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忙碌的一天     
刘凌 《政府法制》2012,(5):27-27
时逢岁末,县长“钦点”单位一把手王局长为本“窗口”廉政亲民的先进典型。县电视台派出主任记者老罗来单位拍摄“局长的一天”的专辑。我作为基层宣传员做些辅助工作。 这天,阳光明媚,天气格外晴朗。采访车载着我们一行早早到了王局长私宅,可老罗一看直摇头,太豪华,像暴发户宅子似的。王局长也觉得不妥,他说原来有处老屋,  相似文献   

2.
谁吃亏了     
一个夏日的早晨,某山区小县的小方携带着2斤墨鱼、5斤石蛙、4斤香菇,乘坐单位小车,去100多公里外的省城A医院做CT检查。原来小方最近肝脏不舒服,医生建议他尽快到省医院做CT检查,可是到省医院做CT至少要排队等一个月。小方的这份难事被热心肠的单位小车司机刘师傅知道了,他向小方建议道:“你带上一些礼物,我开车送你到省A医院找熟人,包你不吃亏。”于是一向大方的小方,捎上了山区所能购到的最好的山珍海味。他们来到省A医院宿舍,找到刘师傅的熟人——主任医师王大夫,王大夫不动声色地收下了小方的礼物,出去了一会儿,回来…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2):58-59
我丈夫婚前有一栋2层小楼,结婚后一直空着。我看房子闲置着挺可惜,就建议租出去。得到丈夫同意后,我主动帮他上网寻租,结果很快有人找上门来,经过协商,签了年租金5万元的租赁协议。房屋出租一年的时候,我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我要求楼房的5万元租金也纳入分割范畴,丈夫不同意,说房屋是他结婚前就有的个人财产,他出租个人财产所得,理应属他个人所有。请问:出租婚前房屋的租金,是丈夫的“私房钱”吗?  相似文献   

4.
张敏 《检察纵横》2003,(1):47-47
某日到朋友家拜访,见到了他刚刚5岁的“宝贝”,小家伙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从他敞开的房间门向里望去,一辆崭新的四轮驱动车吸引了我的注意,一时的好奇使我忍不住走进去想看个究竟。谁知小家伙生气了,一下子冲到了自己的房门口,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至今,王宪龙担任天门市纪委书记已近十个年头。十年风雨,十年征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谁也数不清王宪龙惩治了多少腐败,创造了多少辉煌。在市纪委的会议室里,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见证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一幅幅鲜红的奖旗抒写着他的付出和奉献1996年,天门市纪委监察局被中纪委监察部授予“全国基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查办案件先进单位”;2001年,天门市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公路无‘三乱’”名单;2002年初,王宪龙被省纪委、省人事厅、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每天遇到的都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其工作难度大,且对政治品格和政策水平要求高。但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他能始终保持对工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群众有水一样的柔情,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为什么他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他能在“受苦受气”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他的一句话成为感动中国的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在这“做人”和“做官”之间,在这“像”与“不像”当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张云泉用他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7.
丈夫跪求,妻子伸“黑手”
  2014年10月15日上午,浙江嘉兴市海宁法院大法庭的被告席上站着一对夫妻。他们因涉嫌职务犯罪近280万元被海宁检察院提起公诉。说起来,妻子之所以愿意为丈夫铤而走险,利用单位出纳的职务便利挪用资金,这一切仅因为两个字--“信任”。  相似文献   

8.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2):52-53
熟悉的身边人 不知你是否留意,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类型的人—— 怯懦的人,如王女士.年仅55岁的王女士远比同龄人显老态.尽管有些耳背,但是,听见大的声音时她还会不由自主地发抖.王女士生长在一个父母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的家庭,从小她就温顺听话、内向怯懦,总是沉默寡言.她的丈夫是个说话粗声大气的人,他大吼时,王女士会发抖.但她总是默默地承受,不习惯主动表达.在丈夫的吼叫声中,她战战兢兢地生活了30年.心理师问王女士:“哪些因素会导致丈夫对你吼得更厉害?”王女士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一脸茫然地低声说:“不知道.在家,他想吼就吼.”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看似老实的农民李一柱犯下一桩恶行:强奸了堂嫂王爱美。王爱美,这个愚昧的受害者,因觉得“对不起”丈夫,十多天后才敢告诉其夫李大奎。李大奎得知后.发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深感“内疚”的王爱美,决定协助丈夫在李一柱之妻吴淑玲身上“挽回损失”。于是,这对愚昧的夫妇,导演了一幕荒唐丑剧——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个傻傻的人.自记事起,他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他却很讨厌这种生活,他以读书为名.逃得远远的.他来到瑞士,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快乐而知足。当他正打算一辈子这样过下去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国王被刺杀了,他必须马上赶回去继承皇位。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恩赐,可是他的傻劲来了,他竞然拒绝了“国不可一日无主,祖宗遗训不能弃,否则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使者跪在门口,苦苦乞求他听到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11.
阳光     
天空阴沉沉的,叫人心里闷得难受。哗哗的雨声也挡不住A医院产科病房里的吵闹声。“你是怎么搞的,现在才送来?!”一床一边拿起鸡腿往嘴里送,一边大声呵斥一个十来岁的乡下小丫头,转身又冲丈夫吼:“每天5元钱就雇这种货色?说好5点把饭送来,瞧,几点了?眼看着5点过5分了!”“晦,算了,别和乡下人一般见识,气坏身子。”二床晃晃粗腿,慵懒地说。三床正问当个体户的丈夫:“我叫你给医生送的礼送去了吗?”“送了,可人家不要,说已对你检查过了,一切正常,放心好了。”丈夫说着从床上拖出一只完来,里面满是花花绿绿的高级补…  相似文献   

