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44)
10月30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纪念峰会,是我国今年三大多边外交活动之一,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同期举行。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国首脑齐聚南宁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而南宁也因此成为我国一次接待国家领导人人数最多的三大城市之一。中国与东盟为什么会选择在南宁举办这一必将载入史册的历史性盛会?  相似文献   

2.
正一、广西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经验新经验一:中央战略地方化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外交、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和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南宁渠道",积极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把中央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8,(42)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迎来5周岁生日。这是一串喜人的数字:自2004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前四届博览会共有20位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累计设展位12868个,参展企业7413家,参展商和采购商8.2万名,贸易成交额49.2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222.6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2203亿元人民币,大大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8,(46)
火红金秋,硕果飘香,绿城南宁,朱槿花艳。10月25日,为期4天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其永久举办地南宁落下帷幕。盛会、机会、互惠。4天来,本届博览会将金桥飞架,五载同心这一主题词演绎得淋漓尽致。友谊、合作、发展、繁荣。5年来,承载着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命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用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阐释:10+1>11,这一不等式的巨大魅力。短短4天时间,本届博览会举办了31场投资推介活动,博览会共签订国内外合作项目352个,总投资额11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额63.6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4%。国内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42)
<正> 年年商机无限,岁岁精彩有约。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如期在永久举办地南宁举行。这是随着年初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后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相似文献   

6.
杜新  李嘉 《瞭望》2003,(48)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今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由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这对于广西南宁来说,是巨大的契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2)
2016年9月,中国相继在杭州和南宁举办了G20领导人峰会和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背景下,这两个以中国为主场的国际盛会,将国际关系新理念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前者表现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后者表现为"周边外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总布局。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6,(48)
10月底至11月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期在广西南宁举行。三大“盛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史新的里程碑。“三会”是成功的盛会,得到各方普遍赞誉。与会领导人对“三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内嘉宾盛赞“三会”办出了高水平,参加博览会的客商也认为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和各项服务一年比一年好。  相似文献   

9.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蕴涵着政治、经济、文化多重深意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展现和反映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在经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辉煌时刻之后,虽然政界、商界和承办方广西对即将于今年10月19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拥有不同的期待,却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对于推动亚洲经贸合作和地区共同发展相同的愿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3日到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幕,本届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共同主办的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题的盛会。 “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的宗旨,使本次盛会成为亚洲发展的一个崭新开端。东亚、东南亚的合作开创了整个亚洲范围内最有活力、前景最好的合作进程,2010年前全面建成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最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为提高亚洲各国应对全球化挑战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使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明显提高。这组数字,充分折射出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前景:2004年,广西合同引进区外境内资金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36%,实际到位资金250亿元,同比增长1.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同比增长34%。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窗口,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把中国-东盟“10 1”这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管浩 《党政论坛》2013,(24):41-41
10月26-27日,在,一西南宁举办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官员和学者表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贸、文化合作都已步入“深化区”,两岸间的对话之路正在延伸。  相似文献   

14.
袁元 《瞭望》2006,(44)
目前的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这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自贸区的进程。2004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吴迪先 《团结》2013,(2):70-72
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万众瞩目。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一起出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签字和揭牌仪式.并共同打开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牌匾盒门、祝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16.
李耀华  安钧洳 《学理论》2012,(24):13-14
自2009年"无暇号"事件以来",南海问题"一度升温。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均是东盟成员国,争端势必会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产生影响。同时美、日、印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也会对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产生间接影响。但我们应看到中国与东盟这些年形成的良好合作局面,以及东盟自身的一些因素对"南海争端"给双方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总体来看",南海争端"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与东盟继续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已初显成效,但仍受到“合作机制不健全”、“交通瓶颈凸显”、“语言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专家呼吁,我国应从交通建设、旅游机制、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对接东盟,打造长效合作机制,将旅游业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经济合作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进程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但目前泛珠三角与东盟的合作面临许多障碍,在竞争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背景下,泛珠三角区域要积极调整对东盟的经济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6,(43)
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两廊一圈”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南贵昆区域合作……美丽的壮乡首府——中国绿城南宁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多区域合作。眼下,南宁广大干部群众正全面踏上多区域合作的新征程,朝着开放、发展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目标迈进。全面融入“M”型区域合作广西处在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而南宁市则是这个交汇点的核心,是多区域合作地缘经济的中心。在不久前结束  相似文献   

20.
谢俊才 《学理论》2009,(19):31-33
从三角关系视角探讨中国、东盟、日本三者间的关系互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盟。三角关系大致朝着良性方向互动,这对强化“10+3”、“10+1”合作机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