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艳 《当代贵州》2010,(21):49-49
<正>有一首歌这样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目前,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正在全面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要时刻装着老百姓的冷暖,把群众利益放心间,才能经得起群众心中这杆秤的掂量。  相似文献   

2.
坐在青砖瓦屋的宽敞农舍里,主人一边殷勤地招呼茶水,一边款款地说:“市委书记不是人人都能见上,区委书记也不是天天都能见着,咱这个支部书记可是千人盯、万人看哩。咱多为老百姓想想,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老百姓就说共产党好;咱办事公正、不贪不占,老百姓就感到是共产党公正,共产党廉洁……”听着这些平实而颇为深刻的话,从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口中说出,足见尧都区“学教”活动的深入与普及程度。农业要振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靠什么?一靠政策,二靠干部。干部的思想作风好不好,工作作风实不实,直接影响着社…  相似文献   

3.
“黄支书,真是好,是咱社区好领导,心中装着老百姓,社区建设搞得好……”这是盐津县艾田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赞扬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德府的一段快板说词,反映社区群众对黄德府的由衷称赞。  相似文献   

4.
在"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的活动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里永远装着百姓",时时刻刻记着老百姓的利益,点点滴滴从老百姓的利益着手,我们才能做到勤政廉政,才能让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百姓心中有杆秤。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牵挂群众的冷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干部,群众认为就是好官,反之,趾高气扬高高在上,贪图享受为官不廉,心中没有群众,只为自己谋私利,没有群众观念的干部,群众认为是“坏官”。老百姓对这两种官,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据报载,山西省稷山县翟西村十多位农民专程到县委大院,给县委书记王琦同志送去了写着“人民好公仆,群众贴心人”的玻璃镜匾,感谢王书记在村里包村蹲点时给村民办实事和好事,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村民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老百姓用了“送…  相似文献   

6.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我们今天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要学习他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为民务实清廉之气,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这种精神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强大动力。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为党工作、为民谋利,才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把老百姓的事记在心间,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青州市东夏镇党委书记王寿礼的工作准则。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相似文献   

8.
马群 《廉政瞭望》2011,(9):67-67
“县委书记,胶鞋布衣,田间地头拉家常,像咱农民的亲兄弟。县委书记,西装革履,招商引资谈项目,是咱老百姓当家的。”神马?肉麻?这是流行在网上的一段MV,主角是张北县县委书记李雪荣,一举成为了网友们心中“史上最伟大”的马屈。  相似文献   

9.
“有群众说‘,养个鸡还能下蛋,养群社区干部全吃干饭’。我们不能做吃干饭的干部,我们要做出成效给群众看。”——门宇群说走在内江市东兴区农校社区的楼院里,听到居民感慨最多的就是“:现在的生活环境舒适多了。”而带来这一切变化的是社区书记门宇群和她的同事们。两年多来,她们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用一片赤心和一腔真情演绎着一群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2003年8月,农校社区成立,35岁的门宇群走马上任,当上了社区书记。“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这是人们对社区干部工作的形象说法。社区书记虽然只是个“芝麻官”,但是事情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心无百姓莫为官,心无人民莫从政。"老百姓的官"这一提法朴实而伟大,生动而具体,再次彰显了我党鲜明的为民本质、饱含着浓浓的人民情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至上"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实处,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共产党人》2004,(13):45-46
今年59岁的马占山自1973年担任原州区头营镇马店村副支书以来,他的心中时刻装着村里的事,大家伙的事。村民们说:“我们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我们的忧愁就是他的忧愁。”当地干部和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贴心支书”。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原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人称“为民书记”,他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三湘大地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照照“为民书记”这面镜子。郑培民同志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心中装着人民,“万事民为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惟上,不惟本,只惟真、为民,帮民尽心尽力,爱民情深似海,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为…  相似文献   

13.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4,(20):51-51
党的好干部、公安一级英模任长霞.关心群众疾苦,打击黑恶势力,做了无数好事,登封市的老百姓感激她,特地刻了功德碑:“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要把它竖在市中心的嵩山广场上,任长霞赶去了:“立碑,那不中!”群众坚决不同意,石碑就立在公安局的背静地方,但群众前脚走,任长霞后脚就命令“拆掉”?  相似文献   

14.
于人 《奋斗》2006,(11):57-57
最近,笔者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听到群众议论:别看很多“正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太容易。可还是有的人家的孩子弄个文凭就能吃“皇粮”:吃“皇粮”的“旱涝保收”,都说是国家养着。可国家的钱不还是咱老百姓挣的?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很刺耳,但细想起来,还真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田茂军 《当代党员》2011,(12):38-39
——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化老百姓之怨,解老百姓之难。让老百姓觉得“草鞋干部”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6.
李海洋 《当代党员》2009,(12):29-29
密切联系群众,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帮助群众办实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百姓最讲实惠,最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干部把实事办成虚事的还真不少:一些地方公之于众的实事项目成了“作秀工程”、“形象工程”,甚至变成“豆腐渣工程”;一些干部图形式,赶时髦,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17.
刘福奎 《党课》2006,(7):59-59
最近,某乡党委换届,党委书记调走,当地许多老百姓说:“送他辆汽车都不多,他确实为百姓操透了心、出尽了力。”当然,老百姓并没有真买汽车送给他,买了送去这位乡党委书记也绝不会要。但是这反映了老百姓对这位乡党委书记的爱戴。与这位乡党委书记相比。有的干部调走,老百姓则拍手称快,说“早该走了”。从这话就能看出这位干部在任期间并没有给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和好事。  相似文献   

18.
“得”“德”之间曹敬宗为民公仆、当以"德"字为本,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而后自己也会有所"得"。故《礼记》有云:"德者,得也。"无德处事,一味信奉"厚黑之学",虽亦能有所得,然有德之"得"与无德之"得"是截然不同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  相似文献   

19.
季妍 《共产党人》2006,(8):23-23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再次提到“以艰苦奋斗为荣”,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境界,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2009年4月,习近平曾到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树,缅怀这位“县委书记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