12.
被告人鲍某因丈夫经常很晚下班回家,怀疑丈夫与他办公室的同事张某有不正当男女关系,想找机会抓住把柄。1998年10月8日,鲍某借故到丈夫的办公室,发现只有她丈夫和张某二人在室内说笑,醋意顿生,揪住张某并拖出室外,指鼻子骂她是“臭妖精”、“不要脸”等,引起单位及过路人的围观。张某哭着跑回了家。后来,鲍某又先后5次到丈夫单位去骂张某。1999年3月10日早晨8点左右,  相似文献   

13.
幸福村小学的校舍被教育部门定为危房后,经过“海选”上来的村主任王大火,确实是上“火”了。 县里钱紧,乡里钱紧,村里呢?钱更紧,但是校舍非翻建不可。王大火急得上火牙疼直哼哼。托熟人,拉关系,总算是心里有了点谱:县里拨一点,乡里拿一点,村民集一点,完成了这“三点”,翻建校舍的资金便有了着落啦。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9,(2):59-59
法官:我早就听说丈夫跟他单位一个女同事有染,但一直未经证实。前不久一个双休日,我和女儿去松江办事,丈夫居然把她带回家,正巧被邻居撞见,邻居打电话给我,我立即打车赶回家,把他们捉奸在床。我现在打算和丈夫离婚。请问,我能否要求他们俩对我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对赔偿数额有无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内乡县红柳乡是一个偏僻的村寨。村里有一户五口之家,丈夫马明华41岁,白净脸,大眼睛,一米七五的个子,走南闯北做香菇等干山货生意,被村上的人誉为“小能人”。妻子杨玉海,38岁,眉清目秀,干练利索。他们膝下三个女儿长得更是娇丽秀美,就像三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因不满婚姻的弱女子,在无法对抗身为法官丈夫的残酷虐待同时,却因不断地上访又“惹恼”了自己单位领导,被强行鉴定为“精神病”。在身患多种绝症、生还无望的人生最后阶段,不由得泣血悲号:还我尊严!  相似文献   

17.
从不曾想要谋个一官半职的他,竟忽儿给戴了个副科长的乌纱帽儿,像梦……哦,也许是前不久为公司像模像样谈好了两宗可观的生意,最近又协助公司监察室执法如山查处了两起贪污受贿案,就……“小王!”谁?还在“梦”中的他抬眼一看,精瘦干巴的顶头上司张经理已到跟前,笑嗬嗬的嘴角上挂着几丝诡秘。“走,赴宴去!悄悄地,不要……”他愣愣怔怔。赴宴去?以前他可是没少咒骂过某些官们公款大吃大喝,没成想如今要轮到自己了。不过,张经理一向是公私分明正正经经的呀,难道现在也被不正之风染坏了,还“悄悄地”呢。他眨了眨眼,用不易察…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电话就上门,他被群众称为“贴心人”;9000起检验鉴定案件零投诉.他被当事人称为“铁笔”:坚守又苦又脏又累的检察法医岗位.十五年如一日,他被同事们称为“铁人”。  相似文献   

19.
报案     
清晨,杨宁起床后看到客厅中少了什么东西。原来,放在茶几上的一台金星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不翼而飞。昨天晚上,一家3口人还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难念的经》,没想到,深夜却被人偷走了,咋办?杨宁的妻子很伤心,自己辛辛苦苦打零工挣点钱,丈夫在县监察局工作,工资低、收入少,一年下来,靠省吃俭用才买了这台黑白电视机。想着想着骂了句“这个该死的小偷,逮着他非打他一顿消消气不可。”杨宁听后,说:“对,你去报案,我在家守住现场。”上午11点过去了,还不见公安局的人来,杨宁心里有些着急,心想:公安部门与监察部门办案…  相似文献   

20.
马云龙 《政府法制》2012,(36):18-18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丰十会主义改造”风暴中,寇学书这位挚爱土地的老农居然一直顶风到底.拒绝把他的三亩半地交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他的三亩半私有土地成了“红海洋”中一个奇迹般的蓝色存在,而他独立于“集体”之外的“单干户”身份则早已是中网农村中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