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发生在重庆的惨案,人们恐怕都会想到发生在歌乐山下渣滓洞、白公馆的"一一·二七"大屠杀。其实,论规模、惨烈程度,论牺牲人物的历史地位,重庆历史上却还有一桩大惨案,它就是1927年的"三三一"惨案。值此"三三一"惨案90周年之际,本刊特约此稿,以此纪念在惨案中牺牲的革命英烈和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2.
彭四芽 《党史文苑》2023,(S1):40-42
<正>1930年2月6日至9日,由毛泽东主持,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村,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因来不及赶到未参加)和红五、红六军军委举行联席会议(亦称“二七”会议)。“二七”会议讨论了政治、土地、红军、党的组织及苏维埃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二七”会议不仅对当时赣西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的全面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具有“二七”革命传统的武汉江岸车辆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注重运用“二七”宝贵精神资源,建立了一整套以传统教育为主线的爱国、爱厂、爱岗的“三爱”教育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在新时期如何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继承和发扬“二七”革命精神相统一,成了这个厂党委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  相似文献   

4.
90年前的2月上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反抗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革命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中国工运高潮的“最后一个怒涛”,它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一页激昂悲壮、荡气回肠的篇章。由于这一罢丁斗争以1923年2月7日为顶点,故史称“二七”罢工,亦称“二七”运动。90年后,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正确评价“二七”运动,对我们弘扬“二七”精神,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恒惕第四次通缉毛泽东从1922年至1925年间,毛泽东有相当部分时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这使湖南军阀赵恒惕惊慌失措,视其为心腹大患,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下面叙述的故事,就是赵恒惕第四次通缉毛泽东。汉口“二七惨案”后,血的事实教训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推翻强大的反动统治,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于是,共产党和孙中山便携起手来一道革命了,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高涨起来。这时的毛泽东,已是国共两党党员。以前他搞工人运动,现在,他把自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长江南北各省发生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土地革命斗争与苏维埃运动。这一伟大斗争的历史已为人们所熟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过的土地革命与苏维埃运动,则较少有人论及。本文愿就近年的发现与研究略加叙述,以补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些共产党人就相继到东北几个大城市考察工人运动,建立进步青年团体,进行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的宣传。1923年“二七”斗争失败后,中共中央和北方区委派出一些重要干部到东北各地建立共产党、青年团和工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使东北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红岩精神"和中共南方局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学术性和时代性。40年来,红岩精神在资料汇编、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红岩精神的科学命题日渐清晰,科学内涵更为丰富,历史地位更为独特。红岩精神和中国其他革命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论刘湘与重庆﹃三·三一﹄惨案倪良端1927年3月31日,发生在重庆打枪坝的惨案,是蒋介石进行反革命政变的序幕,是由四川军阀刘湘秉承蒋介石旨意而制造的疯狂镇压四川人民革命运动、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事件。一刘湘在民国的历史上是个...  相似文献   

9.
世纪伟人毛泽东不仅祖籍江西吉安,而且在吉安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培育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举行了东固会师,提出了红色区域构想;主持召开了二七会议,开辟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创下了"十万工农下吉安"历史壮举,在吉安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朱德一起指挥中央苏区军民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初步形成了红军战略战术原则;撰写了中国革命理论著作,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进行了著名的吉安调查,指导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等。建国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撰写发表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壮丽词篇,留下了深厚的吉安情结。毛泽东在吉安的革命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罗思危(原名罗汉章、又名罗四维、罗常云。)1898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区罗家咀子的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罗思危初中毕业后,曾任过半年教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他参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后,湖北党组织的领导人陈潭秋、林育南等人,先后奉调离鄂,黄冈地区的党员也多数由城市转到农村。罗思危于1924年上半年受党中央派遣,来到满洲(东北之别称),以奉天省复县公暑科员身份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引兵井冈对中国革命道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开始了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革命策略的转变是指从独立地开展工人运动到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策略的实现。促成这次革命策略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二七”惨案的发生无疑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是仿效欧美国家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人运动上。当时党中央建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各省分部,与党的组织系统是一致的,各地党的主要负责人兼任书记部主任,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也都是书记部的成员。他们的主要精力和工作,就是深入到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组织产业工会,开展工人斗争,迅速掀起了工人阶级第一次罢工高潮。  相似文献   

13.
该文指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论述了"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的升华,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产物;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在结构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产生的"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此之后,党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们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拥有着共同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共同构成了党的革命精神系统。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虽然都形成于革命历史时期,但其中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巩固和发展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总结苏区精神研究的现状,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革命精神三个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当下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年“三三一”。说到”三三一”,老一点的重庆人都知道,这场发生在90年前的惨案,是刘湘勾结蒋介石,在重庆制造的一起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左派国民党人和爱国群众的大血案。就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于辛亥革命,“吾党菁华,付之一炬”。这场惨案之于四川革命,也可谓损失巨大。它是大革命运动在四川的转折点,它不仅导致了四川轰轰烈烈的革命局面开始转入低潮,还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李安 《理论建设》2020,36(1):71-76
"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已经形成了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阶段,"红船精神"具有不同的价值。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红船精神"是激发创新精神的思想源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鲜明旗帜,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是激励奋进不息的生活态度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中英交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我方的伤亡情况,史学界有些记载上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四卷等①;有些记载上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②;与这两种说法相对立的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我方并没有群众在这次惨案中死亡③.笔者同意第三种说法,并在本文中试为之作一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着力解决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课题。一方面,邓小平一以贯之地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他又结合新的形势,在如何正确发挥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革命精神对培育"四有"新人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发展。邓小平的革命精神观充分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为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七十五年前的三月1923年3月3日,共产国际发出告中国铁路工人书,这是共产国际就二七惨案发表的宣言。宣言指出,中国京汉铁路工人通过最近的罢工斗争和牺牲,已经同各国为反对剥削者而斗争的无产阶段联合起来了,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进入了共产国际的战斗行列。七十年前的三月1928年3月,周逸群、贺龙从洪湖地区到达湘西北的桑植地区。贺龙根据湘西北特委的决定,集中其亲属和旧部下所掌握的武装约3000人,组成工农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