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期,高技能人才对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技能人才概念、类型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对策经验。  相似文献   

2.
陈杰 《中国工运》2006,(8):46-47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就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搞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抓好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4,(2):25-27
劳模高技能传承工作室是指以在技术研发、专业技能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为负责人,以本企业、本行业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为主要成员,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职工素质为目的,围绕生产经营、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高技能传承活动的职工团队。为推进劳模高技能传承工作室的培育和创建,去年,长春市总工会重工机电工委对全市重工机电系统劳模高技能传承工作室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振兴产业、人才强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选拔高技能人才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技能,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云铜集团党政高度重视,工会全力推动,职工技能竞赛如火如荼,赛出了成果、赛出了经验、赛出了人才,促进了职工技能竞赛全面深入广泛开展。其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邹开强 《重庆工运》2006,(11):43-43
日前.重煤集团松藻煤电公司一年一度的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据悉,今年该公司再次强化奖励措施,重奖一线高技能人才。该公司规定,凡被聘为高级工、技师,具有某种专业特长和高超技能并取得较好业绩的操作员工,都有机会享受每年8000-12000元的高技能人才津贴、补贴。  相似文献   

6.
刘伟 《时代风采》2013,(11):26-26
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振兴产业、人才强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选拔高技能人才和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技能,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云铜集团党政高度重视,工会全力推动,职工技能竞赛如火如荼,赛出了成果、赛出了经验、赛出了人才,促进了职工技能竞赛全面深入广泛开展。其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7,(1):F0002-F0002
2001年4月成立的仙桃职业学院,是一所兼有文、理、法、医等多学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高职院院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和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6年来,学校以“坚持办学特色,培养实用人才”为己任,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北京市高技能人才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目前北京高 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工会,提出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 T 型机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即理想路径——从横向上完善职业培训与企业管理的要素,现实路径——从纵向上工会以外部平台的形态介入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从“参与”、“支持”和“激励”三个层次开展工作,最终共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完 整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市场竞争已从资本、设备、技术竞争转向了人力资源的竞争,高技能蓝领人才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由于传统观念、社会偏见以及地位待遇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素质较低,高技能人才奇缺。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地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正>3月,研究所承接市政协社法委"北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调研课题启动。课题将结合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未来产业链建设方向,从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人才培训模式、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诸方面深入调研。市政协工会界委员将全程参加调研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