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权力来源与运作 邓小平是以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名义主政瑞金的.他是怎样当上瑞金县委书记的,早已众所周知.1931年8月上旬,刚从上海来到瑞金的邓小平及同来的金维映,碰巧遇上也于此时到了瑞金的中共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以及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余泽鸿夫妇.他们为扭转当时因县委书记李添富乱捕滥杀“社会民主党反革命分子”而形成的危局,经商议推举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这样,瑞金便有一明一暗两个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邀请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回忆了邓小平的四个反腐故事,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是怎样重视反腐败斗争的。记者:小平同志不仅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对于反腐倡廉和纠风,一向非常重视。卢奇:对,80多年前在中央苏区,小平同志是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他得到群众的举报,查清了当时瑞金县委组织部部长陈景魁结交黑势力,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索要财物,  相似文献   

3.
冯都 《党史博览》2004,(8):45-47
1931年8月,邓小平奉党中央之命,从上海辗转来到江西中央苏区,在当时肃反扩大化的危难之际,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他勤勤恳恳,工作卓有成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杰出贡献。时隔40年后的197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瑞金。瑞金县的同志亲切地对他说:“您是我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这句话让邓小平感动不已。在他蒙冤遭受打击之时,老区人民还始终惦念着他。受命于危难之际1931年2月,红七军政委邓小平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王明等“左”倾中央领导人对邓小平不予理睬,半年不见他一面,不听他一次汇报。对于这种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郭兵主编的《红都瑞金》记载:1931年8月,中共赣东特委从宁都迁到瑞金后,谢唯俊(中共赣东特委书记)了解到李添富(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在全县大肃"社会民主党",并发现其中存在严重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制止,迅速扭转局面,以应对敌军可能对瑞金发起的进攻。此时,邓小平来到瑞金。苏区中央局巡视员霍步青对邓非常了解,在同谢唯俊等研究后,决定将乱肃"社会民主党"一事交给邓小平纠正。中共赣东特委委任邓小平为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并要金维映配合邓小平工作。霍步青何许人也?他为何推荐并与中共赣东特委共同决定由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从1931年8月由上海来到江西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红军总部从瑞金转移进行长征,共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在这3年多时间里,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央苏区的第一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出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在工作中,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自1931年8月从闽西苏区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时间。期间,他先后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第三作战分区政委、《红星报》主编等重要职务。在中央苏区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留下了他一串串闪光的脚印;在赣南老俵淳厚朴实的言谈中,传诵着当年“邓书记”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动人佳话。这里记述的,就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时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政清廉的几则风范故事。  相似文献   

7.
第三回毛泽东用兵如神邓小平主政瑞金且说红四军在闽赣边界分兵游击,群众发动起来了,一片一片的土地由"白色"变成了"红色",毛泽东信心百倍,春风得意.革命浪潮的蓬勃发展,惊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1930年8月5日,蒋介石密令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  相似文献   

8.
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做到顺应民心民意,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主政瑞金期间,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纠正肃反扩大化运动到开展土地运动,从发展经济到严惩腐败,实施了一系列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瑞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局面"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9.
又是风和日丽的初夏5月。已在瑞金县委书记岗位上干了10个月的邓小平,没有想到工作又会变动。中共江西省委决定他担任中共会昌县临时县委书记。省委书记李富春亲自找邓小平谈了很久,颇有些语重心长。他说:这个会昌,与瑞金一样地大,人口还要多些,东南两个面与闽、粤接壤,名副其实的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但革命斗争的基础远不如瑞金。见邓小平几分钟沉默本语,李富春补充说:勾临时县委搞不了多久,就要成立中心县委,把寻乌、安远统管起来,这等于小半个中央苏区了。”邓小平说话了;“我是考虑会昌位置这么重要,怕搞不好。”李富春笑…  相似文献   

10.
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要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做到顺应民心民意,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主政瑞金期间,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纠正肃反扩大化运动到开展土地运动,从发展经济到严惩腐败,实施了一系列顺民意得民心的举措,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瑞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局面“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1.
李树泉 《党建》2021,(1):65-66
1933年11月底,瑞金沙洲坝来了一位高高瘦瘦的青年人。此人身穿灰色旧式西装,脸色白里透黄,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书生气十足。很快,人们便对他熟悉起来。他是阮啸仙——肃贪战线的一把“铁算盘”,受群众欢迎的一位“铁包公”。当时,在中央苏区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阮啸仙,真过硬,审计肃贪是能人,群众见了哈哈笑,贪贼见到失了魂。”  相似文献   

