诱饵,由此设计行动方案、创造侦查条件、确定合理行贿理由、实施贿赂交易、荻取监控证据。从而,利用诱惑侦查之结果,通过监听、搜查、调查和审讯等秘密的或公开的侦查措施,全面查清侦查对象的受贿事实。  相似文献   

7.
介绍(解说)口才是公安民警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使用的口语表达方式,是案件侦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解说)口才在案件侦查中的种类包括案件情况、现场勘查、技术鉴定等方面,介绍(解说)案件事实情况如何,关系到案件侦查进度、案件侦查真实程度,只有正确运用介绍(解说)口才、把握方法与技巧,才能尽快侦破案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经济侦查案件中的交督办案件具有鲜明政治性、事实扩展性和责任分层性等特点;指出经侦交督办案件要抓住初查和攻坚两个重要环节,才能保证办案质量,推动案件的顺利侦查。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侦查承担着为法庭审判准备审判对象和裁判依据的重要功能。侦查程序所具有的查明案件真相的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进而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追诉犯罪的实际能力。侦查错误是指侦查机关或侦查人员在侦办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侦查情势的变化而采取与涉及案件事实状况以及法律规范实质性不相符合的认识和行动。侦查人员只有分析、研判这些错误,才能及时发现、修正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侦查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侦查客体论     
侦查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事实,而非行为。侦查客体的范畴是案件事实,犯罪事实则是刑侦追踪刑案的目标。犯罪事实有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维度,时空结构将这些维度连接为现实的客观事物。犯罪事实的结构可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来剖析其内容。纵向动态结构的事实要素有作案的动机、预备、实施以及案后活动四个方面,横向静态结构的事实要素有作案的时空、主体、对象、手段、痕迹物品、危害后果六个方面。侦查客体的归类则可结合取证需要,将之归纳为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侦查活动对案件客体具有可选择性,这是一个运用主观能动性筛选案侦信息的过程。在取证过程中,侦查员需要通过组织证据体系构建法律事实,运用犯罪再现原理等去整合案件事实客体。  相似文献   

11.
王彦学 《公安研究》2013,(1):36-44,76
我国理论界有回应型侦查模式与主动型侦查模式的论断,但长期以来对两种模式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其理论基址却鲜有研究。与历史调查中搜集史料证据以建构"历史真相"的路线相一致,回应型侦查的行为逻辑是认识与证明案件这一"历史真相",它表征了"侦查事实"的向度、宽度、精度和容度。在回应型侦查活动中,认识"侦查事实"和证明"侦查事实"是一对既具有相合点、又具有不合点的问题,历史哲学的理论范式为辨析其中的不合点提供了一种方法和工具。研究回应型侦查模式的理论基址有助于侦查学理论本体性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警察出庭法律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出庭研究已从探讨其"必要性"转为构建出庭规则。警察出庭的权利和义务是实现警察出庭解决专门性问题之功能的保障。警察出庭的证明目的分为证明案件事实和证明证据可靠或侦查活动合法。警察出庭作证陈述对象包括证明案件事实、证明鉴定见可靠和证明证据收集或者侦查程序合法。警察出庭陈述的证明对象决定了警察出庭作证时的身份是类似于证人还是司法鉴定人。现场勘查人员、侦查实验实施者、负责全案分析的侦查人员和侦查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其法律地位与司法鉴定人类似。履行见证、监督侦查活动的专家出庭作证时其法律权利义务与证人相同。  相似文献   

13.
案件侦查传播经历了神秘、权威的古代传统思维到重视事实、证据的现代理念转型。与前两者均不同的是,当前媒体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热衷传播案件侦查消息,张扬弱势话语权利,迎合民众放松自我寻求休闲娱乐的心理,改变了案件侦查报道的严肃庄重风格,对案件侦查传播出现了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逐步向后法的二元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对案发于东莞地区2013-2016年期间已侦破的138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他杀案件中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作案工具的择取、尸体的暴力损伤、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及案犯动向等相关信息与案犯同被害人间熟悉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是否熟人作案与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工具选择及其他暴力损伤相关性大。故意杀人案、绑架杀人案多为熟人作案,第一现场为郊外的多是非熟人作案,自备工具的多为非熟人作案,无其他暴力损伤的多为非熟人作案。而在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以及案犯动向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绑架、因感情或谋性而非谋财的杀人,案发于被害人居住场所,徒手或现场获取作案工具,尸体存在多种"致命"损伤,是推断熟人作案4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细节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细小的环节、情节或特征。现场细节是指存在于案件现场中的细小情节特征、细小物证及其所蕴含的侦查信息的总和。现场勘查的过程其实就是勘查人员对现场上存在的各种细节进行发现、分析和解读的过程,抓住的本质细节越多,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破案"概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破案是指侦查部门对所立刑事案件,经过一系列侦查活动,在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并进行多次讯问,各种线索、证据进一步挖掘、收集的基础上,对侦查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后,认为收集到的证据充分确凿,案件事实、责任大小清楚,案件的主要情况得到了多种证据的印证、证实,侦查活动基本完毕的一种认识.它是一起特定案件(不是某一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接近侦查终结时的一道程序.  相似文献   

17.
视听资料做为一种刑事诉讼证据,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侦查和调查的过程中,以录音、录像和电子计算机储存的信息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手段所提供的能再现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视听资料在侦查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其证明效力也是其他证据所无法比拟的,并可双决某些复杂疑难问题。讯问中,在掌握好视听资料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可运用其突破案情,扩大线索;认定案件关键情节,准确定性;防止犯罪嫌疑人无理狡辩,无据翻供等。实践中要注意甄别伪造的视听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一个案件最终被认定为刑事错案一般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或法律适用错误。刑事错案的形成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错案的发生。刑事诉讼的不同环节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刑事错案。减少刑事错案,应立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依法侦查取证;正确认识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完善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减少外部因素对司法权的干预,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9.
"虚示出卖"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过程中,在穷尽普通侦查措施的情况下,为了查清事实、获取证据或逮捕犯罪嫌疑人,以出售毒品为诱饵,暗示或诱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或犯罪结果发生后将其拘捕的特殊侦查手段.机会提供型的"虚示出卖"为法理和法律所默许或认可,并在实践中广泛适用,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虚示出卖"的实施主体必须是侦查人员,对象应然是毒品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程序上必须经过授权并谨守法理规范和穷尽普通侦查措施的原则.同时,"虚示出卖"应秉持安全、适度、证据中心和结果评断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爆炸案件时有发生。此类案件伤亡大、损失重,社会政治影响恶劣,易引发其他敏感的社会矛盾,对于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财产构成重大威胁。为制止涉爆犯罪案件增长态势,公安机关在加强预防的同时,要从积极提高涉爆案件的现场处置和涉爆案件侦查能力入手,加强提升打击爆炸犯罪实效的策略和措施的研究,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从爆炸案件的规律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来对涉爆案件现场处置的工作实践积累和专业理论学习,笔者认为做好涉爆案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在整个涉爆警情现场处置过程中,起着很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