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体育学校(含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中学和业余体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体育专业队伍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体育新生,为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输送尖子运动员,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体育骨干,还有一部分将成为称职的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多处于少年和青年初期。无论从体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是从教育对象来看,都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9,(12):F0004-F0004
安徽旅游学校与1986年成立的省旅游培训中心系“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由省旅游局主办,是我省最早的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是一所集学历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多年来。该校为我省旅游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江苏如皋市石庄中学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如皋的教育史上,她曾为之撰写了许多光辉的篇章,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新生。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党支部根据学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与时俱进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校党组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满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校体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体育应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若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学校体育改革应包括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效果评估以及调控过程等环节的全部内容。从目标上看,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从锻炼“技能”、“体质”再向培养“人才”的演变过程。几十年实践证明,以这些为目标都未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以“运动技能”为目标,对于不以体育为职业的广大学生来说显然不大实际,学校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让全体学生习练运动技能。其典型例证是,  相似文献   

5.
王友斌 《求贤》2008,(4):35-37
当职业教育受“择校热”冲击的时候,宝坻中等专业学校以自己的“特色办学”,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爱知识、立志成才的学子;当人才市场的需求呈多样化的时候,宝坻中等专业学校以很强的办学敏感性,改进育人方略,把“实用人才”和“精品人才”输送给国家和社会:当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为就业发愁的时候,在宝坻中等专业学校深造的学子,尚未毕业就已列入“人才订单”.出校门就能乘上就业的“直通车”……这一系列事实表明:天津市宝坻中等专业学校较好地把办学思路转化为育人效益:积极稳健的办学方针和措施实现了与人才市场的成功对接:学校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和探索,为“特色人才高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培养艺术专业人才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院校,担负着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应根据社会的整体要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3,(9):F0004-F0004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湘江风光带。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投资建设,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致力于为园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培养、输送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解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快九华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横》2009,(10):F0002-F0002
沈阳市第四十中学创建于1957年,1993年被确定为首批市级重点高中。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外语教学实验校、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沈阳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市文明单位、沈阳市乎安校园、市民满意的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4):42-43
固原农业学校办学47年来,为宁南山区及周边地区已培养输送了17000多名农业及财贸、服务等行业的中等技术人才。他们遍布宁南山区,大多数已成为该地区农、林、牧、水、财会、经贸等领域的骨干和当地回汉人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学校也因此被人们誉为“西海固农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系以及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阐述加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加强学校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改善学校体育基本条件,改善并严格执行其管理制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扬州会议”和会议制定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促进了学校体育卫生新的法规建设。1985年以来,国家教委先后出台了大中小学的体育合格标准、体育锻炼标准、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办法等体育行政法规。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卫生的重要行政法规,为后来一系列的学校改革措施,如学校体育工作思想上的转变、依法治体等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识和法制观念,极大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运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分为外、中、内三个层面:外层即指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两操两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校运动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睢县平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简称“平安驾校”)是一所全县师资力量最强、办学条件最好、培训规模最大的综合类二级资质驾校。建校两年来,全校上下在争取建成一流品牌学校上狠下工夫,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汽车驾驶人才,每年的全市驾校信誉考核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沁县中学是山西省惟一一所办在国家级贫困县的省首批重点中学,现有高、初中班60个,学生3910人,教职工240人;校党总支下设7个支部,校团委下设46个支部,党员91名。建校63年来,培养高中毕业生三万多人,其中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5000名,被誉为上党地区的“人才摇篮”。1997年以来,学校一直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曾连续三次被省文明委授予“山西省文明单位”。2004年一2005年度被省文明委授予“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是全省教育系统中惟一的一家。  相似文献   

15.
高中毕业班班级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呼唤人才,人才源于教育,学校是完成教育的主要途径。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头羊。高三是中学学习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对学生来讲,既是中学学习生活的终点。又是跨人新生活的起点。高三班主任既肩负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重任,又背负着学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殷切嘱托。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创新。将创新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等,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陆凤杰 《世纪桥》2012,(23):136-13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渠道拓展面已经延伸到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一个系统内部自下而上的选拔和输送人才,建立畅通的自下而上的选拔输送人才的绿色通道,已经成为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从人民银行系统近几年的人才选拔情况来看,这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输送通道还不是很畅通,这对人才队伍建设和长远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必要性和着力点两个方面探讨如何畅通自下而上的选拔输送人才通道。  相似文献   

18.
陆珩 《世纪桥》2009,(21):88-89
师德教风建设是新时期高职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当前高职学校在师德教风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阐述了师德教风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重要关系,并针对高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特点和高职学校的现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扬明 《理论与当代》2003,(10):35-36
高等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但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人才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1999年扩招以来,学校招生规模持续大幅增长,招生人数成倍增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规模有了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之后,必须用市场的眼光,重新审视所提供的教育。这是由于随着教育供给的扩大,高等教育市场将转变到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8,(6):I0001-I0004
海淀实验中学体育馆,是学校自筹资金于2003年7月建成的。办馆目标首先是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当年就在初,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了游泳、乒乓球和篮球课,参与率达99%。同时学校还组建了游泳队、篮球队,并开始在初中招收体育特长生,项目有游泳、镌球和乒乓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