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统一征地办公室(下文简称"征地办")和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动迁中心(下文简称"动迁中心")这两个正科级单位来说,刚刚到来的2013年显得非常难熬,甚至被当地官场视为名存实亡. 在过去的两年间,许昌市东城区拆迁领域60余人相继被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加上数人潜逃,东城区征地办"全军覆没",日常工作全面停顿;动迁中心也只剩下数名工作人员勉强维持.所有的涉案人员,以拆迁之名"团购"了许昌市东城区的拆迁事务,为自身谋取利益,贪污、受贿的涉案金额动辄数百上千万元. 在这场组团腐败中,负责拆迁的官员之间达成了彼此合作、互不干涉的"默契",而被拆迁的村民和负责拆迁的官员也携起手来,一反拆迁队和钉子户斗争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已由以新区开发为主逐步向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转变,因此房屋拆迁的纠纷已逐步增多。 从受理民事拆迁案件的起诉主体来看,大部分是拆迁人起诉被拆迁人的,也有部分是被拆迁人起诉拆迁人的。从这些案件纠纷的起因来看,一种情况是在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拆迁协议之后,被拆迁人仍不肯搬出的;另一种情况是当双方签约后被拆迁人认为吃  相似文献   

3.
大龄女子李小莉通过报纸上的征婚启事结识了离异的小学教师王兵后,以为自己迎来了一生的幸福。谁知,在确定她怀孕后,王兵突然对她冷淡下来,并设法摆脱她;在李小莉含泪生下孩子,向法院起诉,赢得孩子的抚养费后,王兵却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4.
一位母亲独自带着她的三个孩子来到大兴区人民法院. 从她的诉说中,法官了解到,她与一男子同居10年并育有三个子女,但对方一直推脱着未和她办理结婚登记.最近,那个男人开始无故不回家,对孩子不闻不问.她没有能力独立抚养孩子,无奈之下希望通过法律的公正裁判来保护自己和孩子,要求判令对方每月给付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之日.  相似文献   

5.
[文(令)号]法释[2005]9号[公布日期]2005·8·1[类别]程序法·民事诉讼[施行日期]2005·8·11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浙高法[2004]175号《关于双方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当事人就补偿安置争议向法院起诉,法院能否以民事案件受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拆迁人与被拆迁  相似文献   

6.
林之松 《检察风云》2012,(10):54-55
一对耄耋老人,半路走到一起,经历半个世纪风雨,成就金婚,却为了唣拆迁款,两年打了三场官司,最终起诉要求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拆迁款予以分割。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又该如何判?半路夫妻金婚情不敌巨额拆迁款,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4条规定:“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拆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被拆迁人是批准拆迁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同级人民法院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诉讼期间如拆迁人已给被拆迁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转用房的,不停止拆迁的执行。”《条例》所规定的行政程序、诉讼程序以及这两个程序的衔接比较复杂,特别是对第14条规定的拆迁主管部…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2004年8月19日,惠州市房产管理局向拆迁人惠州市公共事业管理局颁发了拆许字(2004)第4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准对惠州市河南岸南岸路与演达一路交汇处三角地带实施拆迁。2005年4月8日,拆迁人因与拆迁范围内的古松喜等5户被拆迁人达不成安置补偿协议,向房产局申请裁决。2005年4月25日,房产局作出行政裁决。被拆迁人不服,于2005年8月向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2005年11月9日法院以下三点理由撤销行政裁决和判令房产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作出裁决未对被拆迁房屋的用途作出认定;2、没有委托专家评估委员会进行鉴定;3、在终审法院未作出就被诉的拆迁许可证的判决结果之前作出行政裁决程序违法。  相似文献   

9.
蒋老板讲起做生意赚大钱的事,她也跟着大谈自己老公以前是开化工厂的,赚了上百万元,家中拆迁又分到两套住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的话被这位"蒋老板"和他的朋友记在了心上.  相似文献   

