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1):34-35
正从苗寨的木质吊脚楼,到苗族歌舞、服饰、节日……都是苗族人精神文化的根脉,需要保护、传承和悉心呵护。西江千户苗寨,一个"藏在贵州大山里的桃花源",一个"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地",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这个居住着1288户、近6000村民的"世界最大苗寨",不仅拥有规模庞大的苗族民居,而且拥有特色浓郁  相似文献   

2.
<正>去哪儿寻找城市生活的精神资源?去南龙、去本寨,去高华、去麻鸟,去大南山吧!去大南山吃"最美年夜饭"年关将至,我们翻过银装素裹的金银山浪风丫口,来到了山腰里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南山苗寨。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朴、习俗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川黔滇苗族方言标准音点,与世界70%以上苗族风俗同宗同源,因此被各界称为"世界苗源故乡"。此刻,芦笙、皮鼓、歌声、炮声,还有穿着盛装的苗家儿女们雀跃欢声,声声入耳,苗寨里一片欢腾。这是怎么了?村民组长再辉说,今天寨子里5个村民组杀了十几头肥猪,要举行祭祀先祖的"解簸  相似文献   

3.
以美丽作答     
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苗寨,是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族吊脚楼聚居村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被称为"西江千户苗寨"。在西江千户苗寨你可以看到独具特色的苗族建筑吊脚楼、绚丽的服饰、精美的银饰、多彩的刺绣、原生态的歌舞以及品尝香喷喷的米酒和味美可口的酸汤鱼。用余秋雨的话来说,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千里苗疆门户、干户苗寨寨头”的寨头乡,位于贵州省三穗县西南部。这里的苗族青年男女特别喜爱一种“玩山对歌”活动,并通过“玩山对歌”认识和了解后,结成连理。  相似文献   

5.
根连树枝枝连根,隆冬的太阳也暖心。党的好干部,苗家的贴心人,又回苗寨探乡亲……这是春节前夕,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四龙山村苗族青年男女,为欢迎前来参加公路通车典礼的铜仁地委书记肖永安而唱起的山歌。从1996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肖书记先后11次来到湘黔渝交界处的苗族山区,这是第12次,苗族乡亲早已把肖书记当作一家人。大家坐上奔驰在刚刚竣工的公路上的汽车,望着崇山峻岭间长龙似的高压输电线;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坑旁,饮着苗山茶和甜米酒,人人眉飞色舞,家家笑语不断。几千年来一直受着贫困折磨的偏僻苗寨,短短两年就越…  相似文献   

6.
一趟趟客车驶向高原苗岭,一批批旅客涌入西江千户苗寨.苗寨独特的建筑群和原滋原味的民族风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一路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苗族传统文化更是让我们着迷.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交相呼应,处处充满生机."在雷山西江,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刘万祥说.  相似文献   

7.
<正>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北部的三穗寨头,素有"千里苗疆门户、千户苗寨"之称,《咸同军事史》中记叙"寨头者,苗疆之门户也"。寨头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特别是那民间  相似文献   

8.
李丽 《当代贵州》2024,(16):16-17
<正>“老板,这条裙子有没有小码?”“老板,这件衣服怎么卖?”3月下旬,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雷山西江春花苗族服饰刺绣博物馆里热闹非凡,游客们挑选商品、试穿衣服、参观刺绣、体验蜡染……极具特色的博物馆被游客们挤得水泄不通。“最近游客都挺多的,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1000人次。”雷山西江春花苗族服饰刺绣博物馆馆长邰春花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素有"千里苗疆门户、千户苗寨"之称的寨头,位于贵州省三穗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320国道从寨子的中间穿过,西面半山腰间又一条从北向南的玉凯高速公路穿山而过,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子在平稳的柏油路上往返地行驶着。那里居住1122户、4689人的苗族同胞,那  相似文献   

