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邸占山 《群众》2009,(5):76-77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政府组织的运行,影响着执政思维与执政方式,这是我们思想文化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阵地。高层领导对网络舆情非常关注。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前往人民网,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人的e化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性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标志,它已经渗透至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居民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唯因如此,我们对数字化发展的关注不能仅仅局限在科学技术领域,它作为一种当代人独特的生存方式需要人文视野的观照。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互联网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网络革命”,而由网络革命所引发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类在20世纪末最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俞燕 《今日浙江》2011,(21):46-47
近年来,"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大量的事实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杨绣宏 《创造》2003,(1):43-44
网络化是指网络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工具和“第四媒体”,正在不断向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地渗透。据统计,1998年6月,我国有互联网用户117.5万,但到1999年上半年,全国用户数已达400万,增长速度达340%。预计到2008年,中国上网用户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可以预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是构成21世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尽管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算长久,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4,(10):44-45
1994年4月,我国开通了64k专线信道,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然而对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技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近期,央视财经频道正在播放《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互联网就是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群众文摘     
《群众》1999,(9)
网络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成为联结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各种网络将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地球村落”,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网络影响极其巨大。网络化使远程观测、远程信息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类社会正迅速跨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对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及意识形态领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告诉我们,我们党做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更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一高科技载体,用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这个阵地。为此,我们“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的现实意义1.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武器。信…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出来。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如何发展的问题将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互联网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在全世界蔓延,人们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潮流中不得不学会适应以求得生存与发展。青少年在这场技术的突进与观念的落后之间的落差所带来的革命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全国网络调查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9.
进入二十一世纪 ,国际互联网迅速发展 ,用户越来越多 ,网络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论述了网络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以及对青少年上网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王铁 《政策》2003,(9):10-11,15-16
自美国在上世纪末提出“数字地球”的构想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认识到,这是一场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革命,而“数字城市”则必然成为“数字地球”的战略重点。因为,城市是地球表面人口、基础设施、经济技术和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因而,“数字城市”必然成为“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日益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并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因而,互联网络是工具、空间还是社会?人在互联网络中是被异化、还是发展?这些都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正>过去20多年来,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互联网浪潮迅速渗透进人类生活,极大地影响并且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毋庸置疑,因为互联网,世界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互联网生态下,依托互联网构建的网络消费、生产、经营、管理、商务、金融与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新的经  相似文献   

13.
石书臣 《传承》2010,(6):168-16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日益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并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因而,互联网络是工具、空间还是社会?人在互联网络中是被异化、还是发展?这些都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曾令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凭借其信息传输快捷、互动共享、跨时空、多媒体、超文本等技术特点由通讯领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生存”阶段。作为现代政治核心的各国政党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其中,驾驭掌控利用网络的能力已经成为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特别是执政党面临着网络带来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乡音》2012,(12):12-13
物联网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连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将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引导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柱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0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突破2000万,已经超过德国、加拿大与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互联网用户国。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犯罪以及大量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肆虐传播,已成为互联网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我国的一些重要商业网站和政府同站相继受到攻击,致使大量政治、军事以及商业秘密泄漏,对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种形势之下,建立网络执法机构,组建一支专门的“网络警…  相似文献   

17.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正在引起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其中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政治活动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 ,网络政治也正在悄然兴起。我们不能害怕和回避对网络的政治性应用 ,而应认真研究互联网和社会结构网络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把握其发展趋势 ,兴利除弊 ,争取主动。这对于在 2 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十分重要的。第一 ,互联网对政治生活最直接、最表层的影响 ,是办公室自动化发展为“电子政…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推动中国行政决策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所谓网络文化指的是用纵横交叉的互动式信息网络来实现信』富的交流和共享,把电脑的互联网普遍化。”当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络与人们进行互动式交流和社会管理时,它必须对现行的办事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从而改进社会服务质量。行政决策老政府运作的核心。一方面,网络技术有助于推动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非耦合点,从而对行政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拟从中国行政决策领域网络技术的应用入手,分析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我国行政领域网络应用的特征网络技术在我国起…  相似文献   

19.
当作为网民的“你”成为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度人物”时,当“博客”作为一种时尚风行“地球村”时,我们不得不感慨,网络已经深深侵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令人无力拒绝、无法旁观、无处逃避。面对网络已无处不在这个现实,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便成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1998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210万,现在大约是1500万了。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出现了“红色网站”、“红色中国”、“政工之窗”等高扬主旋律的网站,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理论研究也逐步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