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从各自的角度审视和诠注着社会的和谐。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入手,分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从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看,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充满活力,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  相似文献   

2.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车义 《奋斗》2007,(3):11-12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崇高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共产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完善,离不开对社会内部的管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探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规律、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的规律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规律。  相似文献   

4.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崔玉祥  尹凯峰  高军 《奋斗》2005,(9):20-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黑龙江省作为边疆省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处理好本地区人与人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和谐顺应关系,创造县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环境,是反映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力量来推进。实现社会和谐是包括海内外炎黄子孙在内的一切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望。激发一切社会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社会活力是和谐社会之常青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源泉。现今所有的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都是创造活力进发的结果,都闪烁着人类勇气和智慧的光芒。我们致力于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和睦融洽相处的社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行政机关是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民主、塑造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把握好工作方位,发挥好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  相似文献   

8.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增强社会和谐基础。这是我们党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论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性别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其重要内涵之一当是男女两性的性别和谐。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男女两性群体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性别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关系,正是女人与男人的自然性别及其互动才点燃了人世间的万家灯火,才组成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社会的运行,既离不开男人,也依赖着女人,缺乏其中的任何一方,人类社会便不复存焉!正因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之一是男为阳,女为阴,男阳女阴配合协调便为两性和谐。然而,传统的两性关系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关系,在这…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内部的和谐以及政府与服务对象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政府在人际关系的构建上如何适应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是当前政府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系统本质是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自然——人——社会这个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谐共生"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大系统内部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2.
左珉 《共产党人》2006,(10):15-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而敏感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构成政治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地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和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广角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虞云耀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二、一些人民…  相似文献   

14.
王有星 《实践》2005,(9):15-16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改革发 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 和温家宝总理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随后中央政治局 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 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此 前,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上述讲话、决定和规定 阐述了我们党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理论的一些 新观点。 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补充和丰富。胡锦 涛的《讲话》,在谈到民族关系的特征时,均增加了“和 谐”一词,我们理解主要有三层含义:①“和谐”是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过去我们一直讲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和互助,胡锦涛在原来 的概括中加了“和谐”一词,使“和谐”成为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②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③阐述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重要前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昊天 《新长征》2007,(6):30-31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治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但是和谐社会的上述特征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其中“民主法治在和谐社会的全部要素中是管总的,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某一部分,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5,(4):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的任务写入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金鸡唱春时节,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概括了它的基本特征:今年全国“两会”,构建和谐社会成了热门话题。这是民心使然,党心使然,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6,(11):24-26
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出…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大智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哲学高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要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统一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