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在当今新旧世纪交接之际,研究一下克林顿的经济政策措施,了解一些美国经济现状,对于我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当不无裨益。一、克林顿的经济学及其政策1992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发誓要恢复美国经济实力,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把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对外政策调整的第一位,将恢复美国经济领导地位作为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克林顿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方面都有别于他的前任。克林顿的经济学是凯思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既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又不愿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他动既主张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和就业,又力求削减预算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克林顿宣称“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克林顿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
程同顺  胡悦 《学习论坛》2010,26(2):33-37
从文明冲突论的理论内核、理论构建的方法及其与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致性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明冲突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理论”,只是一种工具性理论。但是作为一种工具性理论,文明冲突论却对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对外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在对外政策方面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杨玲玲 《理论导报》2014,(12):63-64
正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美国奉行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先后采取了关注他国利益、否定他国利益、蚕食他国利益、覆盖他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等5种方式。关注他国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霸权主义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政府就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看做是符合并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策。早期例证就是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门罗政府提出,反对任何欧洲国家控制美国承认的美洲独立国家,反  相似文献   

4.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采取“单边主义”政策,欧洲政治家们和舆论界在谈及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时,无不表示担心和忧虑。他们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外交决策者在政策选择过程中的悖论,经常出现在经济、安全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受到国内因素的更多牵制和影响,一些悖论更加频繁地发挥着作用,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很多麻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史泽华的文章《美国对外政策的悖论及其成因》列举了美国的种种悖论,对原因及影响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美苏冷战对峙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历届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美国的对外政策注入了人权因素,但明确提出人权外交口号,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的是卡特政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务卿赖斯近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的对外政策演讲中,将美国外交路线定义为"美国式现实主义".赖斯认为,"美国式现实主义"就是以全球政治的现实和美国的国民性格为出发点,将美国的"道义理想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将美国的伟大力量与崇高目标相协调,来推进世界的转型与改造;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终极目标与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14日,20世纪最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在沸沸扬扬地闹腾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有了结果.共和党的布什成为当选总统.虽然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才能入主白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分析美国新政府的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走势.这是因为:第一,在美国,首脑的更迭一般不意味着政策的突变,宪法的支撑和国会的制衡使新上台的总统很难全面制定一套新的政策.因此,依循美国现有的对外政策轨迹,可以大体预测到其未来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本方向;第二,两个总统候选人虽在大选的最后冲刺阶段没有把外交政策作为交锋点,但从1999年开始,两个阵营在对外政策方面就已经展开了系统、全面的交锋,包括领导方式、海外驻军、大国关系、导弹防御乃至美中关系等等.从他们政策主张的差异点和重叠处,我们就可以把握未来美国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国际主题的转变,积极调整对外政策,慎重处理港台问题,重视周边外交和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发展;二是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国际经贸和科技合作。对外政策的调整为国内政策调整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美国国内很少有人使用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或称之为一种爱国主义,但是它却事实存在。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影响着它的对外政策。在美对华政策上,这种民族主义是造成“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美国"页岩气革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赤字增加的情况下,降低了美国的对外能源依赖,改变了世界能源的供求结构。由于能源自给率的上升,美国能源政策的前提发生了一些变化,带来其能源政策调整的可能。"页岩气革命"对提升美国的权势具有重要意义,与此相关联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需求上升。  相似文献   

12.
董慧 《世纪桥》2008,(9):149-150
对外文化交流是国家对外开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整个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必须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计划性,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法律体系和体制机制,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搭建多元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3.
1973年9月22日,曾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第56届国务卿。尼克松总统在基辛格就任仪式上说,基辛格是在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时刻,执掌这个部门的工作的;基辛格也是第一个在任命前就访问过北京和莫斯科的国务卿。这番话说明了基辛格在美国对外政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美国国内很少有人使用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或称之为一种爱国主义,但是它却事实存在.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影响着它的对外政策.在美对华政策上,这种民族主义是造成"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所谓“规制主义”,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哈斯提出的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新战略。冷战结束后,世界开始了多极化进程,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冷战时期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遏制原则”已经过时,美国政府受新保守派的影响更加关注国内问题,但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有称霸世界的强烈愿望。在这一背景下,哈斯提出了美国新时期对外政策的新构想——规制主义。哈斯认为,现在是一个“失规制”的时代。经济和信息领域日益一体化、全球化,但政治上更趋分散化。在形成一个有结构的、内聚的新整体之前,混乱和紧张会长期而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文化交流是国家对外开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整个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必须科学规划,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计划性,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法律体系和体制机制,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搭建多元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俄罗斯国内形势稳定发展的外在表现,俄罗斯对美政策中不断展示大国意识和大国需求,对美国动辄使用武力并挤压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给予批评。2007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四天内连续两次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普京的这些讲话反映了俄罗斯对美政策的总体内容:一是声讨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穷兵黩武,批评美国无视国际法、动辄施暴、危及和平,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  相似文献   

18.
冯峰 《红旗文稿》2014,(6):23-26
正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中,其官方话语作为阐述美国政策的载体,承载的使命不仅是表达、传递美国的外交政策,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正确性、法律合理性和道德正义性进行辩护和宣扬,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不仅维护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制度安全,而且有利于增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并"反证"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24,(3):44-45
<正>2024年是全球大选年。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随着1月15日艾奥瓦州共和党初选的举行已正式拉开帷幕。在政治极化愈发显著、经济衰退阴霾难消以及社会舆论严重撕裂的背景下,这场选举或为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火上浇油”,加剧政治动荡风险,并对国际局势和美国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方面对于特朗普的可能“回归”表现出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0.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从1935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形成、演变和主要特征,并构建了分析研究的基本框架。本书的研究证明。大国在东亚地区关系的变动,是中共对外政策缘起和发展的主要国际背景,而且它的影响后来变得越来越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