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上工会"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会工作相嫁接生成的全新数字化工作平台,具备系统性、互动性、虚拟性、创新性等特质。建设"网上工会",能使高校工会真正成为功能完善的服务平台、教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高校党委可靠的桥梁纽带和与时俱进的群团组织。要处理好"网上工会"与实体工会、技术与管理等关系问题,善于运用"网上工会",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不断开创高校工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的功能,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要求。建设企业是全体职工的事业,企业工会肩负着庄严使命。企业工会组织要强"三性"、去"四化",着力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群众的功能,充分展现新形象新作为,更好地发挥联系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共早期为有效加强对工人的政治动员与组织训练,决定通过工会等群团组织对广大工人进行系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常识教育、作风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教育。在职工教育过程中,中共早期工会既突出中共主导地位又尊重工人主体地位、既着眼政治革命又立足社会建设,因而以安源工人俱乐部等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工会的职工教育成果十分丰硕,职工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道德水准及职业情操等均得到显著提高,这就为中共早期培养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中共早期工会在职工教育中的巨大成就说明:工会等群团组织始终是中共动员、教育群众的重要载体,其在拱卫中共政党安全及增强中共的群众组织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工会等群团组织应继续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行动是国家战略。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包括工会在内的群团组织要进一步提高网上工作水平,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要求。工会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加快工会网络建设,建立云端平台,用互联网来完善工会的生态圈,通过网络使工会内部各级组织与机构互联互通,把亿万职工"连接"在一起,挖掘"工会大数据",共享信息资源和财富。在万物互联、共享共赢的时代,组织动员职工是中国工会的优势,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重构互联网+工会业务流程势在必行。互联网精神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有可为。工会干部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提前谋划、主动创新,方能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5.
工会作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群团组织,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脱离群众,其群团作用难以发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资冲突事件的增多,工会改革势在必行。珠海创建的首家"工友驿站"—新加坡花园站,是珠海工会去行政化所采取的重要改革举措,即以社会组织作为工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思路,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建立"工会+社工+义工"的"三工"联动模式,为职工提供维权、帮扶救助、就业介绍、幼托等一系列服务,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人一种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会作为 党的重要群团组织,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应积极 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工会作为党的群团组织,应更加注重推进和诣劳动关系建设,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 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各级工会组织有必要行动起来,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做出积极的贡献。经济社 会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求工会工作必须加强法治化建设。面对新挑战,基层工会要 以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主动寻求破解现实挑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田耕 《中国工运》2021,(1):66-6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廷桥 《工友》2008,(9):59-59
堵路事件发生之后,市委决定,暂缓峡洲纺织厂的改制,转而抓元旦、春节期间的送温暖工作。每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以及各部门、各群团组织的领导和上级领导都要进行走访慰问活动。工会要对困难职工情况进行全  相似文献   

9.
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本研究以工会组织为例分析指出,群团组织参与社 会建设有利于发挥党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的统领作用,有利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理念,有利于贯彻依 法治国方略、提高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 补充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维权和化解矛盾中发挥协商协调作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基于此,研 究建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强化维权服务职责,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加快智慧工会建设,创新参与方式;努力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牢牢把握住工会参与的底线;加强基层工会 建设,壮大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0.
增强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更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从而更能取得实效.增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做到"五个融入",即在学校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民主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建"家"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从劳动派遣三方关系看雇主的责任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派遣制度自在我国出现以后迅速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法律理论和立法的空白,随着《劳动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使劳动派遣在我国有法可依,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只要理清劳动派遣中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关系,相关的责任分配则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14.
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的民主权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工会十三大会议精神要求,全面促进职工民主参与,寻求"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让二者互为促进、融合共生的方法和机制,从而探索、构建"职工代表参与"和"职工自主参与"相结合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哲学基础是系统整体论 ,其直接原因则是学科的分化。学科的分化 ,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具体领域的认识 ,但同时它反映到高等学校的课程里 ,导致了科目增多 ,课程与社会要求的分离和课程与学习者的分离。这种弊端呼唤新的课程理念的建立 ,而课程综合化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形势下 ,必须从工人阶级自身的特殊性、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工人阶级队伍构成的变化、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正确认识和判断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