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健全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机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建设政绩的考核,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指出:“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各级党委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各级党委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衡量与评价,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些活动成果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才能够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是天然的,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建设实绩是干部政绩考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领导干部工作政绩,不仅要看其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同时也要看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实绩考核,致使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为了推动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准确、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绩,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岩 《求贤》2006,(1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本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的干部管理原则,去年底我们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岗位职务考核的探索。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岗位职务考核,就是按照岗位职务,即“职能”、“职事”(任务)、“责任”的标准进行考核。“职能”考核就是考核任职期间(或年度)职能发挥情况,看是否尽职;任务考核就是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看实绩大小;责任考核就是考核负责程度,看是否尽责。一、实行岗位职务考核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曾宪章  陈强 《理论学刊》2002,(5):112-113
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选拔干部 ,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 ,坚持任人唯贤 ,反对任人唯亲 ,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规定 :“对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拥护的干部 ,要委以重任。”这就告诉我们 ,一个人该不该提拔任用 ,要看人民是不是“公认” ,看他有没有“政绩…  相似文献   

12.
执政成本:执政理论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目前情况下执政成本问题是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既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更是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省直机关是全省的领导机关,肩负着为省委、省政府服务和为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大责任,更应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合格领导者,成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大同市委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入手,注重发挥地方党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思考之三:建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干部实绩考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性很强,组织实施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建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必须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注意研究总结考核工作的一般规律,找出最佳途径,探索最科学的方法。从近几年的考核工作实践看,要建立科学严密、运作规范、简便易行的考核机制,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特别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执政本领,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八大执政本领之首,其意义极为深远。学习本领既是执政本领之一,又是增强所有本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校院级组织在学校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发展举措,需要靠院级领导班子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院级领导体制,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院级领导班子领导能力,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等学校院级单位党组…  相似文献   

20.
评价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建设实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荣武精神文明建设实绩是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干部精神文明实绩的考核,公正、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