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这个新阶段起步的1992年,以其辉煌的成就和不寻常的意义载入史册,为新阶段开创了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新走向、新态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阶段出现的新形势,提出新的操作思路。(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党员、教育职工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十四大的最大贡献,就是明确指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确定了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的同时,从多方面论述了党的建设问题,形成了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光辉思想,这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我们党执政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安定团结”、“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等有关社会环境论述的深刻命题。邓小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当前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保樟作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的政治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正是由于制定并执行了这样的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最好的教材,是指引我们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 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思想原则.早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明确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今天,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不可能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记者: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是我国对外开放理论的重要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谈一谈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经济特区思想的深刻内涵。除顺恒: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第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突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创造性地把对外开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赵紫阳同志指出:“小平同志这些思想是我们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从中国国情出发,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当代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短短十余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如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问题,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与发扬党内民主问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问题,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党的制度建设问题,党内监督问题,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等等,都作了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宝库,把毛泽东建党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重新确立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没理论,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沦观点.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不争沦的重要思想,这对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月来,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逝世,感到无限的悲痛。大家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重温小平同志的谆谆教导,决心把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沿着他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贯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方法途径,作了一系列论述,形成了理论体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由全国政研会组织编写的《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以下简称《概要》)的出版,对贯彻中央关于“理论武装工作向一系列重要领域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拓展”的要求,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全面学习、掌握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指导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政治决策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个个重大决策,构筑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政治决策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和精神实质,并且会促进我们去研究新问题、作出新决策,推动实践和理论的完善。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鲜明地体现出邓小平同志政治决策的特征。一、民意:邓小平同志政治决策的基础把政治决策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一、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1、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1993年11月,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大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党的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如果从广义的党建概念讲,《邓小平文选煤三卷(包括第二卷),讲得最多的是党建(他讲经济也是“从政治角度讲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标志的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末,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最近,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新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对这条道路的总体构想,作了深刻的论述。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他在同日本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就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他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5.
简论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显著特点刘建华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是邓小平同志一个极其鲜明的政治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54页)以邓小平同志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蕴含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民主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属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它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即以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创立起来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指导我们开展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提出了一整套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时代特点鲜明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继承与发展的脉络,把握其基本内容,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探索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创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企业来说要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企业中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五年,我们党的建设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邓小平同志作为老一辈…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提出了12个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妥善、正确地处理这12个关系,关键在于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呈邓小平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12个关系包含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但它们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其中第~个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重大关系,其余11个关系则是它们的直接展开或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长期担任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职务,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在继承、发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并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