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北根据地是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统称,它由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经过多年艰苦战斗创建。陕甘游击队对西北红军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36年5月中旬,党中央为了推动驻扎在西北的东北军和西北军抗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奉命开始西征.除红1、红15军团外,还有红81师等部,统称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同志.我记得红1军团为左路军,向甘肃的曲子、环县一带攻击前进.红15军团为右路军,钳制和阻击盘踞在陕西“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和宁夏的敌军马鸿逵、马鸿宾部.出发前,我们连李指导员动员时,传达了上级确定的西征的三项任务:第一,扩大抗日根据地;第二,扩大红军部队;第三,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并强调说明,只有完成这三大任务,才能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才能有利于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蔡庆新 《湘潮》2006,(10):14-17
1936年的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的西北大会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团结统一、发展壮大,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对新中国的建立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会师来之不易,其间凝聚着红二方面军主要创建者之一任弼时的独特贡献与作用。他在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36年的红一、红二、红四3个方面军的西北大会9币,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团结统一、发展壮大,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对新中国的建立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会师来之不易。这其中,红二方面军主要创建者之一任弼时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实现胜利大会师。毛泽东挥笔疾书:“三军过后尽开颜”! 当我们翻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就会发现,示意红军长征路线的“红飘带”,两次从黔东划过:黔东,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是贺龙率领他与周逸群创建的红三军,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地方;是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从而孕育出红二方面军的地方。红二、六军团从这里出发,创建了更具影响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大转移在这里驻足,然后挥师西进、北上。  相似文献   

6.
正1936年2月下旬,鉴于敌军力量增多,红军在黔大毕继续活动形势不利,红二、红六军团决定放弃毕节县城,撤离黔西北,进行转移。2月27日,红军进入乌蒙山区,由于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反动武装围追堵截,红二、红六军团决定在乌蒙山区与敌军展开回旋战。从3月2日至29日,乌蒙山回旋战历时近一个月,红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在运动战中调动敌人、疲惫敌人,打击敌人,摆脱了强敌的围攻。乌蒙山回旋战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中的一次成功战例。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红四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20):46-46
红二、红六军团突围后,立即挥戈南下。28日,红军进占黔西南的盘县县城。至此,在乌蒙山辗转近1个月的回旋战胜利结束。 黔西北有了根据地1935年9月,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在湘西会合,调集130个团、30万兵力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面对严峻形势,红二、红六军团决定突围远征,向贵州实行战略转...  相似文献   

8.
正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懋功会师: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永坪会师: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甘泉会师:1935年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胜利会师。甘孜会师:1936年6、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9.
1935年秋,西北革命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左倾肃反,史称陕北肃反。中共北方代表和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通过不同途径得到西北革命根据地问题严重的报告,遂派遣朱理治、聂洪钧等赴西北解决问题,加强领导。依据上级有关肃反的决议,加上当地的某些领导人的配合,依靠刚刚开赴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肃反领导人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党政军领导的肃反运动。这次肃反造成了当时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严重危机,中共中央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后,迅速释放了被关押人员,从政治上对陕北肃反进行了定性,在组织上对肃反的某些领导者进行了处理,初步解决了陕北肃反的遗留问题,化解了根据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朱德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三大会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事关人民军队和革命事业发展的朱、毛部队井冈山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西北大会师的历史过程中,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和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三大会师的实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贵州抗日救国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长征在贵州期间帮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同政治派别、不同成分的一支抗日反蒋地方武装。 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转战到达贵州西部,建立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作战。与此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我在红一军团担任教育科长。  相似文献   

13.
董保存  王喆 《湘潮》2014,(7):34-38
大别山红旗不倒,高敬亭演绎战将传奇说起驻守西北要地宝鸡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就要说到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后的队伍坚持在鄂豫皖粉碎了敌人的4次疯狂"围剿"。1934年11月,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领导的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开始战略转移,红八十二师师长、鄂豫皖省委常委高敬亭临危受命,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和鄂豫皖省委。  相似文献   

14.
彭苏 《红岩春秋》2024,(4):56-61
<正>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离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进入贵州后,红二、六军团攻占黔西北黔西、大定、毕节三县,扩大队伍5000余人。其间,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白皮红心的国民党毕节专员红二、六军团离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经湖南中西部地区进入贵州东部。而后遵照中革军委电令迅速西进,渡过乌江,前往贵州西部毕节一带建立红色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曹县西北30公里,与东明、菏泽、定陶三县交界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那就是鲁西南革命斗争发源地,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和中心、现被列为山东省革命纪念重点保护单位的“红三村”。  相似文献   

16.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7.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入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平江保卫大队政委、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中共咏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湘鄂赣省苏维埃西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江渭清曾转战湘鄂赣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最西北边境线上,生长着一种红叶树,每当气候开始转冷时,它的树叶便红得似火。付华,一个普普通通的兵团军垦第二代职工,40多年生活工作在中哈界河旁的一八六团,辽远的边境线上,他和哨所、小屋、羊群以及他升起的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兵团精神的象征,仿佛那红叶树一样,深深扎根在祖国的西北边陲。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0,(17):F0003-F0003
望城县乔口镇扼望城西北门户,位于湘江之滨,洞庭湖边.有水面980公顷。境内离乔大道、乔朱线、东延线、团头湖公路、红南公路等交织成网.距县城仅18分钟车程。  相似文献   

20.
正徐海东(1900—1970),湖北大悟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黄陂县游击大队分队长、区委书记,红四军团长,红二十七军师长,红二十五军师长、副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红二十五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代书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十五军团军团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加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创建鄂豫陕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