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目前正处于从军人执政向民选政府过渡时期。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却越来越严重。宗教冲突首先是在缅甸西部若开地区爆发,然后扩大到缅甸的其他地方。众所周知,缅甸是一个佛教为主的国家,穆斯林仅仅是少数。而且,一般认为,缅甸国内的穆斯林是东南亚地区最不激进的群体之一,而佛教教义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和平与非暴力。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缅甸佛教徒与穆斯林的暴力冲突?笔者认为英国殖民统治政策造成的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是缅甸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日益高涨的佛教民族主义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段立生 《东南亚研究》2001,(4):54-61,67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呼 ,全国人口的 95 %以上信仰佛教 ,全国共有佛寺 32 ,0 0 0所 ,僧侣 30万人。泰国宪法规定 :“泰国国王 ,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 ,才可以登基为王。”佛教在泰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 ,不了解佛教 ,便不能真正了解泰国。笔者利用在泰国任教的机会 ,跑遍泰国 73府 ,考察了重要的文物遗址 ,再参阅、参证中、泰文史籍 ,为各历史时期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和发展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尽管世居穆斯林的人口比例相当高,尽管今日的车臣等穆斯林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俄罗斯人却很少提及伊斯兰教文明,在俄罗斯人的认知中缺少穆斯林的概念,穆斯林并没有很重要的地位,更没有成为文明冲突的一方。在俄罗斯学者的笔下,穆斯林只有“鞑靼人”、“山民”和“吉尔吉斯人”。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穆斯林文化是落后的,习俗是古旧的,是终将被东正教或工业文明取代的。这种对穆斯林认知中存在的缺陷也是俄罗斯棘手的民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将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东南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婆罗门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曾经在东南亚盛行一时,东南亚国家在独立以后,一些国家内部的宗教冲突一直连续不断,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泰国南部地区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间的冲突;70、80年代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和9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的激烈动荡,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到9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阐释产生冲突的历史渊源,并从制度的角度观察精神世界的冲突.笔者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宗教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制度层面的失误.因此,解决宗教冲突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精神层面的因素,解决宗教冲突的外部原因比解决宗教的内部原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据1960年的调查,83.8%的菲律宾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将近6%的居民信奉新教,5.2%的人自认为是所谓独立教的信徒,4.9%为穆斯林,1%为“伊格列西亚”耶稣教徒,0.1%为佛教徒。据调查资料,2.1%的居民(他们大多是山地民族)信仰万物有灵论。  相似文献   

6.
佛教大国的穆斯林陈开明泰国是一个佛教大国。在大多数人眼里,泰国使人联想到的是穿番红花袍的和尚,寺庙大钟和佛塔佛像。然而实际上与佛教并存的还有另一个不同的宗教———伊斯兰教。泰国有2300多座清真寺,其中100多座建在曼谷。几世纪以来,泰国的伊斯兰教一...  相似文献   

7.
缅甸罗兴迦人问题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罗兴迦人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复杂的历史背景,引起世人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就国际上存在争议的罗兴迦人身份问题、若开穆斯林与佛教徒的历史纷争以及罗兴迦人的发展脉络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8.
“人妖”──泰国奇妙一绝美艺素有“微笑的国度”、“东方威尼斯”和“东方夏威夷”称誉的泰国及其首都曼谷和著名海滨旅游城市帕塔雅,近年来已成为外国旅游者最多的国家与大都市之一。凡去泰国旅游,不可不看一下“人妖”表演。它别开生面,引人瞩目,独树一帜,堪称一...  相似文献   

9.
泰国的局势     
研究在泰国投资机会的某美国商人,最近对美国驻曼谷大使馆进行了一次不安的访问。他提出了这个国家长远前途的问题。“这是他们都提出的问题,”大使馆的一位官员说,即“泰国是一张使人忧虑的多米诺骨牌吗?” 艾森豪威尔总统也许是第一个使用这个小  相似文献   

