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函松 《世纪桥》2015,(4):33-34
一、"微传播"是吴文化传播的力量之源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吴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所谓"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以网帖、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以及后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后者则是专指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微传播"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点对点"的裂变传播,  相似文献   

2.
现在“80后”“90后”已成为官兵的主体。“今天你微了吗”已成为他们谈论话题的时尚元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元素,才能准确把握“微”时代脉动,聚集以“微”育人、以“微”感人、以“微”化人的正能量。当今时代已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突出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传播内容短小精悍,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采、编、发、转方便快捷,讲求交流协商、强调公开透明等。因此,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微博交流思想,可以利用微谈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3.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这片土地英雄辈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历史。燕赵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红色篇章,镌刻下荡气回肠、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贵在传承,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短视频、微信、微博、直播、H5、VLOG等微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赋予红色文化传承新的活力。面对河北红色文化微传播效果欠佳,传播内容不足,形式单一,社会关注度不够的现状,应加大微传播力度;创新微传播内容;丰富微传播形式;优化传播环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血脉赓续不断,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吕品 《党的建设》2012,(11):42-44
2010年,自微博这种新媒体勃兴以来,普通民众只要有能力、有条件使用新媒体,不需要精心选择、不需要流畅的文笔和严谨的思路,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实现传播。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并使信息在整个社会空间中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已进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的全媒体时代。从中国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角度来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在成员招募、基地选建、制度落实和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工具的出现,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进行重新审视。文章以此为视角,在微传播场域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只有很好地借助“微工具”,通过社会、政府、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霍晋涛 《理论导报》2014,(10):15-15
正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逐渐兴起,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维取向也在悄然改变,这对中国梦共识的形成和凝结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这种传播特质是一柄双刃剑。从积极层面看,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的转发评论实现参与和互动,这种平等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公众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然而,微传播在提高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正受到各种群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博在大学生中的用户潜力巨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分享及讨论的空间,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微时代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示,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教育方式,趋利避害,探索思政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全面普及,逐步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据统计,仅新浪和腾讯两大微博发布平台每天帖文就达3亿条、微信每天产生70亿条信息。另外,超过65%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由微博等新媒体首次曝光。受此影响,“80后”、“90后”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基层部队必须积极应对,加大对社会热点的解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按照百科名片给出的释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所谓公安微博,  相似文献   

10.
不经意间我们猛然发现,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微时代”。百度百科解释说,微时代就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已达3亿,占4.85亿中国网民数量的61%。这一数字,与美国的人口总数相当。怪不得有一种说法:“若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请上微博。”  相似文献   

11.
微博时代带来社会传播格局的碎片化,政府对社会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减,给政府舆论调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微博同时打开了一个新的沟通窗口和传播平台,对此政府需要有新的思路,善于运用微博来引导舆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下,人们的思想形态也逐渐朝着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对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抓住"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开拓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与形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基层党组织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思南县率先推行"微党建"工作,利用手机"微信"构建服务发展网络、建立服务基层平台、搭建服务群众的便捷桥梁。"开通微信微博平台,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随手一拍就可以作为每日工作记录,立即发送给县委党建办,很方便。"思南县瓮溪镇"90后"驻村干部佘应其认为,搭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够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动态,也能了解基层最真实的声音。今年以来,思南县在铜仁市率先推行"微党建"工作,利用手机"微信"传播迅速、操作简便、实时动态、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探索建立"思南微党建"平台,创新党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也因其日渐庞大的用户以及对公共事件关注度的提高和关注面的扩大而增强,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信息滞后和舆论监督力量较弱的状况。但作为尚不成熟的传播方式,微博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几个微博热点事件,分析其在舆论监督中的优劣势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做好顶层设计.让“课”开得更科学 微博以其传播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成为首都高校师生交往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新形势下,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开好“微党课”,必须做好科学谋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6.
兰湘平 《学习导报》2012,(16):30-31
随着微博的迅速普及和日益火爆,“微小说”、“微电影”、“微信”等一批“微”字头文化品类也随之粉墨登场。尤其是微小说,因其门槛低、传播快、创作量大,成为网站热推、网民欢迎、市场火爆的文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17.
受众伦理是指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但是,长久以来,往往是受众的道德权利而非道义责任更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微博无论从媒介理论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传播伦理学视角出发,对微博传播中的受众伦理进行研究,探讨微博传播中受众伦理问题的组成结构,并从自律和他律两个角度对如何规范微博传播中的受众伦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加速融合,微传播的兴起和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生态和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广义的微传播通常指以微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媒  相似文献   

19.
<正>"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高校重要的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交流手段。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是一个信息传播、分享及获取的平台,它广泛地存在于浏览器、移动终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何时何地都可发布自己的观点,成为信息的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可见,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数字化信息传播平台,就显得愈加重要。开设基层党组织微博,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传统党建内容的基础之上,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积极开设基  相似文献   

20.
兰湘平 《新湘评论》2012,(16):30-30
随着微博的迅速普及和日益火爆,“微小说”、“微电影”、“微信”等一批“微”字头文化品类也随之粉墨登场。尤其是微小说,因其门槛低、传播快、创作量大,成为网站热推、网民欢迎、市场火爆的文学“新”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