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汪火良 《唯实》2011,(2):11-13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腐败的方式已为官方和民众认可,网民网络反腐具有现实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公权力机关的积极疏导和引导,国家公权力机关在网络反腐中主导功能的发挥应从构建如下机制契入:公权力机关网络反腐的自动机制;公权力机关与新闻媒体之间网络反腐的联动机制;公权力机关与网民自律性组织之间网络反腐的互动机制;网络反腐的法治...  相似文献   

2.
动向     
《廉政瞭望》2012,(14):10-10
规范公权力废反腐着力点 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党代会已全部结束。从党代会报告看,规范公权力运行成为各地反腐着力点。如北京提出.抓住权力结构和运行这个关键,力推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上海提出,推进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广东提出,探索群众监督权力资本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商华 《党建文汇》2004,(1):29-29
2003年12月4日。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在中山大学举行的200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纪委书记、监察处长培训班上,向各高校领导作有关报告时指出,今后反腐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金融领域,要真正打击腐败现象就一定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让腐败者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李玉赋透露,2004年1月份中央纪委将召开有关会议布置全年的反腐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今后反腐的重点在金融领域,同时加强对建设工程、组织人事机构等领域方面的反腐力度。  相似文献   

4.
高波 《廉政瞭望》2014,(20):43-43
十八大之后,中央以改革和反腐为着力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强势变革,经济转型升级、政治系统重启和社会空气净化交互进行,带来过滤发展水分、查杀贪腐病毒和净化舆论环境等战果,反腐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景观之际,产生了五大红利。改革红利:为城镇化买保险深化改革,需要加快处置腐败这笔最大负资产。反腐正为深化改革带来“破冰锤效应”。以查办中石油窝案为典型,一批国企蛀虫被清理,流失的国资归还公账,限薪令、节支令相继出炉。反腐也给城镇化这项巨大工程买了“大额保险”。同时,纪检体制改革加速.收获了更加严明的“纪律部队”。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09,(3):5-5
中央党校原主任:“中国模式”面临生死考验;国资委主任:央企反腐要破除一把手体制;房宁:多党竞争不利社会和谐中国绝不能搞;官员利用公权力打击网络的不利言论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力度显著加大,"苍蝇老虎一起打",落马官员的数量、级别前所未有。当前的高压反腐得到公众舆论的高度赞同,但是一些议论也随之出现。有人认为,持续的高压反腐态势影响了经济发展。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反腐败成本论",这个所谓的"成本"是指很多与改革相关的措施在目前反腐败的大形势下难以推进,原因是在反腐风暴之下,官员怕出事,宁可不作为。"反腐影响经济"等论调,可以说一直存在,这些议论当然无法撼动反腐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事件知情人在微博上报料,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包养情妇,并将不雅视频网上曝光,引发公众热议。经重庆市纪委调查核实,腐败官员雷政富迅速落马,成为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国反腐打响的第一枪。这,仅仅是网络舆论监督公权力的冰山一角。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大戏,一台接着一台,彰显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当今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认为十八大以来的严厉反腐,只是会对个别官员微观层面的预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话,可能会低估反腐在宏观和思想层面的长远作用。事实上,反腐和八项禁令最可能对中国最近20年所形成的经济发展至上的官场文化,带来沉重打击。中国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项经济指标在世界排名中节节攀升。然而,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贫富分化、物价房价高涨和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9.
民众反腐获得感是衡量反腐败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更是对政府“公信力”起到重要影响。相关问题已成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但鲜有研究探讨民众个体内部和外部结构性特征对其反腐获得感的影响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民众内部社会经济地位与外部政治参与的综合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民众反腐获得感的作用机理。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民众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其反腐获得感之间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民众制度性政治参与行为对民众反腐获得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民众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其反腐获得感过程中起到不完全中介效应;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则会削弱民众反腐获得感状况。基于此,为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反腐获得感,亟须创新完善民众参与途径和方式,积极疏导群体性行为;并着力加大腐败治理力度,深入治理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全面提升民众的反腐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之年。60年来,世情、国情、民情和党情在不断变化,但一以贯之的是党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在制度反腐的新征途中,服务经济建设,合力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当年反腐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11.
此次重庆“打黑”,震动全国,效果彰显,影响空前。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另一个与黑恶势力一样激起天怒人怨的顽症,即腐败问题。能不能学习借鉴重庆成功“打黑”的经验,像“打黑”那样反腐呢?应当说,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是一丘之貉,有若干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借助和利用公权力失去监督的产物,都是官商勾结、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4):31-32
近日,北京大学著名宪法、行政法专家姜明安做客访谈时表示,腐败是一种顽症,“风暴式反腐”并非治本之策,他主张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打一场反腐持久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党首次从体制上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从而结束了以往把腐败现象根源仅仅看作是思想、作风的历史;他指出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是"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纠正了反腐败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他提出依靠法制反对腐败,从而实现了反腐模式的根本转变,即由人治反腐到法制反腐;他重申反腐斗争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而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与金融危机时代着重治理经济热点部门腐败行为的做法相比,2010年,国际社会在惩治腐败问题上着眼更广,改革力度更大。综观全球多国的反腐工作,共同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反腐长效机制的建设,更加注重国别间治腐经验的交流、共享与协作,对一些久治不愈的腐败顽症,不断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10,(4):59-59
法国在反对贪污腐败方面坚持以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既有严格的自查和外部监督机制,又有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使反腐工作卓有成效。为了应对频繁出现的金融丑闻,法国政府于1993年通过了反贪污法,并批准成立了跨部门的“预防贪污腐败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政府部门和经济部门中有关贪污腐败的信息,同时分析腐败案件的类型,总结已有的反腐经验和研究利用新科技手段犯罪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马小宁 《学习导报》2010,(18):13-14
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反腐行动放在三个重点领域,即边境腐败,官员利用自然灾害国家援助资金中饱私囊,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7.
马小宁 《新湘评论》2010,(18):13-14
近年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反腐行动放在三个重点领域,即边境腐败,官员利用自然灾害国家援助资金中饱私囊,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转型、新旧体制同时发挥作用的现实情况下,腐败现象有滋生和蔓延的趋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制定反腐对策,是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蔓延的关健所在。  相似文献   

20.
30年反腐倡廉的实践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进行。先后经历了开放初期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进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式”反腐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腐败现象由商品流通领域向权力资本领域演变的高压反腐阶段;2002年以来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型的过渡阶段。贯穿30年来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一条主线,就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