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怪老头     
怪老头董治顺他,是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的名字叫刘根娃。很多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孩子们喊他"刘爷爷",年轻人称他"刘师",上了年纪的叫他"老刘"。因为他说话做事跟常人有些不同,外号"怪老头"。我是六十年代初认识怪老头的。当时,他已年过"花甲...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向前看”理论季明在阅读《邓小平文选》的过程中,笔者作过一个初步统计,邓小平同志使用"向前看"这一概念和直接包含"向前看"思想的论述,多达40余处。无论从他的讲话、著作,还是在他倡导和直接参与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以及在他的一生革...  相似文献   

3.
一个被私欲吞噬的灵魂乔俊栓,席崇沛企业负债累累,濒临倒闭,身为经理他却置企业和职工疾苦而不顾,昧着良心贪婪地吃"回扣",发"横财"。请看:1995年6月5日,对合阳县蔬菜公司经理王俊锋来说是一个极不"吉祥"的日子。他正坐在办公室盘算着下一步的发财计划...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1994,(11)
共和国代主席和他的儿子1975年春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患病住院了。一天,周总理去看望他,董老喘息着说:"这次我可能要离开你们了!但有一个人,我想见他一面!"周总理问:"谁啊?"董老说:"曾凯旋!"提起曾凯旋,周总理自然知道他与董老的关...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用人的“六毋”原则石斌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总结张居正改革的历史经验,知人善任,选贤用能当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他在用人上提出的"六毋"原则,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这"六毋"原则,第一条是"毋徒眩于虚名",即选用人才不...  相似文献   

6.
在任弼时同志诞辰90周年纪大会上的讲话杨正午(1994年4月20日)编者按:今年4月30日是任弼时同志90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思想和品德,弘扬他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期特辟"纪念任弼时诞生90周年"专...  相似文献   

7.
色狼、贪官刘昕乾刘安德在众人面前,他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副县长;在美色面前,他是一个骨软情荡的"贪色狼";在金钱面前,他又是一个手长心黑的"娄阿鼠"。他就是原周至县常务副县长刘.昕乾。周至县,历史上曾有二件事至今令百姓引为骄傲:一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老...  相似文献   

8.
拜谒孔繁森纪念馆本刊记者郭宁虎,杨秀峰他被赞为"人民公仆",他被称为"高原雪魂",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言行铸成了新时期党的好儿女、领导干部楷模的丰碑。这便是孔繁森。正逢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一周年之际,记者专程来到山东聊城,拜竭...  相似文献   

9.
从"能人"到"罪人"的悲哀和启示刘雨顺舒进成在富平县真算出尽了风头,露尽了脸。去年3月,他作为富平县科技拔尖人才,站在高高的舞台上,身戴红花,笑容可掬,面对上千的观众,接过了县上颁发的荣誉证书。去年9月,他成为人民的罪人,站在高高的舞台上,两颊颤颤,...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责母     
唐太宗责母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二代君主."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他生活俭朴,直言"纳谏",任用贤才,秉公守法,被称为一代明君。李世民执法守法.身先士卒,他经常检查执法情况,还让执法官员督察自己。有一次,他的外甥赵诚,深夜在酒店酗酒闹事.杀死了酒店主王二...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体现党史工作存在的价值?──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传华一席谈1993年11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传华同志到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与部分同志座谈。李传华同志是四川人,他"回家"来看望"家里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他同"家里人"就当前...  相似文献   

12.
致富财神──记陕西省延川县中学教师王炜董国军他拥有两项国家级奖励,曾获延安地区"致富杯"一等奖。十几年来,通过他的手有多少人踏上了富裕之路,连他也说不清。人称他是一个"富了人穷了自已的"财神爷"。一、过去的时光不是梦王炜降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6O年...  相似文献   

13.
抗日猛将蔡爱卿沈志高蔡爱卿,岳阳市城郊红光村人。他作战勇猛,不怕牺牲,被誉为"虎仔连长"、"模范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新军纵横太岳地区,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薄一波称赞他是一位抗日猛将。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进攻山西。阎锡...  相似文献   

14.
学习邓小平的乐观主义精神赵海谦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理论观点,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都很值得学习,同时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小平同志曾"三下三上",坎坷多难。"文化大革命"中,他作为党内第二号...  相似文献   

15.
朋友之道 以诚相见──记毛泽东与徐懋庸的一次谈话武在平徐懋庸是1938年到延安的。在此之前,他在上海曾任"左联"秘书长,并负责同鲁迅联系、1936年,"左联"解散之后,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争,在这场论争中,徐懋庸同...  相似文献   

16.
孙子的“师克在和”思想刘学启孙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子强调"与上同意","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齐勇若一",这里重视的就...  相似文献   

17.
话说“反怪”张秀璋重读《阿Q正传》,鲁迅笔下的阿Q,在欺凌了小尼姑后曾责怪说.他的"飘飘然"都是小尼姑害的,如果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他便不至于被蛊惑"所以,女人真可恶。"看来,阿Q满肚子是怪。但这种"怪"是""倒打一耙"式的"反怪"、颠倒了是非,岂料...  相似文献   

18.
“好人”智建锋李振堂,王富民,孙银生在被团中央、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大荔县公安局两宜派出所,有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民警、好所长,他叫智建锋,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好人"的故事。"难道警察的人格就值两千元?!"去年11月,在查处一起重大卖...  相似文献   

19.
至孝周恩来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儿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洪流。可以说在他心中,始终是将"大家"放在"小家"之前。他的一生,始终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着、拼搏着、奉献着。不过,周恩来也常说,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六亲不认。在这方面,周恩来所表现出来的至孝情怀是感人至深的。  相似文献   

20.
齐桓公识宁戚杨子宁戚是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他在牛车下向齐桓公讨饭吃,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歌。齐桓公认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准备起用他管理国政。一些大臣说:"卫国离齐国很近,应该先派人到卫国了解一下宁戚,如果他真是一个贤才,再用他也不迟。"齐桓公说:"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