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邓拓先生<中国救荒史>中的统计,我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59年的2165年间发生的5258次灾害中,水灾1037次,旱灾1035次,位列所有灾种的前两位.两大灾害中,较之重大水灾常造成瞬间爆发性破坏相比,重大旱灾则往往绵延数年,而且对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持久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8月7日,黄河洪水灾害应急救助演练在陕西省大荔县举行。本次演练是近年来第四次全国性的洪水灾害应急救助演练,演练过程是在实战背景下,主要突出救灾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扎实细致安排灾民生活的特色,即:在有限的时间内,紧张而有序地组织灾区群众搬迁到安全地带,同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围绕灾民所需,重点保证灾民的食、住、衣等问题,使灾民在安置地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尽量不受颠沛流离之苦。这次黄河洪水灾害救灾应急救助演练,既是对我们救灾应急机制的检测和考验,也是对我们整体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3.
邓安中 《中国减灾》1997,7(1):20-21
1概况冰雹是海东地区严重的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0年到1993年的14年间,平均每年有5万多公顷农田遭受雹灾,其中超过6.67万公顷的较大灾害有4次,平均减产粮食3000多万公斤。这既给灾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又给民政部门增加了救灾工作的难度。全地区加上其它灾害,几乎每年都要投放260多万元的救灾款物,安排灾民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湟源、乐都两县民政部门把救灾工作同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结合起来,并从1985年起,两县分别在多灾贫困地区的塔湾和中坝、桃红营、亲仁等乡45个村开办农作物雹灾保险…  相似文献   

4.
据邓拓先生《中国救荒史》中的统计,我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59年的2165年间发生的5258次灾害中,水灾1037次,旱灾1035次,位列所有灾种的前两位。两大灾害中,较  相似文献   

5.
11月6日,我国在重庆合川举行了山地灾害抢险救灾演练,这是建国50年来对山地灾害的第一次“实战演习”。虽然是老百姓与灾害管理部门进行的一场虚拟战斗,但它却拉开了全国山地灾害防灾、抢险全面起动的序幕,使紧急救灾预案制度的实施日益科学、完整,也使中国山地灾害的防治纳入了联合国“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日程中。今年以来我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开始向全面提高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扎实开展灾民的生活救助、系统规范灾害的管理程序的方向发展;我国救灾款使用开始突出保证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灾后建房,灾民生…  相似文献   

6.
鲍锋 《今日海南》2010,(11):16-21
这是一次60年不遇的特大水灾——一次强降雨持续时间之长极为少见;一次灾害过程降雨量之大极为少见;一次灾害中被淹、浸和围困的村庄、街道之多极为少见;一次灾害过程对省内市县影响面之大(90%的市县受影响)极为少见……——采访手记自9月30日开始,在20天时间里,一场60年不遇的连绵大雨席卷海南全岛,两次强降雨引发了汛情、洪涝、山体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入冬以来,南方不少地方遭受到罕见的冰雪灾害,有关部门及时下拨专项资金。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有效地解决了灾民生产生活困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民的关  相似文献   

9.
省民政厅关于「发放救济款工作中的体验与今后意见」的报告,对我省一年多来发放救济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其中提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尚属切实可行。现转发各地认真研究、贯彻执行。今年我省沿江滨湖部分地区又程度不同的遭受了水灾,另有少数地区则遭受了旱、虫、风、雹等自然灾害。目前寒冬已到,为了帮助灾民与非灾区社会贫困户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困难,省人民委员会最近已增拨各地救济款一百八十余万元。各级政府和工作干部必须发挥高度的关心人民疾苦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地把今冬明春救济工作做好。应结合建社、各种等中心工作,对灾民与社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迅速制定冬令救济计划,及时发放好救济款,切实防止贪污、挪用、积压、浪费救济款的现象发生。各地并应抓住冬令农间时机,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因人因地制宜大力组织领导灾民开展多种多样的副业生产,以增加灾民和农村社会贫困户的收入,充分发挥救济款扶助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海军 《中国减灾》2006,(12):30-31
今年汛期,郑州市多次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为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和有病能医,郑州市通过完善灾害预案、完善灾情信息管理体系、建立灾民救助制度、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做好倒房重建、加强督促检查等措施,全面提高救灾救济工作水平,为本地社会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0和2003年,云南省大姚县曾三次遭遇6级以上大地震,震中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大姚县民政局通过制定特重大自然救灾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安置灾民,科学合理规划恢复重建,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升了灾害救助能力,维护了灾区的稳定,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学生有学可上。  相似文献   

12.
赵飞 《中国减灾》2004,(12):47-49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侵袭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水、台风、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而在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中,灾民住房损失情况极为突出。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数据分析:突发性灾害发生的一般年份,灾民住房倒塌数量在300万间左右;大灾年倒塌数量在500万间以上;小灾年倒塌数量在200万间以下。受自然灾害地域特征、经济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有其特殊的复杂性。突发灾害频发和严重的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灾民家底薄,自救能力差,政府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中,灾民住房损失情况极为突出。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突发性灾害发生的一般年份,灾民住房倒塌数量在300万间左右;大灾年倒塌数量在500万间以上;小灾年倒塌数量在200万间以下。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已经成为各级民政部门灾后的重点工作。今年,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后。湖南、安徽、河南、广西等地迅速行动起来,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从1840年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其间因灾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灾即达124次。灾害发生的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增加,尤其在民国期间,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达16万余次,其中水灾、旱灾尤为严重,分别达7408次和5935次。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侵袭,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及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1992,2(1):3-6,10
今夏华东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作出了向国际社会呼吁紧急救灾援助和在国内广泛发动救灾捐赠的重大决策。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国际社会广泛参加的救灾捐赠活动迅速开展起来,高潮期长达五十余天,零星捐赠持续至今。自七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全国共接收境内外捐赠款物合23亿多元人民币(其中物资折款6.1亿多元),相当于国家正常年份灾民生活救济费的2.3倍。大多已集中分配到安徽、江苏、湖北、河南、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今年,全省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部分地区灾情十分严重,灾民生活相当困难。为了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灾民生活不出现问题,各级政府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现就做好今冬明春灾民基本生活救助工作通知如下:一、增强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灾民生活困难。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安排好灾民生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抓早、抓紧、抓好、抓实。把解决好当前灾民生活困难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要实事求是地核查灾情,了解群众的生活困难,制定详细的救助方案,并付诸实施,让灾民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各地要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受灾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7.
郑金彪  张玫 《传承》2010,(12):83-85
1906年至1908年期间,安徽水灾频仍,不过作为水灾救治主体的安徽政府,对此开展了诸如办理积谷、兴修水利、查灾平粜、筹款放赈等一系列较为有力的救治活动,对抗御水灾和减轻水灾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生活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06年至1908年期间,安徽水灾频仍,不过作为水灾救治主体的安徽政府,对此开展了诸如办理积谷、兴修水利、查灾平粜、筹款放赈等一系列较为有力的救治活动,对抗御水灾和减轻水灾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生活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1,(19):42-4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青海省民政厅积极采取各项救灾措施,保障了灾民的基本需求和灾区的生活稳定。回顾一年多的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全国许多地区发生水灾等严重自然灾害。为保障灾区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各级人民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救灾,其中加强对灾民的赈济是当时救灾渡荒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各级人民政府为赈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社会各界也捐输了大量钱物,从而使赈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