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讼师虽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律师,但它与当今律师职业有着本质不同,但作为古代中国社会与律师最相类似的职业,中国人对其的看法一直延伸至当代,并转嫁到律师,这一西方法律制度的"舶来品"身上。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讼师及讼师文化的研究探寻当代中国律师现状和律师文化的历史根源,并试从中搜索有益于当代律师行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名海 《法制与社会》2011,(19):293-293
李庄案的诸多评论中频繁出现"讼棍"一词,首先要对所谓"讼棍"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讼师的研究,结合现行律师制度,简要分析讼师与律师的区别,对律师制度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熊威 《律师世界》2001,(2):17-18
律师制度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罗马共和制时期。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有律师出现,而且是舶来品。此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司法诉讼的基本程序及其堂奥、并据以帮助他人书写制作诉状、指点打官司的门径和方法从而收取或多或少的报酬,这种人便被称为“讼师”。讼师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于现代的律师,但由于他们没有合法的地位,不能直接参与诉讼,也缺乏基本的运作机制和统一的行规,因而不能与现代意义上的律师相提并论,但在本文的标题引用“律师”一词,一为理解之便,易于接受,更主要…  相似文献   

4.
交流与发展     
律师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职业,说其古老,是因为它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辩护士和中国古代的讼师与状师;说其年轻,则是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与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就中国而言,律师业的真正发展是最近20年的事情,在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的每位律师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律师业的发展融入到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去,  相似文献   

5.
为讼师辩护——兼与梁治平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讼师辩护———兼与梁治平先生商榷马作武律师制度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古罗马共和制时期。而在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有律师出现。此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司法诉讼的基本程序及其堂奥,并据以帮助他人书写制作诉状,指点打...  相似文献   

6.
曾荔 《法制与经济》2013,(10):118-119
讼师这一职业,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略地说,讼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的就是"准律师"这一特定的职业角色。文章以讼师的定义入手,探究其历史渊源,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形成的一系列独特的法律文化精神,以期读者可以对讼师这一传统的法律文化现象有一个基本轮廓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律师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讼师”,而真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建立则始于清朝末期。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经曲折,前后不过二十几年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律师制度得以恢复重建,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律师业务全面开拓发展,律师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律师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是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律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法律的掌握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司法历史中没有律师这个职业.为人代写诉状、代打官司的人被称为刀笔先生或讼师,也就是刀笔吏.  相似文献   

9.
毛赞全 《中国律师》2005,(10):77-77
捧读2005年第5期《中国律师》上的《刑事辩护:欲辩不能,欲罢不忍———我国刑事诉讼的生态环境》(以下简称《刑辩环境》)一文后,感触颇深、心绪澎湃、思潮起伏、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自己虽是一个普通律师,但是在“位卑而未敢忘优国”之理念的驱动下,总觉得应当说些什么,现在终于呼喊出了这一管之见。一、刑事辩护是律师法定的重要业务,是整个律师行业的根本基石。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刑民不分,但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中多有辩士和讼师参与,虽不能视作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刑事辩护,但那时辩士和讼师所起的作用与现在律师的刑事辩护却有…  相似文献   

10.
邓析(?~公元前501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在野政治家,是一位生前及死后都引起争议,自古到今褒贬不一的人物。在中国法律史上,邓析也算一位“闻人”,有数项“第一”被他占据:第一个公开反对西周以来的“礼治”;第一次提出了“事断于法”的主张;编修了第一部私家刑书──《竹刑》。当然,这些“第一”大都带有传闻的色彩,难以确信。不过.另有一项“第一”的可信度极高,即他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讼师。中国律师的历史不足百年,而且是舶来品。在此这前,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一种以帮助他人处理诉讼事务为业的人,这种人…  相似文献   

11.
陆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286-287
中国传统法律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内容庞杂、文化内涵丰厚。随着社会发展及法律的完善,传统的诉讼文化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出现讼师这一社会角色。讼师虽与律师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取得"治外法权",外籍律师开始出现在中国。西方法律文化的传入和审判制度在租界的实行,刺激着我国近代律师制度的产生。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律师制度必将得到尽快的完善,而伴随着律师制度的完善,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辩护士”和“讼师”本质上到底是什么 ?他们与现代国家中的律师究竟有何差别 ?中国历史上未能产生律师的原因是什么 ?谢佑平教授此文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或许 ,该文能对我们理解中国过去没有律师职业阶层和现在产生形成律师职业阶层的必然提供一些思考的线索 ;特别是其历史、社会、文化及制度几个不同层面的分析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国律师制度与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晨 《中国律师》2004,(4):79-79
中国的律师最早出现在清末的上海租界会市公堂,是西方势力进入中国后的产物。当时的内地还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律师,有的只是讼师。此后,在上海的一些法律家发起了中华民国律师总公会,在各省设立分会,形成了中国律师界早期的团体组织,其领导人主要有金范澄,狄梁孙,陈则民,秦聊奎等人。民国政府北迁以后,公布了中国政府第一个正式的律师章程,使中国律师业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但当时的律师事务刚刚兴起,不足之处颇多,对律师的资格限制十分不严格。民国时期的律师待遇较高,在庭审中地位突出,对司法审判有较强的影响。不过当时的律师制度刚传入…  相似文献   

