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此,结束了我国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始步入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经历了12个年头,终于使中国的灾害救助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0年9月1日开始实施了。然而,在它"怀胎8个月"的时候却经历了一场大灾难。  相似文献   

3.
<正>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此,结束了我国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始步入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10,(10):46-49
2010年9月1日,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从法律上肯定了灾害救助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工作原则、制度、方法,确立了灾害救助工作在国家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使灾害救助工作进入依法行政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8
据新华社7月14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广东民政》2010,(8):43-44
近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实施加快了我国灾害立法的进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民政部救灾司对《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进行了解读。本刊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10,(10):59-59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8月31日,民政部召开贯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新闻通气会,向与会记者介绍条例有关内容并回答提问。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建军等出席通气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9月1日,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从法律上肯定了灾害救助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工作原则、制度、方法,确立了灾害救助工作在国家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使灾害救助工作进入依法行政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条例》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的立法宗旨贯穿于救助准备、应急救助、过渡性安置、灾后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0,(9):8-11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个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我国自然灾害求助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李爱民 《中国减灾》2010,(10):60-60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日,安徽省宣城市民政局对《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个条例的出台有助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7月8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切实维护受灾人员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是我国灾害管理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新台阶。今年5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  相似文献   

14.
<正>《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8月31日,民政部召开贯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新闻通气会,向与会记者介绍条例有关内容并回答提问。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建军等出席通气会。条例共分七章三十五条,主要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原则、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7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积极应对当前和今后灾害严峻形势的法规,是一部承载着群众和民政干部期待的法规,是一部凝聚着各方智慧和汗水的法规。温家宝总理指出,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正逢其时,意义重大。《条例》最重要的是提出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原则,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7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三十五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从而结束了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印发实施《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预案依据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规文件编制,在征求38个成员单位和29个街镇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员单位"三定方案"和"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情景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安徽省结合近年来《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根据本省实际,稳步推进救灾政策创制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多部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2014年9月,安徽省民政厅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草案)的请示》(以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救助程序,即行政主体实施救助、行政相对人申请和获得救助的方式、步骤、过程、时限和顺序.在我国,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政策优惠和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但我国社会救助的法治化水平还不高,尚未出台《社会救助法》,除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按救助项目立法的行政法规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主要由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级政策性文件构成,其中各级政策性文件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实施加快了我国灾害立法的进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民政部救灾司对《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进行了解读,本刊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