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奈法国 《党课》2007,(11):F0002-F0002
爱德华·马奈(1832—1883)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被誉为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19岁时参加过法国革命暴动,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还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当把全部渴望自由的热情转向艺术时,他在绘画中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幅油画创作于马奈的晚年,他将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印象派华丽美艳的色彩交融在自己的画中,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3,(22):63-63
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相似文献   

3.
隔山 《党课》2008,(12):107-109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作。其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相似文献   

4.
读李贺诗歌,自然会联想到凡高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他们的涛和画的色彩里头,总好像有一种质素让人震撼,光焰灼人却又无以名状。是的,在他们绘写的画面里,色彩成为生命和生命情感的载体,躁动不安地舞蹈着、跳跃着、郁勃着,在热烈到灼人,病态到致命的色彩里,是诗人的生命在燃烧。  相似文献   

5.
书架     
《当代贵州》2013,(13):57-57
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画风朴实,有时还有些粗犷和野气甚至是忧郁,题材大多以乡村、农民、城市的普通百姓为主。  相似文献   

6.
《前线》2021,(3):I0001-I0001
十多年前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我骑自行车从燕北园到燕园上课,要路过西苑公交总站和万泉河农贸早市,一路泥泞而拥堵。走进教室的时候,我礼节性地对外教说:“真是个糟糕的天气哈!”他有一点意外地瞪着我说:“不!这是多美好的天气啊!你仔细听,能听到万物正在生长的声音呢!”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刻他的神情,专注、欣悦,仿佛雨中万物拔节生长的声音就在他的耳畔。那节课后,我特意到未名湖边走了走,雨后新绿清香润泽,湖畔草木万籁有声。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克劳德·莫奈这幅《维泰尔的春天》描绘的就是充满生机的春天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正杨秀涛(1896—1979)是张道藩之后又一个留学欧洲的贵州籍画家。杨秀涛系贵州江口县人,早年入武汉大学图画音乐科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系,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就读于里昂中法大学和巴黎美术专科学校,主攻油画专业,主要学习欧洲古典油画,对印象派绘画亦有涉猎。1928年夏,杨秀涛从巴黎美专毕业,他本拟返回祖国,但比利时国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其画作,十分赞  相似文献   

8.
戊寅春节前夕,欣闻周荣生先生被中国文联授予“97中国画坛百名杰出画家”的称号,很想去采访他,但因杂事缠身,未能如愿。春节一过,在周先生春意盎然的画室中,我采访了他。周荣生先生现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内蒙古文联的专业画家。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在调入内蒙古美协前曾长期在呼伦贝尔盟工作。他自六十年代末开始绘画创作,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虔诚勤勉、笔耕不辍,善于学习,上下求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在当今中国画坛颇具声誉,是中国画创作的骨干画家和自治区中…  相似文献   

9.
他曾被称为“神童”,儿童时代的绘画作品就已到30多个国家展出并获得世界儿童绘画比赛多种奖项;“文革”期间,他在手扶拖拉机厂当铣工仍笔耕不辍;他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录取,却又被他“毅然放弃”蠢人到中年,这个没有真正上过高等擘府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李琳 《世纪桥》2010,(3):155-156
主观性色彩在绘画中,已经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表达主体内心体验和情感的绘画语言,是画家将主观情思赋予物象的情感体现,能体现画家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气质和个性特征。本文即通过探讨色彩在绘画中的主观性,来分析色彩与情感,中国画色彩,西方绘画色彩,色彩教学方面的主观性,以及艺术从关注客观主体转向了关注内心、内在精神主体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11.
居廉是岭南画派前期重要画家,他在桂林及环碧园从事绘画艺术活动时间长达8年,其绘画题材、意笔、技法等与孟觐乙、宋光宝一脉相承。回顾这段尘封的历史有利于加强饮水同源,文化同根的粤桂两地的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正确认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岭南画派。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3,(27):59-59
王希孟(1096--1119),北宋晚期画家,工山水。此幅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他创作此画时年仅18岁,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相似文献   

13.
《党员文摘》2007,(11):I0001-I0002
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欧洲艺术的风格产生了多样变化,先后经历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印象派等多个艺术流派的重要演变。本刊这期选登各艺术流派的代表之作,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4.
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号称“首善之区”,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文人、画家辈出,数百年间一直引领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潮流。然而民国初年竟有一个出生于“蛮荒之地”贵州的文人和画家,像一匹黑马似的闯入了北京文化圈,并叱咤风云十数载,与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陈师曾一起被公认为北京画坛领袖。他就是“一代文化通才”姚华。  相似文献   

15.
他曾被称为"神童",儿童时代的绘画作品就已到30多个国家展出并获得世界儿童绘画比赛多种奖项;"文革"期间,他在手扶拖拉机厂当铣工仍笔耕不辍;他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录取,却又被他"毅然放弃";人到中年,这个没有真正上过高等学府的画家,担任了北京画院院长,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除绘画外,他们往往还精于书法、诗词甚至篆刻,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或诗书画印“四绝”。民国时期的贵州画家桂百铸,不但于诗词、古文、书法、绘画有很高造诣,还精于古琴、戏曲、围棋和文物鉴定,这在贵州暨中国近现代画家中均十分罕见,堪称为一代“文艺通才”。  相似文献   

17.
另一番精彩     
丁立梅 《党的建设》2011,(12):53-53
高二时,小傅迷上画画。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丢下文化课。执意拜师学绘画。父母气得胸闷:“将来,你靠什么养活自己?”小傅头一昂,一脸不屑,回道,这个,还用你们担心?靠画画呗。那时,他立下宏愿,将来,他要做个伟大的画家,像徐悲鸿那样的。  相似文献   

18.
初春,乍暖还寒的草原,体覆白雪,宁静而旷远。微风中,一位牧羊女驻足翘首,深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似期待着严冬过后春的回音。这就是蒙古族青年画家郝毅强绘画作品《微风》,为我们展现的意境,从中也道出了他历经寒暑,砥砺追求艺术圣洁的精神内涵。郝毅强1964年出生于包头市,自幼受母亲的熏陶而酷爱绘画艺术,1985年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京供职于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千里之遥,难以割舍他的家乡情、草原恋和对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艺术的热爱,他毅然放弃了北京良好的工作环境,回到家乡,执教于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系。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快乐大叔 《党课》2010,(7):100-102
宋徽宗就是赵佶,赵佶就是宋徽宗。这话有点儿拗口,但知道宋徽宗的人多,知道赵佶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宋徽宗在历史上的名气,和他当皇帝关系不大,但和他画画关系很大。说实话,宋徽宗的画,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也算名列前茅,画花鸟能画过宋徽宗的,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画家敢这么自诩。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4,(24):61-61
保尔·桑德比(1725—1809),英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画家,被誉为“水彩画之父”。他的画法是在描画好的草图上再着水彩色,而且喜欢在风景画上加些人物,显得更生动,更富有生活气息。桑德比在水彩技法上,不仅研究色彩效果上的表现,同时在工具使用上有时也是钢笔、水彩、水粉兼用。此画是桑德比水彩画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