14.
在旧中国有称律师为“刀笔邪神”、“刀笔吏”、“讼师”之说,但也有一些律师是主持公道,愿为贫苦百姓仗义直言的。本文要介绍的是南京民国律师中的皎皎者——大律师王龙。 王龙,字天瑞,男,生于1901年,安徽省  相似文献   

15.
在旧中国有称律师为“刀笔邪神”、“刀笔吏”、“讼师”之说,但也有一些律师是主持公道,愿为贫苦百姓仗义直言的。本文要介绍的是南京民国律师中的佼佼者——大律师王龙。 王龙,字天瑞,生于1901年,安徽省巢县人,1916年在芜湖惜阴学社读书时,与李克农是同班同学并结为兄弟。1922年毕业于南京法政大学,1923年留学日本。因对日本政府不满,参与了为收回旅顺大连的爱国学生运动,被日本警察押送回国。王龙当时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同情革命,多次掩护和援救中国革命进步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4日,对于很多关心中国律师事业发展的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当晚的中央一台在黄金时间揭晓2006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中国律师的行业组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位列其中,这让所有关注和支持律师事业的人为之振奋。中国律师的一百年.也是中国人逐渐认知公平的一百年。中国律师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直到今天.在我国有12万的执业律师为了他们当事人的权益而努力奔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他代表的千万个律师.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己任,忠于法律,忠于当事人,致力于通过个案公正实现法律的普遍正义:他们是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用智慧与学识赢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法律服务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法律文明的发展 ,我国古代在民间出现了名家邓析这样的代讼人物 ,后来产生了讼师 ,出现了讼学 ;在官方出现了法家管仲、商鞅这样的官方法律决策人物 ,后来产生了张汤、赵禹等专为官方服务的律学家和律学。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中国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产生律师职业。  相似文献   

18.
本索引按全年 6期栏目设置分类 ,各栏目均以文章标题字头拼音为序 ;黑体数码表示本文所在期号 ,斜线后数码表示本文所在页码范围。【论文】差异与成因 :中国古代“辩护士”、“讼师”与现代职业律师 (谢佑平 ) 2 /88- 98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 (陈小文 ) 1 /2 6- 31传染性疾病的监  相似文献   

19.
在前近代中国的地方官与幕友们所留下的文字记载中,讼师往往被描绘成是一群地痞流氓:他们教唆词讼,颠倒黑白,罔顾法律与道理,一心只以诉讼委托者和自己胜诉、获得利益为目标,甚至还可能背叛诉讼委托者。这种讼师形象的模式化刻画,也同样存在于当今的法制史研究者笔下。但对数十种讼师秘本的深入研究却发现,此类书籍中被连续不断地记录下的对于承办诉讼者与作成诉讼文书者的教诲、告诫与伦理,例如重视情、理、法,不要帮助诬告,切勿贪图一时之利而失德积恶等,甚至与官箴书有着相通之处,其所展示的是另一个不同的讼师形象。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讼师中的大多数是正人君子,但表明先前刻画的讼师形象失之片面。此外,本文还指出,与实际存在的法律相比,讼师秘本中所记载的法律十分贫乏,此类书籍始终是以传授诉讼文书的写作技巧为重点,而并不旨在教授法律;在讼师秘本中登场的讼师,无论是作为实际存在的讼师,还是作为虚构的讼师,都以有血有肉的不同形式表现了讼师秘本之教诲的某些内容。  相似文献   

20.
美国律师业非常发达,全美律师从业人员近八十万,仅芝加哥的律师就达四万人。美国的法治传统及其立法体系和司法程序的庞大与繁杂,为其律师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与法制环境,使美国律师在历经一二百年的发展后已形成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社会阶层和热门职协。律师业务已触及、渗透到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政界、立法界、司法界以及实业阶层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律师考试,考试及录取都是由各州自己确定。各个州基本上都是—年举行两次律师考试。参加律师考试须具备两个条件;在美国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