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商标淡化是指冲淡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削弱驰名商标与其所表彰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降低商标所承载的信誉的一种新兴商标侵权行为。作为侵害驰名商标的重要形式,淡化行为的出现使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分析淡化行为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目前急待加强的商标保护的若干对策和构想。  相似文献   

2.
王克先 《法治研究》2006,(12):56-57
一、驰名商标概述 驰名商标也称知名商标或者周知商标,通常是指那些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并且有较强竞争力的商标。驰名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重要识别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凝结着科技知识含量,是先进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一驰名商标是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的、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与普通的商标相比,驰名商标往往代表着更高的质量或服务,包含了商标所有人更多的投入和商誉,也更经常地受到其他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假冒仿靠。对于这种企业的宝贵无形财产,世界各主要国家均提供特殊的、优于普通商标的法律保护。我国2001年《商标法》明确了与现有国际规则相一致的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即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不得注册或使用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不得注册或使用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事实上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是比较全面的,除了《商标法》明确禁止以"复制、摹仿或者翻译"等方式注册或使用驰名商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个在德国就相同或类似商品注册的商标是复制了在中国在先注册的驰名商标,按照德国的法律则该注册商标可以被撤销.然而,若是该注册商标还涉及某一类服务,而该驰名商标并不涉及在该类服务上的使用,这时应该如何处理?依据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的判决,一个未在德国注册的中国驰名商标并不能获得跨类保护.我国驰名商标要想就跨类商品或服务在国外获得保护,必须坚持注册在先,并使自己的商标在当地享有声誉.  相似文献   

5.
【裁判要旨】1.人民法院在审判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中,对涉案商标是否属于驰名商标作出认定,属对案件基本事实的认定,并非确定特定的民事权利,既不受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限制,也不能径行判决涉案商标为驰名商标。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属于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3.商标和企业字号虽然在性质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同属于标志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作用。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登记为自己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混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商标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注册商标所有人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6.
防止驰名商标异化:司法解释的制度设计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异化是一些企业在驰名商标认定的目标、路径和结果上,采取各种行动和策略来背离或偏离驰名商标立法目的或权利本质的现象.司法解释为了防止驰名商标异化,进行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但只能在防止围绕认定路径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上发挥有限作用,而且有进一步刺激驰名商标异化的可能性.在适用相关司法解释时,应当将市场声誉列为驰名商标认定必须考虑的因素,从商标与商品两个方面对商标驰名进行举证,从而保证驰名商标认定符合法律的本意.  相似文献   

7.
商标不仅在于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便于消费者选购各种品牌的产品,而且商标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企业精神的体现、企业信誉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与普通商标不同,它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四个方面特殊保护:一、一般商标注册后才能受到《商标法》保护,但是,一旦被商标主管机关认定为驰名商标,即使不注册也受《商标法》保护。二、对一般商标的保护,只是要求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不得出现与之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驰名商标,即使是其他类别的商品商标,也不能与之相同或近似,如"同仁堂"商标已被我国商标机关认定为驰名商标,其他人不能在药品上使用这个商标,就是  相似文献   

9.
驰名商标,走出国门去——试论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崇尚品牌的现代社会里,知名度往往与一个企业的销售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众多国际驰名商标的商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之际,我国的企业是否也应当好好反思一下,学习国外和国内知名企业创立驰名商标的经验,积极打响本企业商标的知名度,使中国创造出更多的驰名海内外的商标。  相似文献   

10.
驰名商标不仅仅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专用标记,而且成为其所有人宝贵的无形财产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商标的合理保护将关系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对其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增强,国际上和国内都制定了有关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商标淡化是冲淡驰名商标与其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削弱驰名商标识别性和显著性的行为。商标淡化有三种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法律属性,危害极大。须从立法和实践两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角     
■国内简讯今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驰名商标197件日前,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07年截至到目前,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已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197件,其中包括商品商标183件,服务商标14件。新认定的驰名商标中有一大批为消费者或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商标。例如,"新华书店"、"复旦大学(复旦)"、"英语周报"等文化教育产业的商标,以及"张一元"(茶叶)、"德州"(扒鸡)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商标。  相似文献   

13.
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驰名商标的立法思考蔡宝刚一、驰名商标亟待立法保护商标本是识别商品的标记,但普通商标一旦成为驰名商标(Wel—Knowtrademark,俗称名牌),便具有了识别与财产的双重价值,成为竞争的财富和象征。如1994年“可口可乐”商标被估值为359.5...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悉.2007年截至到目前,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已在商标管理案件、商标异议案件和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驰名商标197件,其中包括商品商标183件,服务商标14件。新认定的驰名商标中有一大批为消费者或相关公众耳熟能详的商标。例如,“新华书店”、“复旦大学(复旦)”、“英语周报”等文化教育产业的商标,以及“张一元”(茶叶)、“德州”(扒鸡)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商标。  相似文献   

15.
一、驰名商标的法律特征 (一)该商标经长期使用,为相关公众所熟知。 一个商标成为驰名商标,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使用,以便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并且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如英国《商标法》规定:“必须是使用了7年以上的商标,方有可能入围参与驰名商标的评选。”而相关公众,应包括该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 (二)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优异稳定,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具有较强的认知功能,能够产生“认牌购物”的效应,能给驰名商标所有人带来巨大…  相似文献   

16.
问题92 商标法的协调第一个问题与在先权利抵触(一)第三方可以援引哪种在先权利以阻止商标的注册?A、较早的商标权利1.可援引对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或服务已有一个相同或十分近似的商标被注册或被申请么?2.可援引对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或服务已有一个相同或十分近似的驰名商标被使用么?3.可援引已有一个相同或十分近似的高信誉(著名)商标么?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的法学家们和法官们首先将“淡化”(dilution)这一概念引入法学,将以别人的驰名商标使用于与该商标标示的商品既不相同也不相类似、也完全没有可能引起误认和混淆的商品上,从而冲淡驰名商标作为识别标志的作用的现象称作“淡化”侵权行为,并确认淡化行为的本质是使商标失去使用识别是谁的商品的作用,即打击商标的广告宣传作用。之后为美国的一些州立法所继承,诸如伊利诺依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等州的商标法中都有防止淡化的条款(anti-dilution statute)。例如,马萨诸塞州《商标法》规定:“在可能损害营业名声(business reputation)或使商号或商标的识别作用(distinctive qualify)淡化情况下,即使当事人之  相似文献   

18.
驰名商标的间接侵害及法律控制蔡宝刚商标本是识别商品的标记,可商标一旦驰名便具有了识别和财产的双重价值,成为竞争者的财富和象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驰名商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也充分认识到了驰名商标的巨大作用,正广泛倡...  相似文献   

19.
现场     
<正>"海康威视"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本刊讯近日获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发的商评驰字[2015]8号《关于认定浙江金科过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22件商标为驰名商标的通报》,认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9类摄像机商品上的"海康威视"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此次  相似文献   

20.
杨阳 《法制与社会》2011,(33):31-32
商标注册通过审查后,由于商标权人长期使用和广泛宣传,从而使得自身商标广为人知,成为了知名或驰名商标,为商标权人带来丰厚的利益。但也正因为此,市场上往往随之就会出现许多他人将与其相同或相近的商标使用在自身商品服务上从而给消费者造成混淆的现象,这给商标权人自.身的商品服务以及知名或驰名商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更好有效地保护商品和服务,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日本在这方面规定了防护商标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将会对该制度进行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