10.
泰南自1909年签定《英暹条约》归入泰国版图以来,马来穆斯林的分离运动就此起彼伏、经久不衰,成为困扰泰国历届政府的不靖问题。“9.11”事件的发生,使这一长期并未休眠的火山再度喷发,且火焰呈越烧越烈之势,其影响不仅波及泰国国内,还远远地扩散到了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分析泰国南部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内在原因,并就泰南地区如何走出民族整合困境提出若干见解。泰南马来穆斯林社会的失衡状态表现为政治精英的缺失和伊斯兰教的政治化倾向。从表面上来看,泰国政府通过实施教育促进计划成功地实现了伊斯兰传统教育机构——波诺的现代转型,然而事实证明,教育改革政策并没有加强马来穆斯林的国家认同,而是导致了相反的结果。因此,泰国只有尊重马来穆斯林的文化传统,恢复马来穆斯林社会结构的内在平衡和提供多样化的制度选择,才有可能走出民族整合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也论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东南亚研究》2001,(1):25-28,32
柬埔寨问题产生后 ,印支政策是泰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差猜上台后实施的“战场变商场”政策因其变化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政策既反映了泰国政治变迁 ,又表现出泰国外交政策的继承性 ,同时亦展现了泰国的地区雄心。实质上 ,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是“双轨政策” ,即“一轨”为“战场变商场”政策 ,另“一轨”是 :以外长西提为首的泰国外交部实施 (与东盟集体政策一致 )的政策。双轨政策实质上反映了泰国国家利益 (远期与近期 )的分歧与协调及国家利益与东盟地区利益的分歧与协调。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7.54亿,绝大多数集中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北非。有穆斯林团体的国家达120多个,其中35个国家的穆斯林在该国人口中占多数。28个国家(埃及、科威特、伊朗等)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其中一些国家(伊朗、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的国名还含有“伊斯兰”的字样。 亚洲集中了5.1亿穆斯林,即占全世界穆斯林人中的67.7%(为亚洲人口的20.7%)。在亚洲穆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人口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们只要取出一张任何面值的泰国纸币,就会看到现任泰国政府财政部部长松迈·云达军手签的泰文名字。松迈就是目前泰国政界赫赫有名的华裔“云氏”家族人。“云氏”家族人的名字出现在泰国的钞票上,并非仅他一人,在他之前的1946年,还有一位“云氏”家族人。因这位华裔已受泰王封爵为“拍耶西维讪哇扎”(拍耶相当于“侯  相似文献   

16.
A.窩德尔曾任美国駐泰国外交人員多年。他写这篇文章时企图“客观”地报导泰国近几年来的外資活动情形,但这里却暴露了不少关于資本主义国家对泰国的經济侵略,以及泰国統治者如何勾結外国資本家出卖自己国家民族利益的資料,可供研究資本主义渗入泰国經济領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时期,国内新闻界和学术界颇有一阵“泰国热”,认为泰国已经“成龙”或即将“成龙”。当然也有不同看法。其实,泰国人自己就有异议。前不久,泰国一位老学者在广东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泰国“成龙”热盖由新闻界吹起来的。去年,泰国学者瓦拉帕·多塔纳甲盛博士就比曾为《沙炎叻报》特刊撰文,提出比较客观的看法。他认为:  相似文献   

18.
2017年8月25日,缅甸若开罗兴伽救世军与军警发生了进入21世纪以后最激烈的冲突。这轮罗兴伽人危机是宗教与族群冲突危机、安全危机、难民危机、内政危机和外交危机的综合体,引发缅甸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内外重重压力,民盟政府和军方多管齐下,打击若开罗兴伽救世军,维护稳定,重视解决若开邦难民安置、冲突后重建与发展问题。此轮危机原因复杂:若开邦的罗兴伽人穆斯林与若开族佛教徒历史积怨颇深;当地发展落后,争夺有限资源导致双方利益冲突激化;若开罗兴伽救世军军事和组织能力较强;政治转型导致社会高度自由化,网络发展迅速,加剧极端言行的传播扩散;政府在解决罗兴伽人问题上收效甚微;西方强力干涉缅甸内政,导致缅甸限制国际机构对若开邦开展援助,加剧人道主义危机。罗兴伽人危机是持续恶化,还是朝着解决的方向好转,取决于缅甸政府、军方、佛教徒、穆斯林等国内各方力量能否良性互动,取决于缅甸能否与国际社会开展良好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在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前,必须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发展工业。在50年代,泰国工业不仅势单力薄,而且门类单一,当时主要只有两类工业,一是采矿业,二是农产品粗加工。1961年,在实施工业发展战略以后,泰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初期由于发展战略失衡,工业化的成效不大。到了80年代,泰国受到高油价、高利率、发达国家贸易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以来,在一系列恐怖袭击之后,“伊斯兰恐惧症”在法国不断泛化、外溢,穆斯林群体和主流社会陷入双重困境。穆斯林群体生活更为艰难,对世俗社会的认同每况愈下;而法国政府在穆斯林问题上也面临两难境地。“恐伊症”或者说法国的穆斯林问题,反映和折射的是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整体性问题和挑战,亟须整体性的认知和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法国穆斯林移民群体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移民融入模式的困境以及所谓两个“平行世界”的不平等,尤其是政治资源上的不平等,构成了法国“恐伊症”的重要根源。而化解现实存在的社会群体间政治经济差异及不平等,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富有希望的法国社会,才是解决法国穆斯林问题的正道。法国的“恐伊症”是欧洲穆斯林问题的一个缩影,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学理价值,更呈现出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