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当前,在一些干部作风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既破坏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也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贻误党的事业的发展。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必须彻底摒弃“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源远流长,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依靠的是层层相叠的官僚机构和大大小小的官吏来维持。官的社会地位和特殊权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01,(10):21-22
《决定》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个判断,鲜明地揭示了“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危害性,需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消除“官本位”意识,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讲话中郑重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个判断,鲜明地揭示了“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危害性,需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张晓林 《发展论坛》2001,(10):27-29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一文中,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它不仅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官僚主义滋生的根源,同时也警示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流行于社会生活中的“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词语学上很难找到渊源,大致是从“金本位”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金钱为本,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官本位”,则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产生官僚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为我们克服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封建“官本位”意识的残余,对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改进党的作风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和腐蚀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改进党的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作风就是形象,党和政府的作风,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风”是一种不正之风,为害甚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党内不称“同志”称官衔,其实便是官僚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不称官衔,看起来是一个称谓之事,实质是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8.
孔繁顺 《求是》2013,(17):34-36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一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弱化消弭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24):53-54
“官本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长期、多方面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及其制度体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当前实际来看,官员权力过大、“灰色”利益过多,缺乏有效监督而引发的官场“富营养化”是催生“官本位”意识的关键因素。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在我国,“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3.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克服."深刻理解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根源上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不久前说,当前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至少有三种:一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他们平时在机关架子很大,下基层也是喝五吆六,官气十足。他们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二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官僚主义;三是不讲科学、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的官僚主义。群众形容这些官僚主义者是“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官僚主义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官僚主义害死人,人皆知之。但官僚主义究竟有哪些表现形式,却很少有人去深究。通常…  相似文献   

15.
“官本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词语学上很难找到渊源,可能大致是从”金本位”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金钱为本,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官本位”,则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说,把“做官”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意识从来都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源于意识,意识引导行为。作为意识的“官本位”,不会、也不可能仅仅滞留和局限于“观念王国”,而是…  相似文献   

16.
杨建慧 《党史博采》2008,(12):40-41
“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封建腐朽思想之一的“官本位”意识,是伴随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而形成的,并最终固化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定式。“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个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一直是上下关注颇多、政府颇感困惑的问题。客观地说,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力离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有些深层次的原因亟待解决。一是“官本位”思想。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惯性影响,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在这种机制作用下,许多事情即使有法律或政策规定,也要领导人批示后才能够执行。  相似文献   

19.
“数字官僚主义”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在工作任务布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督查考核和群众日常事务办理等环节上呈现出的完全僵化和教条地依靠数字政府管理系统、政务新媒体等来推动党政管理和国家治理工作的官僚主义做法。“数字官僚主义”的出现,是近年来技术治理导向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日渐凸显、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纵向政府间的层层加码和横向政府间的激烈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数字官僚主义”的治理,需要从认真区分政务服务手段创新与“数字官僚主义”做法、树立重工作实绩轻电子痕迹的政府绩效评价导向、坚持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与线下办理有机结合、稳妥推进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来推动。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01,(10):21-21
我们党历来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反对各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深为群众所反感。《决定》深刻剖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和要害,严肃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对此,务必引起全党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