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儿童福利法》作为日本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基石,支撑和推进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有效实施,最初是根据《宪法》第25条生存权的理念制定的.目前日本的《儿童福利法》共有八章.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儿童福利法》的立法理念也应该赋予时代的意义,体现为生存权、平等权与适度发展权.并以现有的法律和法规为基础,将我国的《儿童福利法》定位为综合性基本法,主要内容至少要涉及儿童福利法基本制度、儿童福利服务项目、儿童福利工作体系、儿童福利经费和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2.
儿童福利权作为我国法律上确认并加以保障的重要权利之一,在当下的中国如何获得更好的保障,不仅是应对制度困境的需要,更是我们公法学人需要关注的课题.从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权保障的法律框架来看,相关内容极为分散且略显凌乱,其实现面临诸多困境.儿童福利权保障法制化的解决之道在于更新儿童福利权理念、尽快制定儿童福利基本法、建立专门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儿童福利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了解关于儿童发展的国家政策和关联科学、具备评估儿童需求并提供儿童教育与照顾服务的技术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各种儿童问题的解决、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急需高等院校开设儿童福利专业培养儿童福利专业人才。民政类高职院校开设儿童福利专业具有先天优势,但要获得国家法律的保障、优化师资力量以及解决急需人才与就业困难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传统儿童福利服务的主要方式,机构照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寄养作为新型的孤残儿童照顾方式,越来越突显它的重要意义,开始成为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改革的重点.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体现了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在价值、目标、政府的角色、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等方面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韩国儿童福利系统基本建成并在《儿童福利法》中明确规定,该系统以保障儿童福利使儿童能够健康出生和快乐安全成长为目的,以儿童及其保护者、家庭为福利对象,由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保护性服务和支持服务(包括综合支持、自立支持、寄养家庭支持),建立了规划计划、监测评估、审议、协调、培训为一体的系统化儿童福利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来我国制定《儿童福利法》应规范规划计划制度、监测评估制度、合作协调制度、信息收集与研究制度、培训制度以及扶持与优惠制度.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福利的保护在我国各相关法律中鲜有规定。澳大利亚实施的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对未来我国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或者相关法律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颁布了多项涉及儿童福利的法律,内容主要涵盖经济援助和儿童保护两大领域。早期立法目标是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补贴,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点是防范儿童受虐风险,20世纪末开始走向服务于儿童的长期、稳定、幸福生活的目标。借鉴美国儿童福利立法的历史经验,我国应该加快儿童福利立法进程以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点研究法律如何确定和落实儿童最大利益,并在立法时注意妥善处理国家与家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儿童保护存在着诸如立法理念落后、相关法律概念模糊不清、儿童法律体系散乱等缺陷,儿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遭受侵害的案件还时有发生,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不健全和儿童权利保护的缺失.应尽快制定出台《儿童福利法》,真正确立儿童利益最大化的保护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儿童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少子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势在必行。现行儿童福利制度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亟待通过全方位转型,以获得全面发展,进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还要推进实践路径创新,在立足普惠、公平和基本制度统一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基本儿童服务制度、儿童津贴制度,并强化母亲福利与家庭支持政策,让儿童福利步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收入保障、服务体系、法律制度、教育福利、就业福利、公共福利和康复福利等方面对各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并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设立多种残疾人津贴,动态提高标准;按残疾程度和家庭规模微调津贴标准;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残疾人服务内容;提供主体多元化,促进残疾人福利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福利是全世界都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随着经济、政治及观念的变迁,尤其是家庭和儿童地位的提升,各国政府也开始积极介入儿童福利事业,并承担了儿童福利政策制定这一重要责任。作者在文中从讨论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承担开始,阐述了儿童福利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制定原则,总结归纳了我国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存在着管理机构多头管理、行政位阶低;法规政策分散、执行力不强;以及福利覆盖对象和内容偏窄三个方面的问题.亟须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儿童福利的《儿童福利法》,树立“儿童福利最大化”理念,规范儿童福利管理机构、体制,明确儿童福利适度普惠型的方向,推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保障人民的生存权是各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亦是国家人权保障义务的重要部分。在制度探索和理论总结的推动下,各国形成了发展保障模式和福利保障模式两种主要的生存权保障模式。如何将注重自由的发展保障模式与注重平等的福利保障模式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生存权保障模式,是我国法律制度变迁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立法与社会福利财政时代来临。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成为国家发展社会政策与战略目标。本文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首次简要描述了英国17-19世纪社会救助立法与济贫制度,英国18-19世纪劳动就业工厂立法与公共健康立法,德国19世纪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保险制度,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体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立法与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中期社会福利立法与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晚期福利国家改革与福利治理典范,21世纪早期全球社会政策与全球软法福利治理模式,共计八种社会福利立法典范的历史演变轨迹和结构性特征。概括了西方社会福利立法典范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社会福利法律体系结构性转型的普遍规律;揭示了欧美社会由社会控制、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到社会治理制度的演进逻辑,发现西方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由社会救助,经过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阶段,发展到社会福利和社会福祉,由民族主权国家福利立法发展为全球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立法等发展规律;指出了西方国家政治、法律与福利制度现代化历程与结构转型方向,为法治国家与福利中国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是社会保障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的福利国家。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独具特色,从其立法理念到具体的制度构建都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特点进行论述和评析,并提出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WTO对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目前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虽然存在与WTO规则接轨的众多障碍性因素,但也存在与WTO规则接轨的基本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立法经验,构建与WTO规则接轨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儿童福利在政策、机制、社会意识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纯物质上的需要,成为制约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整体框架要从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建设、政策法规制定、专业队伍训练、发展社会性服务团体等多方面着手,将儿童社会福利纳入社会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都使得社区养老突破传统家庭,福利养老成为城市养老模式的首要选择.社区养老模式适应了公民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形成社区养老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现状,从法律制度到微观运行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倡导社区内部支持体系和社区外部支持体系的和谐共建,以促进社区养老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