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德禄 《法制博览》2013,(11):245-246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盲区,但是不能因此而摈弃支持起诉制度。以司法实践为基础,不断完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成立专门的不享有监督审判权力的支持起诉部门,负责支持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民事诉讼活动,避免公权干涉私权。重新设计检察机关参与支持诉讼的方式,对于国家利益或社会公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案件,在诉讼主体缺位时,检察机关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明确起诉主体是最重要的。基于当前各国在确定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时依据的一些理论,我国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体资格,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陈尧 《法制博览》2024,(7):88-90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民法典》通过确认和保护私权,同时也具有规范公权力的作用,其中对物权制度、合同制度、担保制度的完善,对于律师代理公司诉讼案件必将带来新的影响。公司诉讼在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并且适用一般民事诉讼程序,是民事诉讼的一个类型。公司诉讼有其自身特征和内涵,一方当事人是公司的诉讼案件并非都归入公司诉讼。公司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在诉讼主体、程序以及结果的归属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倘若原告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原告必须先确认法院的受案范围,据此才能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总而言之,这是原告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可是在司法实务中,法律职业者通常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和"明确诉讼请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混淆,且模糊处理.这无疑会损害到诉讼当事人的相关利益,甚至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本文将以举证...  相似文献   

5.
唐思静 《法制博览》2013,(3):126-127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生产经营者不顾一切追求利益,越来越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在消费者权益诉讼中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权,不仅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亦具备法理上的正当性。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制度,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公益、实现社会公正,而且也使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得以及时、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以当事人或证人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身份的不同也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相对而言,未成年当事人参与诉讼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则保障。而在诉讼证据规则方面则不同,未成年人作证没有得到同其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样的司法特别保护。文章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以未成年人司法特殊保护为主线,比照未成年人以当事人身份在诉讼活动中的保护规则,探讨涉少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红丽 《法制博览》2013,(7):173-174,81
2013年1月1日生效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条款,为各地检察机关的诉讼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公益诉讼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对公益诉讼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所以各地检察机关对参与公益诉讼方式的探索并未停止。目前我国检察机关所提起公益诉讼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起诉、督促起诉和支持起诉。本文就立足于理论的基点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评价,深入剖析公益诉讼制度,以达到完善公益诉讼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进一步法完善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扩大了检察机关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手段,优化了监督结构。未来民事检察制度发展,执行监督将是民行法律监督的工作重点,而完善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对开创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许尊琪 《法制博览》2022,(9):108-111
实践中行政机关不作为或违法作为使公共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其他主体无法通过诉讼保护自身权益.鉴于此,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践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受案范围狭窄、案件线索来源单一、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规定不完善、检察建议制度规定不完善、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  相似文献   

10.
人事诉讼是一种事关公共利益的特殊民事诉讼,涉及到婚姻、收养、亲子关系等案件。检察官参与人事诉讼是宪法和民事诉讼法赋予的民事检察监督职权的新体现,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