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燕 《先锋队》2012,(33):36-37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当公职人员从事腐败或犯罪活动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其腐败的动机增加;当腐败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而当公职人员廉洁的收益比其成本或风险大得多时,他就具有廉洁的动机;当廉洁潜在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廉洁一生"。可见,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如果能使腐败成本超过腐败收益,就能有效地抑制公职人员进  相似文献   

2.
通过腐败能获取什么样的利益和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每位权力人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即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问题。腐败收益是指由于权力的不负责任的滥用而为权力人带来的非正当收益。它包括收受的贿赂、贪污所得的财产以及权力肆意运用带来的其它收益。腐败成本是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它包括进行腐败活动时行为人为此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和心理压力,以及腐败行为被揭露后所受的制裁、谴责等等。作为“经济人”,只有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人才会实施腐败行为。用公式表示为R>C,其中R表示腐…  相似文献   

3.
腐败有三个要素,即“腐败主体、腐败对象、腐败机会”。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腐败行为都不可能完成。开展反腐败斗争,就要针对这三要素,制定科学、管用、有效的预防和惩戒对策,而加大“腐败成本”就是良方之一。一、“腐败成本”的含义及分析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谋取一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叫成本。“腐败成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腐败行为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制裁和谴责,包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具体包括被查处的概率、法律处置程度、经济惩罚程度、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4.
腐败的微观机制:成本——收益决策树模型。“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动机很多,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和道德因素等。从腐败动机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将腐败分为两类: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行政腐败主要指的是公务员为了个人或其亲属谋取经济利益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而政治腐败指的是高层政府官员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考虑,为谋取个人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腐败行为。对公务员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主要解决的是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5.
腐败成本主要包括腐败行为人付出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受到的法律制裁和承受的道德谴责等等。任何一个腐败分子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都会对腐败收益与腐败成本进行权衡,做出抉择。腐败风险性越大,腐败行为越少,违法犯罪率越低;反之,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才能产生腐败动机,实施腐败行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必须通过一系列法治和德治的措施,增加腐败者需要支付的成本,不仅要算政治账,还应算经济账、法律账和道德账,从而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一、提高腐败风险成本,要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丢资本。支付政治成本,即腐败行…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大对腐败者的刑事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8.
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与反腐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敏  华阳标 《求实》2006,(9):45-47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腐败的产生与遏制,主要取决于腐败的成本收益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博奕。当腐败收益远远大于腐败成本时,寻租活动就猖獗,腐败就会滋生蔓延;当政府加大反腐力度,致使腐败收益等于或小于腐败成本时,腐败活动就会收敛,腐败现象就会得到遏制。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政府和社会的反腐败机制,使“漏网之鱼”越来越少,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声誉上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9.
由于权力的可交换性及其需求与供给的无弹性,决定了权力总是倾向腐败,从而形成一个公权与私利交换的市场可能。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分析,阐述了腐败产生的诱导性因素,并提出建立高薪养廉制度、建立监督体系、完善对腐败官员的惩罚性机制等加大打击腐败力度的经济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集体腐败是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生的现实原因是腐败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集体腐败的成员便会不择手段搞腐败。因此,必须强化对集体腐败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探讨和对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的比较,根据我国腐败行为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现状,提出以提高腐败成本的方式,来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构筑反腐防线。  相似文献   

12.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领域,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搞腐败也有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如果腐败者仅以微小的成本投入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并且被查处的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边腐边升”,“越腐越升”,就会诱使更多的人走向腐败深渊。只有不断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当“腐败成本”高于其收益时,才能真正使那些想涉足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一、必须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所谓腐败的直接成本,即实施腐败行为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有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紧靠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能任意开支国家的巨…  相似文献   

13.
腐败成本是指人们在权力与利益相交换时所作的投入 ,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腐败作为公权执掌者的非法谋利行为 ,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追逐和实现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 ,这是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一切腐败行为 ,无一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认真研究腐败成本的构成和提高腐败成本的途径 ,对惩治和扼制腐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从一般意义来说 ,腐败成本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名誉成本 ,是指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名誉代价 ,主要有政治声誉、道德声誉和个人声誉等 ;二是纪律和法律成本 ,是指腐败行为者…  相似文献   

14.
腐败成本主要包括腐败行为人付出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受到的法律制裁和承受的道德谴责等等。  相似文献   

15.
腐败引发的行政成本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成本与腐败有密切关系,腐败引发的行政成本包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家庭和社会生态成本。腐败引发行政成本的机理包含:政府行政权力行使中缺乏有效制约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经济转型诱发行政“寻租”导致行政成本的非常化,政府内部利益化与利益分化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政府和公共机构制度化的腐败导致行政成本的非正常化。从遏制腐败入手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必须从政府组织的层面着手,规范各级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从根本上界定公共管理职能,精兵简政,强化预算,依法行政,建立仿企业的高效政府。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难度·成本·出路铁路部20局余兴喜提起腐败,人们根容易把它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这也难怪,因为腐败现象确实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一生起来的。然而我们却要说,市场经济是治腐败的一剂良药。说腐败,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腐败。有人说,腐败「是指政府权力与...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预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立华  吴可望 《求实》2007,(9):77-78
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滋生蔓延既与诱因、机会和成本等密切相关,根本上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加强预防制度的建设,是防腐于未然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着力构建抑制腐败诱因、减少腐败机会、增大腐败成本的相关制度,堵塞腐败发生的制度漏洞,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3):10-10
近年来,在一些大案要案的腐败链条中,频现“权力掮客”身影。这些人有接近掌权者的独特优势,身份深受行贿、受贿双方的信任,极大降低了行贿受贿者的风险成本,为其开辟了一条相对封闭可靠的捷径。专家认为,“权力掮客”作为一种“权力暗箱”的衍生物,是我国腐败蔓延的重要推手,加上其增加了腐败的间接性、隐蔽性,也构成当前反腐败打击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9.
当官高风险     
《党课》2010,(22):47-47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官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而权力被错用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风险,已经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道难题。权力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权力嘭胀、腐败滋生而导致官员自我毁灭;另一种权力风险是指官员自身本来想做点事,  相似文献   

20.
不作为也是腐败人们早已注意了恶作为的腐败。例如,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受贿等等但是,对于不作为的腐败,人们似乎认识不足,或者没有当严重的腐败去整洁。所谓不作为的腐败,是指应做的不做,该办的不办,需要行动的而不行动,应该作为的而不作为一项又一项的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