12.
红星闪亮时值盛夏,赤日炎炎。正在山上垦荒的邓小平这天突然接到通知,要他收拾行装速去瑞金,前往红军总政治部报到.这显然是个喜讯,而邓小平并无那种欣喜若狂的激动。“不以物喜,不以巴悲”嘛!自从同意与金维映离婚后,他的思绪却平静多了。他坚信党最终能够了解他的每一个儿女。他所想到的是只要有机会,就得为党和苏维埃事业多做工作。瑞金沙洲坝红军总政治部,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见到晒得黑里透红的邓小平,兴奋而又动情地握住他的手,问候了几句,然后告诉他,中央决定让他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在2004年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笔者撰写《邓小平与红星报》一文时,意外地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在赣南》一书中发现一条十分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线索:邓小平在担任《红星报》主编时,曾经撰写过一篇通讯,报道闽西连城的“温坊战斗”。《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1931年夏,邓小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的瑞金,1933年夏,他被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不久便担任了《红星报》主编。当时,由邓小平担任主编的《红星报》经常报道闽西苏区红军的战斗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斗志。“温坊战斗”是1934年9月初,在朱德、聂荣臻等指挥下,中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久经考验,众望所归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这种历史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历史形成的,是由他政治生活沉浮的坎坷境遇铸就的,是由他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坚定忠诚和勋劳卓著的突出贡献决定的.1920年10月,刚满16岁的邓小平远离家乡和祖国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在武汉参加了著名的“八·七”会议.1929年底到次年初,他与张云逸等在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秋到1932年,他到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瑞金、会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作为实事求是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主政瑞金期间以实事求是的工作迅速稳定了瑞金苏维埃政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奠都瑞金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发展、壮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进一步证明邓小平就是一个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正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里,收藏有一枚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一枚红星奖章。说起这枚奖章的来历,确实有一段难忘的故事。1974年4月的一天,瑞金县泽覃公社泽覃大队的群众在开采石头时,发现了一枚银质红星奖章。经过考证,这不是普通的红星奖章,这是毛泽覃烈士留在瑞金红土地的唯一遗物,也是他被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二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1931年秋天,毛泽东与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几位领导人项英、朱德等转战来到瑞金,着手筹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事宜,同时检查地方工作。当时,邓小平是中共瑞金县委书记,领导一个十几万人口大县的工作。 邓小平是同年8月赶到瑞金的。当时的瑞金,正惨罹肃反扩大化之祸。原县委主要负责人为了肃清所谓的“社会民主党”,在全县范围内大搞  相似文献   

18.
刘高平 《湘潮》2004,(5):4-8
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全县混乱局面迅速改观1931年8月间,邓小平从上海来到苏区瑞金。瑞金位于闽赣边界。相传1000多年前,这里盛产黄金,古时候有“人以金为瑞”的说法,人们便给这地方取名——瑞金。然而邓小平抵达之际,瑞金非但没有给人企盼的祥瑞景气,却处处充满着恐怖、混  相似文献   

19.
宋明晏 《前线》2014,(8):44-45
<正>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过这样一番话:"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邓小平之所以讲这番话有着深刻的背景,此时"文革"刚刚结束,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邓小平认为领导干部去倾听民众的声音,是和广大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思想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纠正错误,真正维护群众利益。1931年8月,邓小平接任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县委书记后,对该县肃清"社会民主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该县原主要领导人李添富、谢在权汇报说,瑞金县肃清"社会民主党"工作成绩很大,已肃清出2000多"社会民主党"分子,并将一些"社会民主党"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曾在江西中央苏区担任过近两年的县委书记。在瑞金时期的县政工作中,他受命履任,决断果敢,使得县域社会的局面大为改观;在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期间,尽管自称"未能打开局面",但实际上仍然在种种历史条件限制下做到了"有所作为"。邓小平署理县政工作期间,面临着繁重而复杂的局面,但是他以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不仅推动了县域社会各项工作的展开,而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人们所熟知和认可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