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民生科技是山东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东省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民生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民生科技无论是从投入还是产出,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生科技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首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真梳理我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当前更好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首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真理析我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当前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可行性之路。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同民生直接相关,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只有科学发展观落实好了,民生问题才能解决好;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和最大政治。公安机关如何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真正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认为:要深刻认识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维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的亮点和热点话题.虽然有大量的现行法律调整和保障民生,但是诸多的民事和行政法律规范本身制裁力度有限不能很好解决相关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刑法制裁才能达到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规制,是未来民生刑法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党和政府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民生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祥和局面。  相似文献   

8.
青年民生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生存范畴,更体现在青年的人生发展层面,而且进一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在关注青年民生问题时,把研究的重心落实在青年民生问题对青年人生发展的影响上。由于现代社会中青年与社会的互动交织的趋势愈发明显,青年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驱。我们要对青年的民生现状、民生诉求有较为准确的认知与把握,认识到青年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青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隐患,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素质,对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然而,条块分割、缺乏整合的管理体制使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重复、分散等问题日益暴露,极大地制约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关注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情况来看,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民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将难以为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良好状态也将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相应的调整,该弱化的要弱化,该强化的要强化;必须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主攻方向;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关注民生: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浪 《工会论坛》2009,15(1):36-37
关注民生,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关注民生,也是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主题。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关注高校教职工的民生问题,积极解决教职工的民生问题,实现学校、教职工共赢,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辽宁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利益格局的调整,民生问题凸显,出现上访高潮,并成为影响辽宁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实现社会稳定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键,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要多方协作,形成合力;正确审视信访制度,畅通诉求渠道;求真务实,撑好民生与稳定的最后防线等。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众需求的逐渐提升,在吃饭、穿衣等温饱层面的民生问题解决之后,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发展层面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怎样破解这些新的民生难题,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对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及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旧的如温饱等民生问题基本解决了,而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新的民生问题又日益凸显出来。怎样解决这些新的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民生问题的本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大计。农业发展的根本希望在科技。一、科教兴农的重要意义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靠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更重要更关键的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无论是增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宗旨,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要解决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必须把握正确的政府责任导向,建设一个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亲民政府、民主政府、自律政府、和谐政府、服务政府综合交叉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虽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面临的任务不同,但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和主线。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创新,考察和梳理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虽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面临的任务不同,但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和主线。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创新,考察和梳理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