10.
杨玺 《理论与当代》2008,(12):48-49
黔东南苗族村寨依山而建,临溪而居,山中有林,林中有寨,构成了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和谐的景观。守护好家园,保护好苗寨的自然生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苗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聚居区。由于住地分散,山水阻隔,各部苗族之间,村寨文化差异很大。在苗族人数较多、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及河谷地带,其住房多为四榀三间、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而在山区则多为灵活多变、潇洒飘逸的干栏式吊脚楼。苗寨环境千差万别,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三类,即河边、山腰和山  相似文献   

12.
走近西江     
我们早就听说黔东南州雷山县有个中外闻名的“千户苗寨”,那里不仅有栉比鳞次、气势不凡的吊脚楼群,高耸入云、风光旖旎的雷公山脉,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苗族风情。在莺飞草长、山花怒放的时节,我们来到了雷山县西江镇。西江镇地处雷山县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因“千户苗寨”这个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而名扬天下。当汽车翻过一座高山,一幅雄伟瑰丽的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对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层层叠叠,占据了大半个山坡,好似一艘巨大的航船,蔚为壮观;四周的高山上,林木繁茂,莽莽苍苍;群山环抱之中,一条…  相似文献   

13.
路江 《当代贵州》2007,(5):47-47
2月4日.沐浴着冬季暖和的阳光,我们沿着新修的柏油路。走进惠水县苗族村寨九龙。郁郁葱葱的森林掩映着古朴的苗寨.幽静的竹林环绕着装饰一新的苗居.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水泥路沟通了各家各户.纵横交错.别有一番景致。农家小院里整洁、有序.菜园、果园交相辉映,老人、孩子们围坐传唱着山歌.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4.
正优质安全的服务造就了西江旅游品牌,景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旅游扶贫示范景区""中国优秀国际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贵州省服务业名牌"等荣誉称号。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雷山县最大苗族聚落的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成为旅游兴、百姓富的旅游扶贫典型,寨中居民已在2017年全部脱贫。2017  相似文献   

15.
3月9日,宦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数干名苗族同胞齐聚庆灵山苗寨庆祝“花山节”。“花山节”是苗族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踩花山”、“跳场”、“跳花”、“耍花山”等,各地节期不同。节日期间,苗族同胞换上盛装,聚集在一起,吹着芦笙,载歌载舞,祈祷丰年。男女青年也在此佳节互相对歌,寻觅佳偶。  相似文献   

16.
诱人神往的苗寨荔波县境内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41%。就其地域、服饰、语言和生活习俗来看,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聚居在水维、大土、甲料村以及拉潭和拉易  相似文献   

17.
正苗族群众喜爱银饰,每逢节日或重要的日子,盛装的女子都会佩戴上手工制作的银饰,精心打扮,十分隆重。在贵州的苗族,如果生了女儿,父母会从她出生就为她准备一套精致的苗银嫁妆。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保存着完好的苗族传统,许多银匠祖祖辈辈留在这里,在敲敲打打中为无数女子制作出精美的银饰。西江镇的控拜村,有一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民间传承人龙太阳(苗族名字),将苗银锻造工艺公开,发展苗族银饰锻造体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服饰是苗族各个支系的徽记.一支苗族部落不论迁徙了千里万里,服饰是始终如一的.苗族女性在制作服饰时可以有小小的创新,但大的框架不能变更.服饰的认同是根深蒂固的,身着同一服饰的人群居住地之间山高水长,但他们在节日里总要背着盛装跋山涉水赶来相聚.  相似文献   

19.
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历史学家章太炎、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古代的三苗未必是现在的苗族。我知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找见足够的文字记录。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族群而言.要找到这种记录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如果章太炎、吕思勉先生到西江苗寨走走,听听代代相传的史诗,看看奉若神明的枫树,也许会改变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美丽乡村不仅需要塑形,更需要铸魂,要有山水、生态的"外在美",更要有人文、精神的"硬气质"。1月13日,走进大方县兴隆乡阿龚苗寨,一栋栋青瓦白墙的苗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古朴美观,门前湖水波光粼粼,曲曲折折的栈道与亭台交相呼应,浓浓的苗族山寨风情犹如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