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化建设重在创意,创意贵在特色。一个地区要加快文化建设。必须努力打造自己的地方特色品牌。塘沽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文化先进区,并且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先进地区和全国版画之乡。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列入我区“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  相似文献   

2.
路爱梅 《唯实》2009,(8):79-8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孕育着各种矛盾的复杂课题,它的实质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各种文化冲突中重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体系,是一个文化的融合与整合过程,是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西方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3.
原伟泽 《前线》2014,(4):29-3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又一次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其中,如何既保持我们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又能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普定,一个多彩而凝重的地方,神秘的“穿洞文化”,美丽的夜郎湖。浓郁醇香的朵贝贡茶,多姿多彩的花灯表演……向人们讲述着普定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贵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近代以来中国革命过程中,在贵州地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浑然融合生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本文试图考察贵州的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并将之置于“长时段”的视野之下,意在突出贵州的“地方性”在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化学术界关于贵州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村改居”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社区文化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在加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理念、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重视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等方面努力,使“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野鹿群,吸引着狼群。狼以野鹿为食物,跑得慢的野鹿就被狼吃掉了。后来有一任总统为了保护野鹿群,就调动部队把狼群歼灭掉了,给鹿群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结果野鹿体态也发胖了,传染病也增加了,最后这个种群越来越退化了,快维持不住了,这才明白,还得把狼群引进来,恢复生机。对文化领域来说,这个“狼”就是市场,“鹿”就是文化单位。  相似文献   

8.
法院的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法官群体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在新形势下,镇远法院坚持与时俱进,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敢闯新路、勇于超越,永不满足”的镇远时代精神,找准和发掘文化建设的切合点、着重点,开拓创新,大力探索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的建设,可以教育党员“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可以促进教师党员做好“铺路石”“引路人”“好老师”“大先生”,可以帮助学生党员汲取共产主义思想、信仰、道德、实践的力量。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的主要路径包括: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入,提高了党的建设质量,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推进了高校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朱继东 《前线》2012,(5):27-2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网络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潮误导网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1.
广安,一座年轻的城市,建区侣年,设市13年,在城市建设上属于典型的“后发者”。广安,又是一个人文荟萃,积淀深厚的地方,自然山水得天独厚,巴国文化源远流长,革命历史光辉灿烂,“广安出了个邓小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文化的代代传承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存续,文化的创新推动着一个民族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文化多样花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文化领域和内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周戎  韩墨 《党建文汇》2009,(6):45-45
去德国旅游,我们路经一个加油站,看到里面的便利店专门设置有一小块儿地方摆放书籍出售。我好奇地翻开过几本,发现有一本书的扉页里,有一个男人叼着古董长烟斗的照片,正是号称“德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君特·格拉斯。导游如此解释:“德国人在任何地方都会给精英文化留下一角的。”  相似文献   

14.
湖南,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们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要建设好自己的家乡,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懂得它,“红色湖南——芙蓉国里尽朝晖”是我们今年策划组织四篇文章的头一篇,后面几篇分别是“古色湖南——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绿色湖南——漫江碧透 层林尽染”、“景色湖南——红霞万朵百重衣”,着意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态几个方面介绍湖南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给你描述一个和谐湖南和创新湖南。敬请读者留意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行区和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从2006年底开始,廊下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因地制宜,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挖掘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打莲湘”等民间艺术,确立了农民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李湘舟 《新湘评论》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命题,是指文化建设主体对待文化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实践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初步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整合的结果。新世纪新阶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做到对自身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之自觉,对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之自觉和对未来文化“建设创新”之自觉。  相似文献   

18.
李湘舟 《学习导报》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19.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诠释着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当代赓续,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继承创新,致力于统筹“两个大局”、保障我国文化安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进文化生产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民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