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时代特征的正确认识,是判断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客观认识时代特征,分析当前社会主义发展态势和走向,发起了以“时代特征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为主题的全国学术研讨会。探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全球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调整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发展战略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战略主体、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对象、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七个方面对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在战略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上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个重要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五种能力,其中把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被摆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首先,要认清和把握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今世界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商品、技术、信息、劳务的国际间流动加快,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二是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21世纪的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与凝聚力的战略任务。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动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毛泽东借鉴苏联经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开拓性探索;邓小平成功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质的飞跃;江泽民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四个全面"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更是理论自觉的重要体现。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于实践中产生,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论断,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一个理论前提。"四个全面"继续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展开,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阐述,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从战略上提出了国有企业调整和改组的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论述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是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是对我们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党执政兴国规律性的揭示,深刻地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对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我们党社会发展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贡献主要…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体现着厚重的民主精神,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因素,与社会主义民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充分借重党的群众路线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是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生成和拓展出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把中国社会主义置于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地、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历史"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变迁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希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形势的飞速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内蕴的批判精神是其永葆活力的源泉。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鼓励知识分子勇于担当批判的重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回顾和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科学审视并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问题。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境遇,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中国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冲击问题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关系问题。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理清这些问题,才能始终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领域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就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目的,就要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就要努力做到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到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它要求一个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胸怀,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的全局,才能够全面而正确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贯穿在整个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重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善于把握全局,正确驾驭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化,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总体战略部署。进入新的世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探索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党在一定的世界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在世界视野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和我国发展的互动关系,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统一起来。具体来说:(1)根本路径选择:追求现代化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2)拓宽认识视阈:放眼世界大势与立足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3)文化精神支撑:借鉴人类文明与弘扬中华文明的有机结合;(4)灵活策略应对:接受国际规则与独立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统一;(5)科学战略运筹:善于扭住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的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经过建国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这条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和迎接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