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日关系在中国的整体外交格 局中居于重要地位。要从全局、系统 的战略角度制定对日政策;要妥善处 理历史问题;要完善两国政治对话机 制和争端解决机制;要加强两国经济 合作;要深化两国民间交流;要从中 日美三边关系和区域安全与合作的角 度发展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2.
付博 《友声》2012,(2):2-2
<正>2月17日上午,中日民间团体领导人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日友好协会名誉顾问唐家璇出席并发表讲话。唐家璇表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两国民间友好团体领导人会聚一堂,举行会议,共同为新形势下加强两国民间友好交流合作、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这一主题交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和台湾省农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两岸乡村座谈于7月22日在上海朱家角镇温馨落幕。经过两天多深入的座谈交流,海峡两岸57个乡村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主结成了30个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对子,并签署了“两岸乡村农业合作备忘录”。这是两岸乡村首次采用这种“结拜”的交流合作形式,使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真正推向乡村基层。  相似文献   

4.
周慧 《统一论坛》2006,(1):51-52
花舞八闽连海峡,情牵两岸共欢腾。2005年11月28日至29日,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漳州花博园召开。这是海峡两岸农业科技界一次交流与合作的盛会。两岸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300多人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演讲等形式,就如何建立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平台,推动海峡两  相似文献   

5.
作为WTO成员国,金砖五国的农业国内支持在类型和水平上各有特色。在多哈提案下,金砖五国所应承担的削减义务被分为两个群体。未来的金砖国家想要实质性参与WTO框架下的全球农业治理,革新多边贸易规则,提升和稳固自身实力,应正视各自农业利益的分歧,加强内部实质性的沟通和有效合作;在二十国集团内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合作;完善内部农业治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林萍 《台声》2005,(12):64-65
2005年10月18日~20日,“2005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是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与连宋会谈达成的共识,务实推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举办的一次海峡两岸农业盛会。论坛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台湾省农会协办,四川省台办、四川省农业厅承办,受到了两岸农业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与台湾省农会联手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是此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特色。台湾农会作为台湾农民的主要服务机构,是联系农民与农户的纽带,在台湾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辉 《台声》2006,(11):19-22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10月20日于海南博鳌胜利闭幕,在论坛闭幕式上国共两党达成了7项共同建议,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促进两岸农业交流的20项优惠措施,这些都无疑表示着两岸经贸交流尤其是农业交流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通过这次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台湾的农业无疑找到了一个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唐家璇 《友声》2012,(3):18-19
<正>(2012年5月24日,贵阳)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各界友好人士齐聚美丽的林城——贵阳,举行第十三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两国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展望两国关系的中长期发展,可谓正逢其时、意义重大。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中日双方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为本次会议成功召开提供大力支持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及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左闻 《今日海南》2006,(11):22-23
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虽然降下了帷幕,但论坛传递出来的信息,交流形成的观点以及论坛昭告两岸农业发展的脉动,至今还余音绕梁“,味觉”不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告诉我们什么?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全省为范围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论坛东道主的海南,思考、梳理和深化对这个问题的再认识,为两岸农业合作开启新的一页,应该成为跨越论坛“题中之义”的创新思维和后续课题。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选址海南,除两岛自然条件相似、人文背景相似、语言习俗近同、两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等因素外,还因为海南农业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为增进中匈两国在农业领域的相互了解,促进经贸交流,以匈牙利农业和乡村开发部副部长石尔曼弗兰茨为团长的匈牙利农牧经贸代表团于2009年3月28日至30日,对我省进行了友好访问。3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在省商务厅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出席了中国匈牙利农牧经贸合作洽谈会。  相似文献   

11.
赖钟雄 《政协天地》2010,(11):15-16
经济贸易合作在海峡两岸合作交流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经贸合作始于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因此,两岸的农业合作交流在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特别是海西建设中扮演着示范窗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促进大陆特别是海西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一论坛》2006,(5):1-1
10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在海南博鳌共同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共创两岸农业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局面》的演讲。贾庆林指出,我们将认真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迟疑,更不会因少数人的干扰而停滞。他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共同努力,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两岸的管理机构要实施更宽松的政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铺平道路。要通过协商,就…  相似文献   

13.
应台湾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的邀请,1月25日至2月5日,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团长的贵州省赴台农业和旅游考察团一行40余人在台湾进行了农业和旅游考察。贵州省规格最高的赴台交流考察,对促进黔台交流合作、增进友谊、推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中日两国迎来了邦交正常化30周年。1月28日,两国53个民间团体的负责人相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回顾中日关系的发展,共商交流与合作的大计。中国外长唐家璇发来贺词,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到会祝贺。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年表  相似文献   

15.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26日下午,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和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共同举办的首届"中日残疾人就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日两国举办的首次高级别官方残疾人就业专题研讨活动,旨在加强两国在残疾人就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9,(8):6-6
本刊讯:7月21日,中国保安协会会长罗锋亲切会见了韩国警备协会会长黄承模一行,在北京签署了中韩两国协会交流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中韩两国保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进一步促进两国保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协议包括:互相交流协会信息,组织互访活动,开展行业交流,举办行业研讨会及论坛等。中国保安协会副会长戴思鸿、秘书长黄学锋、副秘书长兼教育培训部主任金玉兰等协会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字活动。  相似文献   

19.
7月13日,台湾《投资中国》杂志董事长兼发行人程伶辉女士率领台湾农业考察团到南平参观考察。团组成员中有台湾中兴大学兽医学系副教授毛嘉洪、讲师董光中、台湾“顽皮世界野生动物园”常务董事徐崇雄、园长蒋飞及《投资中国》英文版编译蒋一恕和两位香港律师黄安港、在促希。为期3天的考察,南平专家、学者与台湾农业团组相互交流,畅谈南台两地农业合作的经验。野生动物饲养与保护7月14日,南平市政府主持召开南台两地畜牧业交流座谈会,市长助理孙姥姥、市农业局副局长赖国回及延平、建匝、邵武、顺昌县(市、区)畜牧水产局26位畜牧专…  相似文献   

20.
9月16日下午,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在中国残联会见了由朝鲜保护残疾人联盟副委员长金文哲率领的朝鲜保护残疾人联盟代表团。王乃坤指出,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在残疾人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符合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