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大明 《传承》2011,(3):60-6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可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孝道至上的伦理道德观,重亲情讲和睦的家庭观,祈禳和解的贵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深厚的家国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丰富的礼仪与礼俗文化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古老的传统节日孕育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其贴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保护并弘扬古老的节日文化,对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凝结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洋节"的甚嚣尘上,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重续传统节日的文脉精华,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千百年来代代相承演变而形成的民族文化标志。传统节日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记忆,凝聚着广大民众的深厚情感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要对全民族共享的节日文化记忆进行不断挖掘与重构,激发其本身的活力,让传统节日赋予现实生活以新的能量,夯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5.
蒋红群  龙佳解 《传承》2010,(6):156-157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古老的传统节日孕育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其贴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保护并弘扬古老的节日文化,对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宁轩 《群众》2023,(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南京是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全国重点城市之一,较早启动“我们的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行动,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为振兴传统节日、彰显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段伟 《传承》2011,(25):58-59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开封市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开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8.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纽带。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提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可行性途径,可以使其发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三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历代的文人雅士也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相似文献   

11.
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均成为法定假日。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军队要抓住国家调整法定假日的有利时机.深人挖掘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积极搭建利用传统节日搞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在激发官兵爱国情怀、提升官兵人文素质、构建和谐军营、培养高尚情趣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使传统节日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之本,这方面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均有着重要的责任;二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三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这会对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海湘  陈永辉 《湖湘论坛》2007,20(2):59-60,68
武术套路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形成、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整体思维观、"意蕴"美等共性文化.由于受地域环境影响,其内容又十分丰富,风格各异.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是其发展的基础.世界体育要汲取中国精神文化,弥补西方科学体育不足.武术套路具有东方文化特质,武术国际化,能促进世界体育和谐发展,能使西方人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年节(除夕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共同受到这些节日的哺育、熏染和精神陶冶。  相似文献   

15.
正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不论我们走多远,传承好、发展好"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记得住回家的路,忘不了乡土的味道。如今,每逢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绵延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李银兵  李满华 《前沿》2011,(13):154-159
作为花腰傣传统节日的花街节,以其独有的反映花腰傣地区历史进程、花腰傣精神气质以及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征成为花腰傣标志性的文化。而这种标志性的文化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今天,在旅游经济的当下对花腰傣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意味着团聚、纪念、新生,通过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活动,我们能从祖先留下的节日遗产中,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泽,充分地领悟到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遗留下的宝贵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深切地体会到传统赋予我们的巨大文化力量。确立文化主体性,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在传承其核心主题与符号元素的基础上,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欣 《人民论坛》2014,(10):181-182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窗口,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当前形势下,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提升传统节日内涵,注重节日仪式构建,意义重大。政府主导,全民共识,形成合力,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节日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擅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教育缺失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是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日渐失落的原因.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功效,更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