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和平解放与发展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团结的伟大结晶。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香山时期电报手稿"的展览中,陈列着一封毛泽东关于新疆问题复彭德怀的电报。这封电报不仅呈现了新疆和平解放背后的故事,更体现了毛泽东在香山时期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2.
将帅协谋,在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上坚定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战役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方针的形成问题上。随着淮海战役的逐步展开,打黄维兵团这一方针的确立,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与淮海总前委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之间,有一个研究商榷、集中决策的过程。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了国民党军。根据形势的这一变化,毛泽东于11月7日20时,即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二天,向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发出了一份电报。值得指出的是,这份电报除提出华野、中野在淮海战役的第一仗中应力争歼敌二十一二个师外,还初步提出了扩大战役规模的总体设想和首次提出了打黄维兵团的问题。电报指出:如淮海  相似文献   

3.
正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之初、结束于渡江战役之际,是战略决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太原解放战役始终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毛泽东决策太原解放战役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组织、指挥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深入查阅周恩来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太原解放战役前后,周恩来关于太原解放战役进程的电报有七八份之多,涉及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它解放了豫皖苏大部分地区,消灭了国民党南线主力55. 5万余人。这次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下野,南京政府处于土崩瓦解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毛泽东在1948年11月23日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人电报中,把“对于敌军进行猛烈的、有实效的政治攻势”和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湘潮》1995,(5)
本期导读作为一名杰出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具有惊人的预见能力和高超的指挥才能。抗日战争时期,他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兵遣将,屡出奇招,《御敌千里是显神威》。从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这五大战役中,毛泽东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收录建国后毛泽东的讲话、谈话、手稿等最多的文献集,其中,有关江青的批示、书信、电报或诗词很多。透过这些文稿,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建国后毛泽东对江青态度的演变,也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出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7.
平津战役过去六十多年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历史,我就会由衷地产生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敬佩之情,敬佩他们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重温当时的电报、文献,就能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智慧。下面,根据我学习平津战役文电的体会.谈谈中央军委指挥平津战役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1)
<正>1950年11月25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线不幸壮烈牺牲。周恩来考虑到当时毛泽东身体不太好,直到1951年1月2日,在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毛泽东的身体康复之后,才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送给毛泽东。当时,那份简短的电报毛泽东看了足足三四分钟,一言不发,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过了一会儿,毛泽东抬起头,双手颤抖着  相似文献   

9.
御敌千里显神威──毛泽东和抗日战争中的五次战役刘益涛作为一名杰出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具有惊人的预见能力和高超的指挥才能抗日战争时期,他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兵遣将,屡出奇招,达到了消灭敌人和发展自已的目的,从本文所述的平型关大捷,忻...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6月26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应严格告诉杨得志,千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毛泽东连续使用了"严格告诉""千万不可轻视""必致吃亏"的严厉措辞,说明他对马家军的高度重视。联系毛泽东在电报中所强调的打两马"要准备付出数万人的牺牲"及后来的"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都说明即使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战略追击阶段,毛泽东也从来没有轻视过作战对手,特别是马家军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3,(3):33-33
<正>刘伯承元帅是现代著名军事家,他戎马一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历和指挥过无数战役,被誉为"战神",毛泽东称他是"当代孙武",邓小平称他"屡建战功,以足智多谋的‘独目将军’闻名于世"。刘伯承早年曾在四川大败军阀吴佩孚,后来作为红军首任总参谋长,在万里长征中  相似文献   

12.
东方 《湘潮》2021,(2):22-25
香山,一个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不能忽略的革命纪念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这里运筹帷幄,从军事、理论、经济、制度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军事上,指挥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理论上,构建了建立新中国的理论基础;经济上,稳定物价使人民币在解放区站稳了脚跟;制度上,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及其他法规。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同国民党在淮海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随着战役的发展,投入决战的有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多万人,建立统一的指挥核心,十分重要和迫切。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在电报中指出:“此战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天地》2006,(12):14-20
双清别墅,是乾隆御题的香山二十八景之一。1949年3月25日,从西柏坡走进北平的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后,乘车来到香山,住进双清别墅。在双清别墅的6个月中,毛泽东领导全党收拾山河,重整乾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渡江战役;会见众多民主人士,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新中国建国大计;酝酿开国大典的大小事务。同时,他也时时关心百姓的生活,体现人民领袖的爱民情怀。毛泽东把进京喻为赶考,这第一考场即是双清别墅。因此,双清别墅,堪称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1947年12月上旬,陈毅赴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参加中央十二月会议。1948年1月7日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与他多次促膝深谈,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前景作了切合实际的估计。此后,陈毅到中原,一路传达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随后在中原、淮海战场上,他与刘伯承、邓小平等一起.运筹帷幄,指挥了中原、淮海、渡江等战役,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6.
正在捷报频传、凯歌高奏的形势下,西柏坡迎来了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历史关头提出新的任务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时,距毛泽东来到西柏坡已半年有余。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最繁忙的时期之一。在这里,他起草了197封电报,指挥了24场战役。尤其是三大战役期间,他常  相似文献   

17.
闫贵军 《学习导报》2011,(10):30-31
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陈列展出的几份毛泽东同志指挥莱芜战役的电报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份电报的内容是:蒋军日内即将进攻,似此甚有利于我在野战中大量歼敌,我军方针似宜诱敌深入,不宜行动过早。总之,对此次战役要有全盘计划。胶东、鲁中的主力部队迅速开至胶济路南待机歼敌,以对付敌人南北夹击的计划。这份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决战莱芜的电报,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3,(11):35-35
<正>粟裕和陈毅在解放战争中创造了光辉业绩,二人被称为"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一对好搭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蒋介石调集500万大军,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成立五大野战军。其中,山东解放区的野战军和华中解放区的野战军合并后,成立了华东野战军。毛泽东发来电报说:在陈毅领导下,司令、政委由陈毅一人兼,战役指挥由粟裕副司令负责。  相似文献   

19.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收录建国后毛泽东的讲话、谈话、手稿等最多的文献集,共13册。其中,有关江青的批示、书信、电报或诗词很多。透过这些文稿,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建国后毛泽东对江青态度的演变过程。而对江青态度的变化,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折射出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20.
程龙 《党史博采》2002,(1):16-20
一 1950年6月22日。昆明。 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兼第四兵团司令员的陈赓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要他以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到越南协助越南人民军指挥边界战役。 这是一次抗法的重大战役。打这样大的战役,越南人民军还是第一次。胡志明认为,在越军中还没有能够胜任指挥这一战役的指挥员。他想到了中国,想到了陈赓,两次写信给毛泽东,点名要陈赓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