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沈阳地铁建设队伍中,农民工占70%,最多的时候达到近两万人。他们为了实现这座城市的地铁梦想,远离自己的家乡,日夜奋战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如何不断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等问题愈加突出。中铁九局沈阳地铁项目  相似文献   

2.
沈阳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与制造业中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近年来,农民工群体供应状况与沈阳制造业的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现象。本文通过对这种供求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得出这种现象是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只有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促进农民工与制造业和谐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李祝捷 《党史纵横》2014,(12):55-55
正每当我坐上飞驰的沈阳地铁,走过现代化的地铁站进出口,对父亲的怀念和眷恋之情便会涌上心头。沈阳地铁是我的父亲李隂(音yīn,同"阴")芝的当年未竟的事业。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部长的父亲李隂芝大校,奉命组建沈阳04工程局。当时,北京、上海、广州已相继成立了以建设地铁为主、平战结合的城市地下工程局,按照排序,沈阳这个机构在北上之后被命名为"04工程局"。父亲任局长,政委是冯金,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这样一件事:在沈阳,10多名农民工在讨要工钱未果的情况下,竟然采取殴打包工头的方式索要工钱,并自动“报警”,声称,在无法索要到工钱时会把包工头“带回家”(采取非法拘禁的方式)。这是一起反映农民工法律意识缺失的典型案件。随着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不断进城就业,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然而农民工往往不善于依法维权,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反而使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具体说来,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形:一是有些农民工在订立用工合同时并没有意识与相对方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由于急于  相似文献   

5.
论农民工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英  孟艳春 《求实》2004,1(3):59-6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工人阶级中又增加了新成员。但是 ,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 ,农民工所应享有的经济权利及社会权利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从而造成农民工与传统工人阶级之间的差异、对立和矛盾 ,导致目前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两重化。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过渡性群体 ,他最终会融入工人阶级队伍之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唐山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密切关注农民工,通过为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多项有益活动,寓教于乐,使之潜移默化地成为唐山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仅稳定了唐山市的农民工队伍,还激发了农民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引导农民工敬业爱岗,为唐山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卫青 《先锋队》2013,(17):53-54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以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工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企业党建的创新工作。西山矿建公司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建筑工程(集团)公司。矿建公司主要承揽井下开延工程,综采安装、瓦斯管道安装、沿空留巷工程和立井、钻机工程等施工项目。公司目前下设6个区  相似文献   

8.
彭如良  杨瑞容 《湘潮》2013,(1):136+138
城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对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提升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思想上不重视、服务内容少、配套设施不健全、缺少必要的人财物等问题。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大财政投入,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保障其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9.
<正>11月3日,广州-佛山地铁一期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走地下的城际地铁。未来,广州和佛山之间将有5条地铁和5条城轨连接。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从沈阳、青岛到成都,全国各大城市都处在地铁建设的热潮之中。2006年,全国只有10条地铁线路运行,2009年增至37条,2015年则会变为86条。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日益重要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流动日益频繁,已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建工作关注的重要领域。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以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农民工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党组织管理“缺位”、党员资源“流失”、党员作用“缺失”、农…  相似文献   

12.
马智宏 《党建》2012,(3):42-43
◆让农民工融入企业,与合同制员工一道干事创业,农民工自身“转型升级”为优秀的现代产业工人和管理者。 ◆外包管理科学化通过制度建设调动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思想上、组织上促进了农民工队伍的稳定。 ◆农民工党建既有动态的人员流动,又有地域的不断变化,更有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呈现多方组织、流动变化、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建工集团领导深知农民工队伍的稳定,不仅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所以,该单位一直在积极探索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有效加强对农民工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维护农民工的利益,以满腔的热情帮助农民工融入企业的大家庭,为农民工融入企业架构了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加入工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古城 《学习论坛》2004,20(2):18-19,26
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 ,必然有一个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农民工就是从农业人口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劳动的工人。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 ,成为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 ,有助于壮大工人阶级队伍 ,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又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加入工会不仅是形式的变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工人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点睛之语     
正"农民工一年四季在外打工十分不易,对农民工欠薪,不仅违背市场规则,更违背道德良心。各部门各地方必须把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决不让广大农民工空手回家过年。"——1日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清理整顿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坚决防止‘灯下黑’,把队伍建设抓得更紧更实,管得更严更好。"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结构的完善及人才支撑能否落到实处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主力军通常有四类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回流农民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层组织队伍。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和鼓励有意愿回乡发展的农民工群体回乡就业创业,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加强农村基层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乡村人力资源结构,使乡村人才支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今农民工队伍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行为与他们“有工就打”的前辈有着不同的目的与动机。当今“民工荒”实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民工荒”,它正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的务工环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一方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力,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建筑业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建筑业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做为建筑企业需要解决的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使中国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从业人数总数的57.6%,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到68%,在建筑业中占到近80%.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农民工占从业人数的52%以上.农民工创造了巨大的城市财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民工的职业身份是工人,户籍身份却仍然是农民.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沈阳)》2017,(8):F0003-F0003
近年来,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东管理部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开创了“业务发展创新高、队伍建设上台阶、服务创优惠群众”三条工作主线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党支部先后荣获“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沈阳市直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百强党支部”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