10.
她被“婆家”赶出了家门,和她一同被驱逐出去的,还有刚两个月大的女儿。从那以后,这个名叫柏立莎的24岁未婚女人,一边品尝爱情的苦酒,一边学着坚强地做一个母亲……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58次会议通过2005年8月1日法释[2005]9号公布自2005年8月11日起施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2004]175号《关于双方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当事人就补偿安置争议向法院起诉,法院能否以民事案件受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此复。  相似文献   

12.
房屋拆迁行政案件合法性审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生机勃勃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规模地拆迁城市旧区房屋是城市建设基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牵涉面广 ,涉及利益大 ,容易引发大量的拆迁纠纷。一、拆迁行政案件的特点拆迁行政案件主要是指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对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围绕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事宜作出的裁决不服 ,向法院起诉而形成的案件。拆迁人或被拆迁人不服拆迁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核发拆迁许可证、限期拆迁决定等行政行为而形成的案件 ,不属于本文论述的范围。拆迁行政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 )审理的对象是拆迁补偿安置裁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湖南省张家界市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起诉到法院的房屋拆迁案件逐渐增多。由于相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相对滞后,法官们普遍感到这类案件在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着一些法律适用上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张家界市两级法院在近年来审理的58件房屋拆迁诉讼案件和25件非诉申请法院强制拆迁案件进行了分析,并与市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部分案件当事人进行了座谈,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以期达到解决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规范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审判工作,并为将来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提出合理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暂缓起诉制度源于德、日,最早是基于犯罪数量增加与司法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设立、发展起来的.暂缓起诉是指对一些符合起诉条件的轻微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暂时不起诉,保留追诉权的诉讼制度.我国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已经有暂缓起诉的案例,但我国还未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本文阐述暂缓起诉制度的法理依据,以及从学界对暂缓起诉制度的质疑陈述了我国构建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房屋拆迁按照被拆迁土地用途不同,分为"公共利益"拆迁和"商业利益"拆迁,两者法律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政府作为土地所有权代表人,在该两种拆迁中的职权也因此不同。相关拆迁条例对政府职权只作了统一的概括性规定、而未加以区别对待。为确切界定政府定位和职权,有必要明确区分不同拆迁性质、对其各自法律关系进行梳理,解决立法在此问题上的缺陷。这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履行职责、有效解决城市房屋拆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哲 《法制与社会》2011,(23):57-58
城市拆迁中公益拆迁和商业拆迁未明确界定,居民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在法律上又未被提及,当下的评估体系也不合理完善,民众参与机制又没有建立,使得居民在城市化拆迁中极易受到损害,政府应重构合理的拆迁机制,保障拆迁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4条规定:“拆迁入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是按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受理?有观点认为,拆迁当事人对补偿安置达不成协议,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作出的裁决,是对平等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而居间做出的行政仲裁,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  相似文献   

18.
一笔55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款 1987年,17岁的孙兵辍学后到北京打工,并在北京办理了户口.1992年,孙兵和赵虹喜结连理.三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可惜,他们的幸福没有持续多久.由于感情不和,1998年,赵虹到法院起诉与孙兵离婚,女儿由赵虹抚养.当时,孙兵没有工作,经济十分困难,而赵虹内心深处仍然爱着孙兵,两人便在离婚数月后又生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9.
魏青 《公民与法治》2013,(20):36-36
近来,南京两个年幼的孩子被饿死的事件令人震惊,并引发社会热议。据报道,遭遇不幸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原是农民,拆迁后分到两套房子,他将其中一套卖掉,房款全用于吸毒。  相似文献   

20.
因自己经营的公司被要求强制拆迁,拆迁补偿协商未果,河南郑州中牟县企业主史国旗多次起诉。但诉讼请求要么被驳回,要么根本不被立案受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李小青说,"这种事就是立了案,法院也管不了","这种情况,是咱们中国的特色","你也体谅一下我们下级的难处"。法院要求体谅自己的难处,可是,谁又能体谅被拆迁者的难处?政府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